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闭会期间代表建议的答复函
蚌埠工业园区和沫河口工业园区均起步较晚,产业基础薄弱,集约化程度不高,配套设施不完善,早期粗放式招商引入了一些关联度不高的小项目。由于整体经济下滑,这些小企业处境艰难。
近年来我区不断优化招商策略,加大招商选商力度,持续引进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入驻园区。蚌埠工业园围绕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和新能源汽车等主导产业引进了宝岛新能源、今上导电膜、上缆防火特种电缆、新知智能终端盖板玻璃等在国内较具影响力的一批技术含金量高、市场前景广阔的项目。沫河口园区围绕精细化工、新材料等主导产业引进了雪郎苹果酸、美克思酚醛墙体材料、中创钛酸钡等一批技术先进,产业集聚度高的重点项目。随着退市进园工作的推进,中粮生化、八一化工、天润化工等一批市重点化工企业将陆续搬迁到沫河口园区,园区的产业规模,档次关联度等将快速提升。
在调整招商策略的同时,我区积极推动产业“调转促”,不断完善经济结构。一是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引导资金,每年安排2000万元,支持重大项目建设、新产品研发和关键技术产业化、重大技术装备、关键部件及新工艺示范应用、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和第三方检验检测平台建设等,优先支持获得市战新产业集聚发展基地项目。现已成功申报生物制造产业市级战新基地,正在积极申报现代物流产业市级战新基地板块。2016年上半年全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127亿元,列居全市头部,战新产业增速37.7%,同比提升了7.8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我区得到了良好发展。二是切实开展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工程。围绕新技术应用、新产品开发、新业态拓展,加快互联网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改造提升轻工食品、精细化工、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提升产业整体素质、绿色集约化水平和核心竞争力。2016年上半年,全区传统产业技术改造投资达8亿元,其中用于企业技术改造的各级财政扶持资金近千万元。
目前,全市所有企业都面临着社保基数高,土地使用税税负高,工资水平高,融资成本高等共性问题。对此,我区主要开展了三项工作:一是将企业社保基数偏高问题作为代表建议向市人大反映,呼吁市级层面的关注解决。二是利用政府各类平台帮助企业招工,及时发布各类招聘信息,有效解决企业用工难用工贵问题。三是设立产业扶持基金,与蚌投集团,各商业银行广泛合作,及时为资信较好的企业解决银行贷款过桥资金,有效降企业融资成本。
企业入园以后,园区一般只帮助企业办理注册、环评、安评、规划、施工建设审批等相关手续,在企业筹建、建设、竣工、生产经营等方面指导有限。对此我区已安排两个园区管委会建立企业信息库,全面及时了解企业需求,加快引进网络管理,进出口报关、市场中介、电子商务等服务机构,加强政企银合作,完善服务机制,提高服务的实效。
沫河口工业园区三大主导产业引领作用不突出,企业关联度不高,部分小、散、差企业举步维艰,环保安全生产压力巨大,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遗留问题尚待解决。针对以上问题,我区重点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是区划调整后加强沫河口园区的建设和发展,先后投入了1.2亿元完善园区的基础设施,如建成2万吨污水处理厂、3万吨地表水厂、达派35KV变电站、美克思35KV高压线路、金沫路全段等。下一步将对开源大道进行提升改造,新建淝河北路东段、金滨路、3万吨污水处理厂、三浦大沟水环境治理,不断完善园区的绿化、亮化,这些工程的实施不仅极大地提升园区项目承载能力,也提升园区招商形象。二是以成功申报市级生物制造产业集聚发展基地为契机,将紧紧围绕生物制造产业加强招商、配套,帮助小微企业转型升级、腾笼换鸟。三是区划遗留问题已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专题协调会,并形成了专题会议纪要。会后,我区主动与市国土局、规划局、住建委和五河县等单位沟通对接,目前企业证照变更问题已得到初步解决,完成现场测绘、成果修正65家企业,公示48家企业333个单体,已核发新证3家,其他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
下一步我区将进一步加大对主导产业的扶持力度,利用产业扶持基金、低息贷款、财政贴息等方式,切实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加强产业招商,以重点项目为龙头,尽快形成区域产业集聚发展优势。大力推进技术创新,以创新引领发展。完善服务机制,提升服务水平。争取在十三五末实现千亿园区,圆满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
版权声明:本文由蚌埠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