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及“十三五”招商引资工作总结和2021年及“十四五”招商引资工作计划
2020年及“十三五”招商引资2021年及“十四五”招商引资工作计划
2019年4月我局成立以来,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招商引资工作的决策部署,围绕“两个中心”战略定位,立足自身优势和蚌埠中央创新区建设,坚持不懈抓发展,突出主导产业,围绕硅基全产业链精准招商,加快全区工业转型升级。
2020年1-11月签约项目21个,其中工业类项目14个,总投资额56亿元,商贸服务及总部经济项目7个。今年1-10月我区省外亿元以上项目到位资金79.08亿元,完成年度目标82.7%,同比增长13.8%。1-10月亿元以上项目新开工22个,完成年度目标84.6%。2020年1-10月新入省库项目19个。待签约项目12个,总投资40亿元。目前重点在谈项目8个,总投资43亿元。
一是加大外出招商工作力度。2020年以来,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确保在无会周期间带队外出招商。区党政主要领导先后赴全国多地开展招商工作87次,拜访等200多家企业。通过主要领导带队外出招商有效的推动了项目进展,加快了项目进度,一些项目达成了框架协议或合作协议。
二是加大投资推介力度。今年以来,我区举办2次招商推介活动,分别是2020龙子湖区(上海)投资环境推介暨项目集中签约大会和龙子湖区商贸服务业企业专题(上海)招商推介会,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坚持以蕞大力度提振各方决心,以蕞大程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化危为机、逆势而上,实现“战役一盘棋,夺取双胜利”。长三角一市三省精心筛选一批重大合作事项集中签约,确保长三角实现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集中签约的25个项目,协议总金额达142亿元。
三是加快推介成果转化。2020龙子湖区(上海)投资环境推介暨项目集中签约大会集中签约的25个项目,协议总金额达142亿元。其中顺丰蚌埠产业园项目、年产50000吨锂电池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产业链项目、聚乳酸产业化项目、年产24万吨超白光伏玻璃砂加工项目、林龙总部经济项目、液压油缸气动元件及玻璃热转印工艺生产线万根/年轨枕生产项目、宏睿企业管理咨询服务项目等一批项目实现由签署框架协议到签署正式协议的转化,为我区2021年新开工项目数奠定基础。
四是实现招商引资项目调度常态化。我区主要党政领导大政抓统筹,项目抓落实。不定期召开项目推进调度会,由各招商组领衔抓项目落地,各乡街配合招商组完成招商引资项目落地投产,完善招商引资项目落地推进计划,全力抓好要素保障,确保项目投产达效。
五是密切与临港集团合作。一是加大产学研方面展开合作。临港集团涉及产业化项目导出的高校及研究院所的技术资源推荐到我区孵化,我区企业、院校、科研院所资源也优先与临港集团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二是利用临港集团“新业坊”品牌优势,盘活我区存量商业综合体,如东方新天地等,共同打造园区的转型升级,营造园区的创新创业氛围。三是双方在产业招商资源开展全面对接,临港集团围绕蚌埠市主导产业做出产业转移,我区积极承接并为企业提供人才、政策等服务。
2019年4月至2020年11月,招商引资完成签约项目36个。省外亿元以上项目到位资金147.69亿元。亿元以上项目新开工42个。新入省库项目27个。
2019年4月我局成立以来,在招商引资上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影响因素仍然突出:一是项目用地困难重重,影响了项目签约、开工及扩大产能。二是受经济下行压力的影响,辖区企业的投资额减少,影响了开工率和到位资金。三是招商引资项目谋划不够系统深入,围绕重点产业谋划的大项目、好项目少,推介投资优势挖掘不深入、比较不突出,落地实施的操作性不强。四是招商工作统筹协调机制不完善,责任和压力传导不到位,缺乏工作合力。
“十四五”期间,我区按照“强龙头、聚集群、补链条”的招商引资指导方针,立足助力蚌埠建成淮河流域和皖北地区中心城市,助力新时代美好蚌埠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结合上级下达的招商引资工作目标任务,进一步解放思想、抓住机遇、真抓实干、开拓创新,全力实施“招大商、大招商”活动,实现招商引资量增质优。
(一)解放思想、强化规划,抓好顶层设计
“十四五”期间,我区将进一步解放思想,结合我区产业招商特点和产业发展要求,认真部署谋划每一年的招商引资工作。抓住各级层面实施的战略部署,主动积极向市委、市政府完善实施招商引资规划工作,强化招商工作的顶层设计工作,推动“十四五”期间招商引资工作提质增量。
(二)科学统筹、压实责任,抓牢发展机遇
一是压实工作目标任务。我区将对照上级下达的招商引资任务,认真分析研判,科学统筹全年工作目标任务,进一步细化招商目标任务,建立完善招商引资可落实、可检查、可考评的机制,形成全区通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的强大合力,压实招商主体责任。二是抓牢发展机遇。主动对接长三角地区的要素溢出和产业转移、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蚌埠市淮河流域和皖北地区中心城市建设等重大发展机遇,全力实施产业大招商攻关突破年活动,聚焦硅基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项目的招商力度,着力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优化我区区域产业结构,确保完成上级下达的招商引资到位资金。三是提升工作效能。落实驻外招商小组指标考核推进机制,加强统筹调度,强化协调配合,扩大优势项目,全力补齐短板。
