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蚌埠)智能传感谷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0)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
《中国(蚌埠)智能传感谷产业发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已初步编制完成,根据国家规定,向公众公告如下内容:
中国(蚌埠)智能传感谷的范围为:规划范围为:东至中环线,南至学苑路路,西至龙山路、龙锦路,北至东海大道合围区域,总用地面积115.55公顷。
重点引入智能传感器的智能传感器设计、制造、封装测试、集成应用企业,并依靠传感器优势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至物联网硬件设备、智能产品、汽车等智能传感器应用领域的产品生产制造、体验、销售项目。打造以新型电子元器件及设备制造为主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聚区。
打造千亿级的中国(蚌埠)智能传感谷产业集群,引进培育一批产业链关键环节龙头及配套企业,带动孵化一大批具备较强竞争力的创新型中小企业,健全智能传感器产业生态体系。到2025年,产业规模突破200亿元,带动关联业态规模达到300亿元(其中集成电路、智能终端、5G及北斗、人工智能、云计算和大数据分别为50亿、100亿、70亿、20亿、60亿)。到2030年,产业规模突破400亿元,带动关联业态规模达到600亿元(其中集成电路、智能终端、5G及北斗、人工智能、云计算和大数据分别为100亿、200亿、100亿、50亿、150亿)。
中国(蚌埠)智能传感谷选址符合《安徽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等规划文件的要求,规划产业定位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9年版》、《产业转移指导目录(2012年本)》及其修订等要求相一致;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与《安徽省生态保护红线》等相关环境保护法规、政策及规划要求相符合。
传感谷选址可行,规划的规划定位与发展目标基本合理,用地布局规划、基础设施规划、环境保护规划有存在不完善的地方,本次评价对开发区规划的规划期限、规划定位与发展目标、用地布局、基础设施规划、环境保护规划提出了进一步优化调整建议,开发区的发展过程应该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总体而言,本规划编制注重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在落实本规划环评中提出的优化调整建议和环境影响减缓措施的前提下,中国(蚌埠)智能传感谷产业发展规划的实施是可行的。
单位名称:蚌埠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单位地址:蚌埠市大学科技园城市之门西楼
七、承担评价工作的环评机构名称及联系方式
环评单位:安徽禾美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通讯地址:合肥市高新区香樟大道168号柏堰科技园D19栋
八、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及主要方式
您如果是传感谷内及周边居民,欢迎您在公示期间通过网站提交、向指定地址发送电子邮件、电话、信函或者面谈等方式,对中国(蚌埠)智能传感谷产业的发展、环境保护措施、环境管理等方面提出自己的意见及建议,并请提供详尽的联系方式(姓名、职业、家庭地址、工作地址、电话号码等),以便我们及时向您反馈相关信息。
公众可以在公示期间向建设单位及环评单位了解相关环保信息。公众认为必要时可向建设单位或者其委托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索取补充信息。
本公示10个工作日内,如需查阅纸质报告书请与建设单位或环评单位联系。
公示期限为自本公示发布之日起十个工作日。
附件1:中国智能传感谷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0)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网络公示版.pdf
附件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意见表.doc
版权声明:本文由蚌埠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