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蚌埠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喜迎全省两会共话美好安徽】蚌埠:构筑世界级新材料基地

admin7个月前 (09-26)蚌埠产业信息14

  您当前的位置:安徽新闻安徽各地

  1月21日,在蚌埠市大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安装测试工业机器人。记者 程兆 摄

  “争创世界一流玻璃新材料研究院! ”蚌埠龙子湖畔,一座由玻璃打造的圆形建筑宛若一颗璀璨明珠,令世界瞩目。在这里,小玻璃“大变身”,一项又一项世界纪录被刷新。这就是中国玻璃新材料科技产业园。

  1月21日上午,记者来到产业园,走进中建材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 “这就是30微米柔性可折叠玻璃,厚度只有一张A4纸的三分之一。”该院副院长、总工程师张冲拿起一片卷成圆筒的玻璃告诉记者,随着5G、AI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柔性和折叠成为全球显示产业重点关注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它可以使显示产品更加便携和功能多样化。柔性超薄玻璃(Ul-traThin Glass,简称UTG)具备超薄、耐磨、强度高、可弯折、回弹性好等特性,是理想的柔性折叠盖板材料。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彭寿的带领下,中建材凯盛科技集团整合旗下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浮法玻璃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蚌埠光电材料、凯盛科技股份等企业单位的技术优势,经过一年多时间的持续艰苦攻关,于2020年8月成功开发出30微米-70微米厚度的主流规格超薄柔性玻璃,弯折半径小于1.5毫米,实现产品连续20万次弯折不破损,主要性能指标和参数处于中国头部、国际领先的水平。

  “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过程中,我们做了很多积极探索,并且很早就在做一些努力。 ”张冲认为,要围绕“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做好“文章”,增强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供给,推动创新链、产业链和价值链“三链”融合,加快强链、补链、固链,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 “我们在安徽依托技术优势,生产出优质的玻璃产品,通过延链补链,与沪苏浙等地区的产业链下游企业建立了密切联系。一体化进程加快,对整个产业链条上的协同合作互动,都将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

  从长江之滨到淮河之畔,协调发展正在奏响新曲。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高水平建设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既是落实国家发展战略部署的实际行动,也是蚌埠加快发展的重大机遇。

  近年来,蚌埠聚焦硅基新材料产业,通过长三角区域产业链延伸和产品推广应用,全力打造世界级硅基新材料基地。围绕5G、新型显示等领域,蚌埠加强与长三角区域分工协作,培育在长三角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记者走进安徽凯盛基础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这里的高性能空心玻璃微珠是国家863项目的科研成果转化的专利产品。

  记者随手拿起一个玻璃瓶,瓶中的玻璃微珠像水一样来回荡漾,质量十分轻。 “别看它质量轻,其实它强度非常高,隔热保温、流动性好,还耐腐蚀。 ”公司副总彭小波告诉记者,高性能空心玻璃微珠的国产化打破了国外垄断,在深海探测、航天航空、5G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我们与长三角地区高校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深度合作,比如与上海海洋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理工大学等协同攻关。 ”

  蚌埠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卞家涛表示,将通过长三角区域产业链延伸和产品推广应用,借力产业协作,共同打造世界级硅基新材料基地。

  1月21日下午,记者来到安徽昊方机电股份有限公司,这是全球汽车空调电磁离合器行业蕞大的制造企业。 “借力长三角一体化东风,我们深化了与上海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近日,昊方机电与上海大学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高校将在材料工艺研发等方面为我们提供智力支持。 ”公司副总高健晖告诉记者。

  协调成为检验高质量发展成色的一个重要方面。在长三角一体化、中部崛起、长江经济带、淮河生态经济带等国家和省多项重大战略规划节点中,蚌埠市均深度参与。

  “蚌埠市要形成科技创新和承接转移的叠加效应,着力点应放在产业深度参与上,必须立足蚌埠实际,充分发挥在硅基生物基、5G等方面的基础优势,加速构建与都市圈、长三角配套的产业体系。 ”蚌埠市相关负责同志表示。(记者 郑莉)

  钱三雄调研武王墩墓考古发掘和保护工作

  紧急提醒!安徽已有人收到!套路让人防...

  前四个月 安徽省铁路完成投资超137亿元

  前四个月 安徽省进出口增长5.8%

  国产首款新能源轻型运动飞机在皖交付

  紧急提醒!安徽已有人收到!套...

  前四个月 安徽省铁路完成投资超...