(三)积极创新、不断探索,拓宽招商模式
充分利用招商引资政策激励机制,积极创新,不断探索招商引资的新模式,重点探索积累政府购买服务的经验,加强以商会、企业的合作,完善以商招商、委托招商、专题招商工作机制,持续深入对接优质资源,集中突破承接落地,进一步强化产业链招商、驻点招商等。建立专业招商队伍,在招大引强、招新引高、招才引智实现新突破,不断提高招商成功率,并形成长效机制,为全区招商引资提供内生动力。坚持“走出去、引进来”,聚焦重点区域、重点企业和高端人才,有效发挥“招商大使”、商协会、中介机构等桥梁纽带作用,拓展招商引资渠道,收集有效合作信息。注重建立人脉网络,找准能够影响企业投资决策的关键人物,实行重点攻关。建立健全驻外招商代表处,加强与当地企业的联系,随时掌握投资动态,提供相关信息等。
(四)继续依托区位和资源两个优势开展硅基产业增链、补链、强链项目精准招商
我区将继续深化硅基产业招商活动,重点围绕重点产业、重点企业进行产业链细分,研判区内外正在转移的且适合本地发展部分,以“建链”“补链”“强链”为抓手,着力抓龙头、引总部、聚相关,形成上中下游配套的产业集群,实现链条更加完善、项目更加集聚,不断培育发展新动力,加快建设以高科技、高成长性、高附加值为特征的现代产业体系。
加大培训力度,开展招商培训,注重在一线锻造招商队伍,在理论和实践结合中培养一支熟悉产业经济、掌握投资政策、通晓招商规律、精通项目谈判的专业化招商人才队伍。加强对“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重点地区的招商,调动全区各部门招商信息员积极参与有效信息报送,形成招商资源共享共用,强化招商合力。
抢抓安徽自贸区蚌埠片区成立和中恒商贸城获批国家级市场采购试点等政策机遇期,继续做强三产,抓住“老城”和“新区”两个重点板块,进一步提升老城区商业发展活力,加快建设新区三产服务新高地,发挥商贸服务业对于地方经济的拉动作用,深挖内需潜力,提升三产占地方GDP比重;进一步扩大外贸进出口规模,让更多本地企业参与国外市场竞争,改善营商环境,创造条件吸引外资落地。
一是促新签约项目落地。紧盯今年签约的中科智汇人工智能产业园项目、50万根/年轨枕生产项目、年产56万吨新型建材填充料项目、年产50000台新型动力锂离子电池项目、新建5G无人驾驶叉车生产线项目,与招商项目服务中心做好对接工作,服务好企业,促进项目尽快落地开工。
二是转化亿元以上待签约项目。积极与企业对接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国家发改委“互联网+”重大工程项目南方数据中心项目及灿芯封测基地项目、年产3.2万吨电熔特种玻璃生产项目协议、年产50000吨锂电池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产业链项目,争取尽快签约。
三是紧抓重点在谈项目。与企业进行进一步洽谈,积极解决项目合作所遇到的问题,促进2000吨太阳能装配用轻质高透面板项目、苏州中来光伏太阳能组件项目、年产5GW高效单晶太阳能电池组件项目、信创信息产业基地项目等项目签约落地。
四是保障重点企业项目建设进度。紧盯8.5代TFT-LCD玻璃基板、杭州精工、徽玻二期、南京天元玻纤、口腔医院、中科智汇、沃壹健康生态负离子、弘亿微电子等重点项目,保障企业按序时进度完成项目建设,配合招商项目服务中心做好项目服务工作。
五是落实招商优化政策,营造良好投资环境。认真贯彻省、市、区《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招商引资工作的意见》、《蚌埠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两个中心”建设的若干政策意见》《促进总部经济发展的意见(试行)》、《龙子湖区外贸企业培育办法》、《龙子湖区限额以上商贸企业培育办法》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加大解读和宣传力度,严格程序,便捷服务,及时兑现,确保注册落到实处。围绕招商抓环境,围绕项目抓服务,全面靠实项目包抓责任制,针对企业在投资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强化部门协作,切实提高服务水平,着力营造良好投资环境。
一是修订完善招商政策。我市的招商政策已不能适应当前招商形势,建议加快修改完善现有招商引资政策,借鉴参照周边地区做法,使政策优惠度更大、涵盖面更广。要通过政策的导向作用,加速主导产业发展,促进招商引资工作上台阶、上水平。一是提高项目投资总额门槛,适当降低投资强度。二是细化商贸流通、文化旅游业政策,提高可操作性。三是增加社会事业项目政策,填补优惠政策空白。四是规范“一事一议”政策的条件和范围,细化工作流程。
二是建立经常性培训制度。注重对招商人员的专业化培训,着力打造高素质的专业招商团队。人员培训范围包括市级领导和各部门的领导,县区招商部门、招商组成员。培训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培训班与考察调研相结合的方式。培训内容为我市基本市情、发展战略、投资环境、优惠政策、业务流程、招商礼仪等。
版权声明:本文由蚌埠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