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故事】大庆:蚌埠工业经济辉煌的历史标签
大庆是蚌埠市民对于城市西部一片区域的称呼,也叫西大庆。她既是上世纪蚌埠城市建设发展的缩影,更是蚌埠工业经济辉煌的“历史标签”。
大庆二村,曾经是蚌埠市第二麻纺厂的员工宿舍。在大庆,这样的员工宿舍还有很多,曾经居住在这里的员工,用他们的青春和汗水成就了我市的工业发展。
蚌埠博物馆学术部主任袁梦茹介绍说,大庆的范围以西边的大庆路作为标志,向东到大石马一片,北抵胜利路,南至涂山路南侧,南北向的骨干街道以长征路、长青路,大庆路为核心。
新中国成立前后,位于蚌埠西郊的大庆从南岗四路向西,分布着吴小庵、长青乡、大白地、朱家祠堂、郑郢子、王圩子等村庄,当时还是成片的农田。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的时候,蚌埠的西郊逐渐成为了工业区。
今年70岁、家住长青乡郑郢村的王廷科老人,当年就住在大庆,他亲眼见证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大庆工业企业的发展历程。他告诉记者,当时都是从外地招的学员,纺织厂从外地招过来3000人,但由于多种原因,他一直没有能进入工厂,当上人人羡慕、社会地位高的工人。据说当时进工厂对于老百姓来说,就是一件高兴的事,能干一辈子,是个铁饭碗。
后来,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在这里建厂,大量外来工人涌入大庆,本地不少农民也转为工人,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大庆的工业经济逐渐兴盛起来。
那时候,大家都是早起带着孩子就到厂里上班,30多块钱能养活一家人,工人们都干劲十足。
当年蚌埠西郊大庆地区,红旗飘飘,烟囱林立,车轮滚滚,一片热火朝天的生产场景。大庆成为了门类相对齐全,能够代表蚌埠工业发展水平的工业基地。
发现“在看”和“赞”了吗,戳我试试吧
版权声明:本文由蚌埠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