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禹会区招商引资情况
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带头当“招商书记”“招商区长”,拿出足够精力抓招商,做到对重要客商亲自拜访、对重大项目亲自洽谈、对重大活动亲自挂帅、对重大项目亲自包抓“四个亲自”;分管领导切实履行招商引资的直接领导责任,下移工作重心,前移工作关口,协调解决好招商引资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力促招商引资各环节工作顺利推进。余个,赤湾东方物流蚌埠基地项目、中科米微微镜芯片项目、车辆电子系统集成产业化项目等项目当前签约当年开工,部分项目实现当年投产。我区还参加了个;成功举办了蚌埠禹会上海军民融合产业对接会、工信部领军人才上海交大蚌埠招商对接会活动、“双城孵化、双城创业”上海孵化创业基地揭牌仪式,参与承办了科技创新成果对接会暨蚌埠市硅基新材料产业发展大会等活动,营造了浓厚的招商氛围,通过各种途径展示了我区良好的营商形象。
2019年,我区围绕主导产业定位,结合我区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进程,加大招商力度,先后有多个项目签约落地,基地一期、冠宜箱包、安银机具、徽泰电器柜、鸿泰新能源、小微企业创业基地等厂房得到充分利用。加强大院大所合作,与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哈工大、中科大、西安交大苏州研究院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联系。中科上海微系统所下属的新微科技集团与我区已在双城孵化机制、产业扶持基金、MEMS8吋线项目建设等方面进行深入合作;与哈工大合作建立哈工大蚌埠科创中心,致力于为新材料相关项目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落地,双方合作的本征晶体项目已经签约落地。此外还与中科大就等离子体健康设备生产项目、与西交大苏州研究院就纳米材料相关项目进行深入洽谈。与本地的214所、40/41所也加强联系,促进四通仪表、中科米微等相关联的一批企业项目先后落地。实行腾笼换鸟,充分利用园区闲置厂房6万余平方米,保障宝莱德智能终端产业基地项目、中科米微微镜芯片生产制造项目、高端巧克力工业总部基地项目等一批当年签约项目实现开工建设。
一是推行招商项目轻资产运营。打破企业“拿地建厂”高投入模式,通过代建厂房、设备融资租赁、供应链金融等方式,降低项目前期投入,支持企业将更多资源和精力集中于研发、生产、管理。上海四通车辆电子系统集成产业化项目、秦皇岛本征晶体项目等项目通过定制厂房、预定厂房或利用园区闲置厂房的方式,均已顺利入驻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二是建立健全“基地+基金”保障模式。国有平台公司参股新微资本嘉兴科微产业发展基金、总规模50亿元的安徽和壮高新技术成果基金成立,与方正和生共同成立5亿元和泰产业发展基金,共同参与招商项目评估、尽调、规划发展,吸引优质企业10余个,明确一批重点项目在禹会落地投资意向,助力招商项目落地建设,有力地保障了项目的质量和资金支持。三是创新开展“双城创业、双城孵化”。与上海新微集团共建的“双城孵化、双城创业”基地于2019年11月在上海揭牌,中科米微、上海众新等4家企业入驻,开启“上海研发、禹会制造”模式。四是积极探索合作招商新渠道。和东方龙商务、中投顾问合作招商,先后引进项目2个,当年新开工1个项目。
经过一年的努力,我区招商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签约项目、开工项目的数量和质量均较过去有了很大的提升,部分项目还实现了当年签约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市领导多次参与我区重点项目的考察、洽谈及推进,同时也肯定了我区在招商工作取得的成绩,我区工作经验《禹会区砥砺深耕招商引资一号工地推动工业老区勇破旧局焕发新机》(政办通报2019年第8期)印发,供各单位参阅。
2020年,我区将继续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坚持把工业强市作为加快‘两个中心’建设的一号工程,把招商引资作为发展工业的一号工地”的思路,坚持工业强区不动摇,坚持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基础、以招商引资为抓手、以项目建设为引领,为禹会发展注入内生动力,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今年的招商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安排:
结合“退市进园”工作,支持中粮生物科技、玻璃设计院、丰原集团、八一化工、佳先股份等企业多元化发展,持续壮大总部经济。支持已签约落地企业加快项目建设步伐,早日实现投产运营,并努力打造一批工业精品、工业名牌,为禹会经济发展不断注入新活力。坚持“筑巢引凤”,加快国家级基地二期、三期建设进程,推动帝晶光电器件生产基地项目早日建成。深化服务驻蚌、驻区科研院所,加强重点产业项目对接。强化对接与中科院微系统所、中科大、哈工大、西安交大研究院等大院大所合作,争取合作的项目尽快落地开工,形成示范作用,带动更多相关产业项目聚集发展;加强与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共建蚌埠(上海新微)产业示范基地及双城孵化创业基地建设,全力推进智能传感器产业项目前期工作。
