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一座轻盈灵秀的皖南小城,何以能托举起运载火箭这样的国之重器?
走进位于安徽省池州市的安徽星河动力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总装车间,一个直径3米多、全长50米的“大家伙”给人带来视觉冲击的同时,也给人带来这样的疑问。
2023年5月17日,这里成功总装下线了首枚池州造的“智神星一号”液体运载火箭。火箭的主发动机“苍穹”,是星河动力公司完全自主研发的。这家商业火箭领域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截至目前已完成商业发射任务14次,累计服务客户25家,顺利将54颗商业卫星送入太空。
从一颗“种子”,到一片“森林”。目前池州市已签约落户商业航天项目4个,总投资111.2亿元,正在对接的商业航天相关行业龙头企业超过10家。
为什么选择池州?星河动力公司动力制造部部长邢柏强介绍,水运交通便利、制造业资源丰富是重要原因。尤其是当地具备优势的轻合金材料、半导体等产业与航天关联度大,能够相互协同,形成相对完善的产业链和产业生态。
地利更需人和。池州商业航天产业的崛起,政策扶持发挥了关键的“催化剂”作用。一方面,针对企业初创阶段面临的市场较小、研发资金短缺等问题,提供真金白银支持,护航企业爬坡过坎;对有创新潜力的高成长型企业,给予全方位全要素全流程服务保障。另一方面,加大产业政策供给,编制商业航天产业链实施规划,设立商业航天产业基金,积极推动商业航天产业发展。
开辟产业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要有攀“高”向“新”的魄力,也离不开锐意创新的勇气。
可导电、可发电的玻璃,密度蕞低仅为水的1/10、构成深海探测装置关键浮力材料的微米级玻璃粉体,弯折寿命突破100万次的30微米柔性可折叠玻璃……在位于安徽省蚌埠市的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能够直观真切地感受到玻璃的“无处不在”和“千变万化”。
玻璃,这一日常生活中再常见不过的材料,何以向“高精尖”迈进,在蚌埠锻造一个规上工业企业110余家、产业规模突破280亿元的大产业?
提升科技前沿领域的原始创新能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才能赢得发展空间。2019年8月,我国首条8.5代TFT—LCD玻璃基板生产线在蚌埠一次性引板成功,实现了相关技术“从0到1”的突破,保障了我国信息显示产业的战略安全。30微米柔性可折叠玻璃的性能表现已达全球顶尖水平,可被广泛应用于折叠手机、卷轴电视机、柔性医疗检测装备等产品。依托一批“中国首创、世界领先”的玻璃新材料成果,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实现全球高端玻璃技术工程与高端玻璃装备占有率均超65%。
加强产业链协同合作,推动优势产业延链、新兴产业建链才能不断塑造新优势。瞄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需求持续创新迭代,构建创新链、工程链、产业链“三链融合”新模式,有效支撑了信息显示、新能源、半导体和高端装备等领域对先进玻璃材料的需求。当前,蚌埠已形成“高纯石英砂—高强度盖板玻璃、超薄玻璃基板、柔性玻璃—ITO导电玻璃—触摸屏—显示模组—终端应用产品”的产业链。
创新的地基打得牢,产业发展的大厦才能建得高,才能形成产业集聚的强大向心力。以薄薄一片玻璃为牵引,蚌埠市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画卷加速铺展。
新赛道不只从新兴产业中孕育,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也能发展新质生产力。
走进安徽亳州市华佗国药股份有限公司的中药材提取车间,映入眼帘的是密密麻麻的大型罐桶和管道。“这些都是浓缩设备,把药汁通过负压循环浓缩成浓稠的膏状,工作人员只需在操作台上输入时间、压力和参数,设备就会自动运转。”华佗国药质量负责人宋杏花说。
不只是浓缩环节。借助与高校合作研发的智能化中药提取控制系统,智能化中药加工车间能够实现中药原材料清洗、挑选、切制、炮制、提取、浓缩全流程自动化,在大幅提高效率的同时,有效提升产品质量稳定性。
开展道地药材种质资源保护、药材良种繁育与药材品种创新,用科技锻造中药材“芯片”;推进中医药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发展;开发中医药大模型……数智化改造升级,成为传统产业焕发新生的“秘诀”。
“千年药都”的中医药产业在转型升级中迈上发展“快车道”。2023年,亳州现代中医药产业规模达1852.5亿元,同比增长11.3%;规上医药制造业产值426亿元,同比增长19.5%。2024年,亳州入选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
日前,《安徽省未来产业发展行动方案》印发,聚焦量子科技、空天信息、先进材料等重点领域,旨在通过技术创新策源、产业先导集聚、机制改革赋能等行动,抢抓未来产业新赛道,培育未来发展新动能。
广袤的江淮大地上,涌动着科技创新的活力和产业焕新的动能。
一图速览|大力提振消费,下一步工作这样干
人民网北京12月20日电 (记者夏晓伦)“数据二十条”提出,“建立数据资源持有权、数据加工使用权、数据产品经营权等分置的产权运行机制”。将产权分置作为数据确权的探索方向,这既是对多年来理论探讨和实践经验的总结,也可以为数据流通和利用活动提供规则依据。…
全谷物消费带动节粮减损 提高国民营养健…
深入解读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
2024乡村振兴大会平行论坛·茶产业论…
力度与温度并重 政策“组合拳”有力有效
个人养老金制度今起推向全国 一文了解有…
科技赋能农机 田野拥抱智慧(创新赋…
奔图尹爱国:以技术“全自主” 助力国产…
多元场景加速向“新” 点燃消费增长新引擎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民日报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
人民网服务邮箱: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rmw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版权声明:本文由蚌埠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