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蚌埠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蚌埠片区 “两基”发展体系初步形成

admin6个月前 (09-26)蚌埠产业信息12

  2020年9月24日,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蚌埠片区(以下简称“蚌埠片区”)揭牌。一年来,蚌埠片区紧紧围绕打造“三地一区”两中心,聚焦制度创新,助力产业发展,扩大对外开放,提升自身能级,努力实现“带动沿淮,辐射皖北”。

  自主探索形成制度创新成果18项,116家规上企业年产值267.8亿元,一体化高质量融入长三角发展,片区辐射带动作用显现……一年来,蚌埠片区在制度创新、产业发展、承接赋权、环境优化、开放发展等方面成效明显,不断用改革创新底色刷亮发展成色。

  坚持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自挂牌成立以来,创新就成为蚌埠片区建设的主旋律,不断激发发展新动能。

  申报表从过去的6张简化至1张,线上“一窗”办理、线下“一门”办理,部门间数据推送蕞快只需5至10分钟——今年,蚌埠片区在全国率先完成税务系统与政务系统的端口对接,实现税务系统与政务系统的信息双渠道交换,涉税事项前置办理实现信息“一网传递”、涉税企业开办“一网集成”办理。不仅如此,片区还推行免费帮办服务,税务人员进驻政务服务大厅,设立企业开办综合窗口,开展一照一码信息确认、税种认定、票种核定、一般纳税人登记、税务Ukey发行、发票发放和邮递等工作。

  “一网集成”办理给企业带来了极大便利,现在涉税企业开办全流程蕞快仅需1.5小时,且税务发票线小时邮递上门,真正实现了让群众少跑路、让数据多跑路。据了解,自纳税企业开办信息集成确认功能上线余户企业免费发放税控设备和税务UKey,帮助企业节约办税成本达114.5万余元,加速了市场准入,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

  在蚌埠片区,这样的创新举措并不鲜见。产业协同创新资金支持新模式增强了企业创新能力和意识;经常项目单证审核“白名单+自律监管”模式有效提升企业业务办理体验和资金使用效率,贸易自由化便利程度进一步提升……坚持把制度创新作为自贸试验区建设的核心任务,蚌埠片区积极开展“首创性”探索,形成了一批具有蚌埠特色的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成果。

  今年,蚌埠片区优化上报创新事项18项,经商务部贸研院初步评审认为,“企业开办涉税业务‘一网集成’”、“禁塑”背景下生物降解材料推广应用新探索、“五长五联”机制深化林长制改革等3个创新事项在全国范围具有创新价值,产业协同创新资金支持新模式、经常项目单证审核“白名单+自律监管”模式、个性化保险服务保障企业高风险研发、“四个体系”助推薄膜光电与建筑一体化应用等4个创新事项在全省具有领先意义。

  9月3日,康宁药用玻璃管项目试生产,这是蚌埠市引进的首家世界500强工业企业投资建设的项目,也是康宁公司在亚洲实施的头部个同类型项目。项目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总投资金额1.6亿美元,新建药用玻璃生产线条,全部投产后年产值预计可达6000万美元。该项目填补了蚌埠市药用玻璃产业空白,对于进一步完善全市硅基新材料产业链具有重要作用。

  康宁药用玻璃管项目是蚌埠市“双招双引”成果之一。一年来,片区内的高新区块和禹会区块积极对接长三角地区,开展全方位产业招商,吸引了美国康宁、国显科技等一批世界知名企业入驻。片区硅基产业快速发展,已初步形成新型显示、太阳能光伏、特种玻璃及应用材料等三个产业板块,片区内规上企业达116家,年产值267.8亿元。在生物基产业方面,片区集聚了丰原集团、中粮生物、凯盛科技股份、大富科技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65家,全球首条聚乳酸全产业链建成投产,全面打通了以玉米—葡萄糖—L-乳酸—丙交酯—聚乳酸—下游应用材料为主线的全链条生产工艺。目前,蚌埠片区硅基“三链一群”、生物基“四聚一素”产业发展体系初步形成,正在朝着打造世界级硅基和生物基制造业中心的目标阔步前进。

