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未命名 > 正文内容

凯盛科技涨225%短期趋势看该股当前无连续增减仓现象主力趋势不明显。主力没有控盘

admin4周前 (03-06)未命名28

  3月3日,凯盛科技涨2.25%,成交额7.88亿元,换手率6.29%,总市值124.50亿元。

  根据AI大模型测算凯盛科技后市走势。短期趋势看,该股当前无连续增减仓现象,主力趋势不明显。主力没有控盘。中期趋势方面,下方累积一定获利筹码。近期该股获筹码青睐,且集中度渐增。舆情分析来看,3家机构预测目标均价16.32,高于当前价24.49%。目前市场情绪极度悲观。

  柔性屏(折叠屏)+消费电子概念+汽车电子+OLED+无线日,公司公告称全资子公司凯盛信息显示材料(洛阳)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年产 1500 万片炫彩曲面手机盖板生产线 日正式投产。本项目与公司柔性触控模组项目、5000 万片手机显示触控模组项目等形成良好的产业链配套。

  2、2024年7月5日互动易回复:超薄柔性玻璃(UTG)具有耐磨、强度高、可弯折、回弹性好的特性,可应用于折叠屏电子产品,也可用于车载显示、大屏卷曲显示、智能穿戴等领域,是柔性显示的重要材料,市场前景广阔。公司联合玻璃新材料研究总院自主研发的30微米超薄柔性玻璃(UTG),是国内唯一覆盖“高强玻璃—极薄薄化—高精度后加工”的全国产化超薄柔性玻璃产业链,产品性能领先。公司UTG产品目前具备一定的产能规模,在市场方面已进入下游多家客户资源池。

  3、2024年半年报:公司显示材料板块,柔性显示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落地,良率、产能稳步提升,UTG 产品独供“红旗?国雅”轿车全球首款 14.2 英寸车载滑移卷曲显示屏;车载显示不断升级提升,在车载 Mini-LED、木纹一体膜 MiniLED 双联屏、曲面双联屏、多联屏等方面取得进展, AR、 AG、AF 项目的推进为提升车载显示领域差异化竞争能力奠定基础。

  4、用于OLED封装的阻隔膜已开发成功,现正交下游厂商验证;OLED显示模组目前在试样阶段。

  5、2017年12月20日晚间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凯盛信息显示材料(池州)有限公司3D玻璃盖板生产线日正式开工建设,该项目总投资10310万元人民币,年产量300万片,生产用于手机外壳的3D曲面玻璃。公司表示,与金属相比,3D玻璃更适合与OLED技术和无线充电技术相配合,具备减少信号干扰,提升智能终端的用户体验等优势。

  (免责声明:分析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根据不同行情独立判断)

  今日主力净流入4137.03万,占比0.06%,行业排名5/94,该股当前无连续增减仓现象,主力趋势不明显;所属行业主力净流入-5306.28万,连续3日被主力资金减仓。

  主力没有控盘,筹码分布非常分散,主力成交额1.82亿,占总成交额的5.3%。

  技术面:筹码平均交易成本为12.63元

  该股筹码平均交易成本为12.63元,近期该股获筹码青睐,且集中度渐增;目前股价靠近压力位13.19,谨防压力位处回调,若突破压力位则可能会开启一波上涨行情。

  资料显示,凯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安徽省蚌埠市黄山大道8009号,成立日期2000年9月30日,上市日期2002年11月8日,公司主营业务涉及ITO导电膜玻璃,在线复合镀膜玻璃、真空镀膜玻璃、玻璃深加工制品及新型材料(国家限制经营的除外)的开发研究、生产、销售;无机新材料的技术转让、开发、咨询及技术服务;精密陶瓷、精细化工及电子行业用硅质、铝质粉体材料的生产及销售等。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新型显示板块69.74%,应用材料板块30.26%。

  凯盛科技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光学光电子-面板。所属概念板块包括:药用玻璃、中国建材集团、空中成像、OLED、央企改革等。

  截至9月30日,凯盛科技股东户数7.50万,较上期增加107.94%;人均流通股12587股,较上期减少51.91%。2024年1月-9月,凯盛科技实现营业收入35.74亿元,同比减少17.83%;归母净利润1.12亿元,同比增长16.41%。

  分红方面,凯盛科技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85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1.71亿元。

  机构持仓方面,截止2024年9月30日,凯盛科技十大流通股东中,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位居第三大流动股东,持股2098.91万股,相比上期增加765.59万股。南方中证1000ETF(512100)位居第七大流动股东,持股865.48万股,为新进股东。华夏中证1000ETF(159845)位居第九大流动股东,持股481.27万股,为新进股东。

  风险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为AI大模型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蚌埠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中国系统与蚌埠凯盛联手打造SCADA系统实现工业生产边缘计算国产化

中国系统与蚌埠凯盛联手打造SCADA系统实现工业生产边缘计算国产化

  近日,在第31届中国国际玻璃工业技术展览会上,由中国系统与蚌埠凯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简称“蚌埠凯盛”)合作开发的SCADA(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系统正式面向行业首发亮相。这是边缘计算国产化SCADA系统在玻璃生产制造行业的首次落地,系统采用中国系统自主研发的实时历史数据库、组态软件、控制器,完全实现了工业生产边缘侧计算产...