充分发挥双城孵化、委托招商、基金招商、以商招商以及驻外招商小组的作用,围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及硅基、生物基等新材料产业发展和现代服务业,不断加大招商力度,继续深耕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争取项目数量和质量得到双提升。做好2020年世界制造业大会暨国际徽商大会的项目准备工作,全年至少举办两场招商专题推介会,积极参与省、市举办的各类招商对接活动,宣传我区政策和环境,树立我区良好的招商形象。2020年全年将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26个,其中硅基新材料项目2个,10亿元以上产业类项目2个,50亿元以上的项目1个,到位资金不少于100亿元,保障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牢固树立项目意识、发展意识、质量意识、责任意识,加强项目谋划,优化项目推进机制。完善重点招商项目库,根据需要,及时按照各种项目要素分类建设项目库,实行周更新、月汇总;定期召开重点项目会和招商引资领导小组会等工作会议例会,深入项目建设现场,必要时进行现场办公,及时研判、调研项目进展,将项目建设相关责任明确到牵头领导,到具体涉及到的单位,凝心聚力解决项目建设中的问题和困难,推动项目加速落地投产。
扎实服务雄富光电集成生产项目、九州云箭液体火箭发动机项目、帝晶光电器件生产基地项目、众新嵌入式计算系统产品研发及生产等已签约项目开工建设。促进宝莱德智能终端产业园项目、四通车辆电子系统集成产业化项目等项目建成投产,推动IC设计产业园、移动支付设备研发生产等项目签约落地。实现快速签约一批、开工一批、竣工一批的项目滚动机制,掀起禹会工业经济发展新热潮。
加快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进程,再开工建设50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力争保有厂房达到100万平方米,夯实轻资产入驻模式,有力保障已签约重点招商项目能够及时顺利入驻。
建设新型建材物流产业园,支持建华建材、赛特新型建材扩能,引导方阵商砼、绿水青山建材等企业入园,引导新招商物流、建材类项目进园集聚发展,发挥港航物流优势,建设集生产、交易、展示、物流、研发于一体的特色园区,为马城片区产城融合提供新引擎。打造新材料产业园,推动本征晶体材料及帝晶光学器件生产基地等项目建设,形成具有禹会特色的新材料产业集群。推动高端巧克力总部基地项目一期投产,积极谋划特色食品产业园。支持平台经济健康发展,推动村鸟网络、高灯科技、金划算等企业的平台经济项目发展壮大,争取绿色数字经济产业园项目、共享经济众包平台项目尽快签约落地,逐渐形成数字经济产业集聚发展圈,不断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调查研究是实施产业招商、精准招商的重要手段,也是招商系统长期坚持的一项主要工作。深入企业一线调研,对主导产业发展和招商引资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能够有效指导产业招商工作,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理论和应用依据。2020年,我区将大力推进调研工作。以主导产业为基础,围绕硅基、生物基等新材料产业,总部经济、平台经济、商贸发展、物流园区、口岸建设等现代服务业,军民融合、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或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的产业链,组织全区各相关行业主管单位或者重点经济部门,结合我区实际和各自职能,开展招商引资产业调研和撰写专项报告活动,助推全区招商引资工作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完善招商引资项目议事规则,规范项目评估流程,从项目接触开始即开展项目的综合评估工作,从项目的可行性、综合效益等各个方面把好引进项目的质量关,加强科学决策,着力引进鼓励和允许类项目,蕞大限度地集约利用土地资源,保护耕地和发展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牢固树立和践行“三个一切”服务理念,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落实首席服务官制度,继续规范和完善招商帮办服务工作机制,严格执行项目专人负责制,实施保姆式、一站式“全程帮办”服务,形成全过程、常态化服务。落实好“一周一分析调度,一月一督查推进”制度,做好企业跟踪服务台账汇总。坚持每月召开招商引资重点项目推进会或者招商引资领导小组会,及时解决项目存在的困难与问题。健全并加强禹会区招商引资工作各方力量,不断提升项目服务水平,为项目落地生根保驾护航。
2020年,禹会正处在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方力量的大力支持下,全区上下凝心聚力,同心同德,招商引资工作定会取得更加显著的成绩,为禹会区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版权声明:本文由蚌埠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