六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攀高逐新引领高质量发展
六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处崛起于江淮大地的创新之地,正以“高”为引领,以“新”为动力,编织着一幅幅高质量发展的绚丽图景。在这里,科技与创新交织成网,企业与平台携手并进,共同书写着新时代下的壮丽篇章。
走进六安高新区,攀高逐新的气象扑面而来,项目工程建设的“进度条”持续刷新,科技创新的浪潮更是翻涌不息,为这片热土注入了无限生机与活力。
作为六安市唯一一家高新区,也是“科创安徽”首批试点园区,安徽六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抓住“融长入圈”重大战略机遇,瞄准“高新和战新”产业,厚植新质生产力,聚力聚焦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新材料和高端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精准“链”上招商,培植高新产业体系,推进产业集聚集群。在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领域,形成了以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国泰、今飞凯达、友升铝业为代表的汽车零部件集群。在新材料领域,我们以软磁材料、合金材料、装配式建筑材料等方面为突破口,已招引和培育天通新材料、中钢联新材料、英科实业、高迪环保等相关企业30余家。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深耕水利机械、特种压力装备、立体停车设备等领域,不断扶优育强,已集聚奇盟、大洋机械、松羽、灿松、恒源机械、共复柯林等高端装备制造企业40家,年产值超30亿元。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近年来,六安高新区成功构建省级创新平台17个,倾力打造国家级绿色工厂1家、省市级数字化车间19家以及省市级智能工厂6家。设立高新区专利集聚区专利运营中心,2023年新增授权专利599件、发明专利103件。今年上半年,规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占比达2.97%,前两批科技型中小企业148家,皆位居全市前列。
六安高新区管委会科创经贸局副局长台鸿生:我们园区现在入驻企业有1100多家,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7家,高新技术企业97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92家,总数均稳居全市前列。
这一串串亮眼的数据背后,是六安高新区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和持续投入,也是科创企业在这片沃土上茁壮成长的生动写照。
近年来,在全球绿色低碳转型的浪潮下,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了推动绿色发展的核心动力。六安高新区抢抓安徽省汽车首位产业机遇,发挥毗邻合肥优势,积极布局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在汽车底盘、汽车智能座舱等细分赛道形成优势集群集聚。
六安高新区深知,只有精准把握产业脉搏,才能在这场绿色革命中抢占先机,他们通过产业招商、基金招商、以商招商、以企引企赋能招商引资,做好做足服务,优化营商环境,编织出一张张精细的招商网络,用专业和诚意叩响了一个又一个高质量项目的大门。
上海共富柯陵智能科技公司是为比亚迪、吉利等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制造供应商,其在六安高新区投资的项目从获得线天,实现了环境优、签约快、落户快、开工快的“高新速度”。
企业相关负责人:六安高新区有这个项目落地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工作人员主动靠前服务、全程跟踪帮办,极大地缩短了项目落地的周期,我觉得这非常务实,值得推广借鉴。
平台是科技创新的沃土。在六安高新区,科创平台的能级跃升如同搭建起一座座桥梁连接着科研与市场,17个省级以上研发平台为创业者提供了从想法到产品的全链条支持。
园区相关领导:全市6家省级以上孵化器有2家省级孵化器坐落在我们这,在2023年度全省考评中,这两家科技型企业孵化器均达良好以上等次。这些平台汇聚了众多的科研人才与资源,不断推动着科技成果的涌现与转化。
今年,六安高新区更是积极申报并获批了多个省级示范项目,新建了高迪股份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促进科技创新生态体系不断完善与优化。中钢联新材料成功攻克镍基合金和哈氏合金技术难题,一举打破国外垄断。
从高能级的科创平台向更广阔的领域延伸,六安高新区在科创合作的道路上同样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作为“科创安徽”的首批试点园区,六安高新区承载着区域创新的希望的同时,也肩负着推动科创合作的使命。2023年,随着安徽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六安分园的正式建成运营,六安高新区与高等学府的深度合作迈上了新的台阶。
在产学研合作方面,六安高新区也展现出了强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2023年,共有22家企业和13个高校院所共同实施了27个产学研合作项目,项目总投资额高达8276万元,其中产学研合作经费便达到了1058.1万元。
安徽中钢联新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钛、钽、镍等特种合金复合材料研发、生产、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在六安高新区的全力支持下,中钢联自2020年起,聚焦技术瓶颈,历经无数次试验与迭代,终于在2023年6月成功攻克镍基合金与哈氏合金的关键技术难题,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
中钢联新材料有限公司相关领导:镍基合金和哈氏合金是一种技术含量极高的合金材料,主要应用于飞机发动机壳体、火焰喷嘴以及石油化工等领域,之前相关技术一直被国外垄断,我们的技术突破可以说是填补了国内的一些空白,也带来了巨大的收益,我们新生产线亿元。
中钢联的创新驱动发展是六安高新区在科创成果方面的一个缩影。2023年,六安高新区新认定省级以上科技成果87项,同比增长107.1%。
六安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高诚:六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始终秉承“创新高地、制造新区”的发展理念。展望未来,高新区将站在新的起点上,持续深耕“两新一高”主导产业,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深化政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让“创新高地”成为园区发展的鲜明标识,让“制造新区”成为我们发展的不竭动力。
在六安高新区这片热土上,一系列生动实践正汇聚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六安高新区将继续秉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不断开创园区发展新局面,为实现区域经济繁荣和社会全面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版权声明:本文由蚌埠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