凯盛科技上涨505%报1289元股

凯盛科技上涨505%报1289元股

  4月9日,凯盛科技盘中上涨5.05%,截至10:16,报12.89元/股,成交1.49亿元,换手率1.33%,总市值121.76亿元。   资料显示,凯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安徽省蚌埠市黄山大道8009号,公司是中国建材集团旗下ITO导电膜玻璃信息显示材料、电熔氧化锆的研发和生产基地,主要产品包括电熔氧化锆、纳米钛酸钡、球形石英粉、硅酸锆和稀土抛光粉等,广泛应用在...

凯盛科技拟新增4981万元投建UTG项目

凯盛科技拟新增4981万元投建UTG项目

  11月30日,凯盛科技发布《关于投资建设超薄柔性玻璃(UTG)一期项目的公告》表示,为紧跟近期柔性和折叠终端发展趋势以及市场需求,公司拟在现有中试线万元,建设超薄柔性玻璃(UTG)一期项目,量产6-8寸30μm—70μm超薄柔性玻璃(UTG)。   项目建成后,将与中试线产能共同形成一定规模,达产后预计将实现收入超 3 亿元(产能及售价等涉及商...

总投资50亿元!凯盛科技年产20万吨纳米二氧化钛项目奠基!

总投资50亿元!凯盛科技年产20万吨纳米二氧化钛项目奠基!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总投资50亿元!凯盛科技年产20万吨纳米二氧化钛项目奠基!   3月27日上午,安徽蚌埠市2019年一季度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暨凯盛科技集团年产20万吨纳米二氧化钛项目奠基仪式活动在淮上区沫河口工业园隆重举行。   据了...

投资1025亿元!凯盛科技拟投建UTG二期

投资1025亿元!凯盛科技拟投建UTG二期

  凯盛科技3月21日晚间公告,为紧跟电子信息产业柔性和可折叠发展趋势,凯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 简称“公司”、“凯盛科技”)于 2020 年 12 月投建了超薄柔性玻璃(UTG)一期项 目,目前 UTG 一期项目进展良好,预计 2021 年上半年具备量产供货条件;但是一 期项目产能较小,公司根据市场和未来柔性折叠技术发展趋势判断,拟抢抓机遇 扩大规模,新增投资约 10.25 亿,在...

皖·新质造丨合肥北航:在“科创硬核”中找到“共同象限”

皖·新质造丨合肥北航:在“科创硬核”中找到“共同象限”

  央广网合肥5月14日消息 5月13日下午,“科创硬核”新质生产力创新发展论坛在合肥市新站高新区少荃湖畔举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云鹏及数十家北航校友企业齐聚新站高新区,推动合肥市与北航深化校地合作。   “科里科气”的合肥与“理工见长”的北航从2016年开始牵手,取得了丰硕的校地合作成果。5月13日,双方共同为“天都-北航”深空探测联合实验室、自...

蚌埠与凯盛集团签署新能源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蚌埠与凯盛集团签署新能源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您当前的位置 :蚌埠政务书记报道集   黄晓武致辞 王诚主持 彭寿曹哨兵出席   中安在线 来源:蚌埠新闻网 作者:顾楷 编辑:严静   3月1日下午,蚌埠市与凯盛集团签署新能源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市委书记黄晓武出席并致辞。市长王诚主持。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材集团总工程师、凯盛科技集团董事长、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董事长、蚌埠...

蚌埠市领导调研凯盛科技新型显示产业园项目

蚌埠市领导调研凯盛科技新型显示产业园项目

  中国玻璃展 高力威引领玻璃深加工创新盛宴   原料价格暴跌 浮法玻璃企业生产利润续创阶段新高   河南豫科光学玻璃蒙砂粉;蒙砂膏5月12日网上报价   “发新品 获订单 向未来” 格拉司通出席中国玻璃展满载而归   关于召开“低碳·新型玻璃技术产品交流暨标准宣贯会议”的通知   山东、四川两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