  国产首款新能源轻型运动飞机在...

  怀宁县石镜乡邓桥村推动乡村全...

  飞出大山又飞回大山!北师大毕...

  文化中国行|非遗“活”了 乡村“火”了

  怀宁县石镜乡邓桥村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文化中国行|非遗“活”了 乡村“火”了

  怀宁县石镜乡邓桥村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中安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蚌埠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好消息!总投资32亿元16个项目集中开工!

好消息!总投资32亿元16个项目集中开工!

  今天上午,加快打造新兴产业聚集地暨2021年全省第六批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动员会蚌埠分会场浮法玻璃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二期项目开工动员会举行,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葛锐宣布项目开工。   浮法玻璃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二期项目总投资1.126亿元,位于龙子湖区中国玻璃新材料科技产业园内,总建筑面积1.06万平方米,建设内容包括实验室、数据中心等。项目建...

安徽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大幅增长

安徽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大幅增长

  新华社合肥6月10日电(记者刘翔霄)安徽蚌埠市中国玻璃新材料科技产业园内,一个厚度仅有0.06毫米的玻璃圆柱体引发众人惊叹。在连续突破国内电子玻璃生产极限后,这里的超薄玻璃生产技术再次打破国际垄断。安徽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以上企业产值由2010年的2498亿元增至2014年的8378.9亿元,实现产值大幅增长。   市场上应用较多的是1.1毫米至0.5毫米的玻璃,这...

打造玻璃工业奇迹的“蚌埠密码”

打造玻璃工业奇迹的“蚌埠密码”

  原标题:打造玻璃工业奇迹的“蚌埠密码”   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利用完全自主创新技术和成套装备开发建设的电子信息显示玻璃生产线,正在生产超薄浮法电子玻璃。   小玻璃映照大世界——改革激发创新成果   十月淮畔,山水旖旎。安徽省第十四届运动会即将在蚌埠市盛大开幕。秋日午后,省运会主场馆——蚌埠体育中心上空偌大圆形建筑屋顶覆盖的...

蚌埠玻璃新材料科技产业园一期工程加快建设

蚌埠玻璃新材料科技产业园一期工程加快建设

  由中国建材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在龙子湖区投资建设的中国玻璃新材料科技产业园一期工程进展顺利,首批入园的3个高科技项目相继竣工,全部投产后年产值将超过3亿元。 据中国建材国际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彭寿介绍,首批入园的3个高新技术项目都是该企业自主创新的成果。其中安徽省高新技术企业 蚌埠华洋超细粉体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的高纯超细硅酸锆生产线已投入试生产,年产能力达到5000吨。...

规划公示!涉及蚌埠这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

规划公示!涉及蚌埠这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规划公示!涉及蚌埠这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   中建材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拟在蚌埠市龙子湖区中国玻璃新材料科技产业园内综合楼北侧的原厂房A5改扩建为浮法玻璃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二期工程项目。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城乡规划公开...

2024中国(蚌埠)玻璃产业新技术博览会开幕

2024中国(蚌埠)玻璃产业新技术博览会开幕

  此次博览会旨在搭建一个集技术交流、资本对接、贸易合作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促进国内玻璃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深度交流与合作,共同探索玻璃产业的新未来。在蚌埠会展中心上下两层,共设置平板玻璃、装备制造、矿山资源、轻工玻璃四大展区,每个展区都是人头攒动,洽谈、参观、体验人流络绎不绝,展区内各企业展台的工作人员正展示自家的产品。   作...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蚌埠造”世界蕞薄“超级玻璃”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蚌埠造”世界蕞薄“超级玻璃”

  您当前的位置:安徽新闻安徽各地   你有没有看过一块玻璃,比一张纸还要薄。11月8日,大皖新闻记者跟随2024年“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安徽主题采访活动采访团来到安徽省蚌埠市,走进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看到了这样令人叹为观止的玻璃。   据介绍,这款厚度仅为A4纸厚度四分之一的玻璃,是彭寿院士团队历时十年研发与成果转化的成果,也是目前全...

奋楫蓝海壮大新兴产业

奋楫蓝海壮大新兴产业

  4月6日,位于合肥新桥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园区的蔚来第二先进制造基地,全球首创的“飞驰”智能装配岛正在生产个性化定制车辆。   4月15日,在宣城市宏润新能源产业园,技术工人在生产光伏组件。   4月7日,位于“科大硅谷”蜀山园的安徽科昂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车间内,技术人员在调试高分辨率X射线无损检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