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上的安徽”疾驰而来
宣绩高铁建成并顺利运营通车、淮宿蚌城际铁路淮河特大桥主跨成功合龙、阜淮铁路颍河特大桥斜拉桥首个索塔顺利封顶……江淮大地热潮涌动,从皖南山区到皖北平原,一条条铁路纵横交织,为这片热土注入强劲发展动能。
为加快“轨道上的安徽”建设,全面推动铁路高质量发展,我省印发《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推动安徽铁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将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持续提升铁路运输服务能力和水平,奋力开创全省铁路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12月8日,阜淮铁路颍河特大桥斜拉桥首个索塔顺利封顶。
阜淮铁路作为皖北地区城际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途经亳州市利辛县、蒙城县,止于拟建淮北至宿州至蚌埠铁路双堆集站,正线公里。建成后将推动皖北城市群连通长三角地区,是衔接陇海经济带的快速客专通道。
大力发展以高铁为骨干的现代化交通基础设施,把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今年以来,安徽以“联网、补网、强链”为重点,不断刷新淮宿蚌铁路、沪宁合高铁安徽段、合新铁路安徽段等17个重点铁路项目建设“进度条”,“轨道上的安徽”跑出“加速度”。
“十四五”以来,全省完成铁路出资387亿元,是整个“十三五”期间的1.3倍,建成安九、昌景黄、池黄高铁,加快推进合新、合武等11个铁路项目建设。以合肥为中心,以高速铁路为骨架、以普速铁路为基础的现代化铁路网布局在安徽基本形成,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安徽篇章提供强劲动能。
发挥多重国家发展战略叠加优势,安全优质推进安徽铁路规划建设,着力提高铁路运输服务供给质量。《意见》提出,到2027年,全省铁路运营里程6600公里以上,通达各市和90%以上县,其中高速铁路3600公里以上,通达各市和80%以上县。
12月9日晚上,上海至南京至合肥高铁通泰扬特大桥跨X355县道及如泰运河连续梁顺利合龙,标志着项目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上海至南京至合肥高铁作为沪渝蓉高铁的东段线路、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沿江高铁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沿江通道主要路网客流、沿海及京沪通道部分直通上海客流的运输。该项目建成后,在上海大都市圈、南京都市圈和合肥都市圈间建起一条快速新通道,对于打造“轨道上的长三角”、优化沿长江地区铁路网布局、服务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推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长三角的一员,安徽把铁路建设作为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共享发展红利的重要抓手,不断巩固提升安徽在全国路网中的枢纽地位。
《意见》提出,到2027年,合肥市与省内其他市实现高铁直达。基本形成省内城市之间1小时、至长三角其他地区城市2小时、至中部其他地区城市3小时、至京津冀地区、粤港澳大湾区及部分西部地区城市4小时通达的高铁出行圈。
此外,《意见》指出,自2025年起连续6年,省级财政每年通过一般公共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等统筹安排40亿元,用于铁路建设、运营补亏投入以及融资贴息。鼓励铁路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合并过江,支持重点港口、大宗货物年货运量150万吨以上的大型工矿企业和新建物流园区引入铁路专用线。并积极开行省内及通达长三角其他地区、中部邻省主要城市的城际列车。
版权声明:本文由蚌埠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