  蚌埠片区现有的2211家企业中,挂牌以来新增注册企业1074家,增长94.5%;签约入驻项目76个,协议引资额640.82亿元。在片区改革开放新高地作用的带动下,今年1至7月份,全市累计实现进出口16.19亿美元,总量居全省第6位,同比增长59.50%,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1.52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3位。

  前不久,市政府印发《蚌埠市人民政府关于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蚌埠片区实施市区级经济社会管理事项(头部批)的决定》,赋予蚌埠片区151项市区级经济社会管理事项。此前,蚌埠片区依法承接落实了省赋权自贸试验区212项特别清单。

  为确保赋权管理事项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蚌埠片区主动对接省直部门,针对省赋权事项申请开通政务服务系统端口和权限,在片区内设立“一窗受理”窗口。紧扣自贸试验区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市配套赋权清单坚持“赋权增服提效”一体推进,围绕加快推进科技创新策源地建设,赋予蚌埠片区151项市区级经济管理事项,涉及行政权力事项139项、公共服务事项12项。

  “我们会同市委编办及市相关部门,参照省级管理事项赋权工作,逐一梳理市级行政审批事项151项,确保配套事权应放尽放,更加便捷高效服务片区市场主体。”蚌埠片区管委会副主任蒋纹介绍,按照“放权是常态、不放是例外”和“全链条赋权”原则,赋权清单针对委托下放的各类权力事项,以及企业生产经营全流程管理服务,配套落实公共服务事项,做到全周期均可在自贸试验区蚌埠片区范围内办结,有效降低辖区企业经济社会成本。

  要素投入是经济持续增长的保证,在利好政策支持下,蚌埠片区不断完善要素保障,提高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积极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

  集企业开办、金融保险、海关业务等功能于一体的自贸大厦即将建成投入使用,九年一贯制公办“蚌埠自贸区迎宾实验学校”正式挂牌,自贸试验区医院进入招投标程序……蚌埠片区践行产城一体理念,坚持以城促产、以产兴城、产城融合,不断完善配套服务,高标准建设配套设施,整体环境得到明显提升,发展建设迎来一个又一个高光时刻。

  通过鼓励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设点,蚌埠片区集聚多方金融要素,为企业发展提供金融保障。目前,中国工商银行、中国人寿自贸试验区支行等4家金融机构已挂牌营业,中国建设银行、长安保险等5家金融机构完成分支机构选址,总规模200亿元的中建材(安徽)新材料产业投资基金获批设立。

  与此同时,蚌埠片区注重加强法律要素保障,在全省率先启动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成立蚌埠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挂牌成立金融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驻蚌埠片区工作站,并建立全省首个金融纠纷在线调解工作室,大力推进蚌埠片区法庭申建工作。面向社会招聘在国际贸易业务、处理国际涉法涉诉及国际仲裁案件领域专业素养较高涉外法律服务顾问,组建蚌埠市律师协会自由贸易试验区法律业务专业委员会,主动为片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法律服务。

  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一年来,安徽自贸试验区蚌埠片区坚持先行先试、锐意进取,交出了一份亮丽的成绩单。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同时,片区还注重加强联动发展合作,加入长三角自贸试验区联盟,与上海临港新片区和浙江金义片区签订合作协议,助推蚌埠片区一体化高质量融入长三角发展;加强与淮北、亳州等皖北地市对接联系,放大辐射带动效应。

  正当扬帆破浪,更须策马加鞭。自贸试验区蚌埠片区管委会副主任卞家涛表示,下一步,片区将扎实落实好中央、省各项决策部署,进一步抓好科学规划、制度创新、产业发展、营商环境、平台建设和保障机制,努力把蚌埠片区打造成为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记者 吴媛媛 通讯员 马娉娉)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蚌埠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企业半年投产的“奇迹”密码

企业半年投产的“奇迹”密码

  安徽帝晶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全贴合触控一体模块TFT显示模组、电容式触摸屏、玻璃减薄镀膜研发、生产、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作为触控显示行业新兴技术的领先者,帝晶光电征服了多领域高端科技产品市场。   走进帝晶光电厂区,10万平方米厂房内一派繁忙景象,24条产线全部处于满产状态。“厂房是由禹会区帮我们定制的,政府在融资、进出口等方面给予了很大支持。”公司副总经...

前9月安徽五河签约亿元以上项目63个

前9月安徽五河签约亿元以上项目63个

  日前,蚌埠市五河县招商和园区发展中心介绍,1-9月份,蚌埠市认定五河县签约亿元以上项目63个,协议总投资186.75亿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80.76%,其中31个项目开工或投产。   走进安徽先导新材料有限公司稀有金属及新材料产业化项目,现场机器轰鸣、设备材料有序进场,施工工人们争分夺秒抢抓工期。近年来,五河县通过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布局,形成了围绕纺织服装、机械制...

北京“两区”建设两周年怀柔特色产业蓬勃发展

北京“两区”建设两周年怀柔特色产业蓬勃发展

  千龙网讯(记者 刘美君)9月16日,“两区”建设国际人才服务保障全环节改革专场新闻发布会召开,北京市怀柔区就“两区”建设两周年成效及利用国际化资源助力影视产业发展等内容进行推介发布。   据了解,自2020年“两区”建设开展以来,怀柔区按照“两区建设是发力点、重头戏”的市级工作要求,顶层谋划、体系推进,紧紧围绕功能定位,深入开展“两区”建设工作,从“产业+园区”两...

南安:“一园三区”齐头并进绘就项目建设“推进图”

南安:“一园三区”齐头并进绘就项目建设“推进图”

  在南安大地,项目建设的热潮裹挟着夏日热浪席卷而来,位于省新镇的海西再生资源产业园区内,一场“绿色变革”也在不断推进。作为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批复的49个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之一,福建省唯一的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循环经济产业园,目前海西再生资源产业园建设进度如何?近日,记者前往现场进行走访。   当天,记者来到海西再生资源产业园项目建设现场,只见挖...

喜迎30周年生日!芜湖经开区签约30个重大项目

喜迎30周年生日!芜湖经开区签约30个重大项目

  芜湖经开区建区30周年高质量发展大会   30年栉风沐雨,而立之年再出发,4月27日,国家级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建区30周年高质量发展大会暨重大项目集中签约活动举行。市委副书记、市长宁波,中国开发区协会会长师荣耀,省委原副秘书长丁海中,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丁祖荣,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张峰,安徽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胡朝荣,安徽工程大学党委书记张志宏,市级老领导魏道斌...

四川绵阳科技城新区机器人工业园迎来首批企业入驻

四川绵阳科技城新区机器人工业园迎来首批企业入驻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四川绵阳科技城新区机器人工业园迎来首批企业入驻   四川绵阳科技城新区机器人工业园迎来首批企业入驻   跳舞机器人、清洁机器人、消毒及配送机器人……伴随科技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机器人走入市民生活。8月24日上午,四川绵...

大湾区产业迭代“冲刺”:粤港澳科创协同势渐成一流营商环境引聚大项目

大湾区产业迭代“冲刺”:粤港澳科创协同势渐成一流营商环境引聚大项目

  今年,联测优特半导体(东莞)有限公司(简称“联测优特”)全年出口额预计将达成50亿元,与去年相比有不小的增幅。   自2003年,该公司前身的工厂从香港迁到东莞,联测优特一路见证了广东半导体产业集群的成长。“当年,东莞大部分企业都是‘三来一补’的制衣厂、鞋厂和电子厂,半导体是一个全新行业。现在,东莞已经发展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半导体产业集群,能够明显感受到广东省内产...

安徽怀远: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加速起势

安徽怀远: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加速起势

  地处淮河中游的怀远县,有石榴之城、花鼓灯之乡之美誉。而今,怀远县正以敢为人先的勇气,在绘就高质量发展新时代蓝图征程中,以汽车零部件产业为突破口,招大引强、集点成链、聚链成群。目前,聚集各类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57家,产品涵盖橡胶减震、内饰、轮胎、制动等二十多个种类,产品出口到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加速形成,“汽”势正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