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蚌埠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2021年蚌埠高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综述

admin7个月前 (09-26)蚌埠产业信息32

  2021年是中国成立100周年,“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进的起步之年。

  一年来,高新区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动员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直面风险挑战,锐意攻坚克难,厚积了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取得了奋战“十四五”的良好开局。

  一年来,高新区聚焦“三地一区”两中心战略目标,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机遇,统筹推进抓项目、稳增长、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等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在全省130多家省级以上开发区综合考核评价中,蚌埠高新区位居第9位,进入前十强,也是第3次排名居前被省政府通报表彰。预计全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预计全年战新产值增长20%以上;全年预计实现进出口总额达到3.6亿美元以上。

  发展高质量,产业项目“挑大梁”。对标市委明确的6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高新区锚定新一代信息技术、硅基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三大新兴产业大力实施接链、延链、补链、强链。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以新型显示+5G为核心,贯通了新型显示全产业链。国显科技实现产值70亿元,成为全市除烟厂外首个单体产值突破50亿元的工业企业,鸿程光电、大富科技、依爱电子等龙头企业产值均突破10亿元。引进了总投资200亿元的高世代基板玻璃项目,开工了总投资50亿元的国显新型显示产业园二期和总投资10亿元凯盛超薄柔性玻璃项目,投产了鸿合智能终端显示产业园基地、亿光源背光模组、承禹半导体前沿材料单晶体等项目。硅基新材料产业以太阳能光伏+储能产业链、特种玻璃产业链为牵引,全力打造全国蕞大的特种药用玻璃生产基地。引进了总投资130亿元远景储能基地项目、总投资20亿元德力药用玻璃基地项目、总投资10亿元凯盛药用玻璃产业园项目,开工了总投资20亿元的德力太阳能玻璃产业园项目,投产了全市首个世界500强工业企业投资的康宁5.0药用玻璃项目。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以玻璃装备、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智能装备为重点,集聚了凯盛工程、昊方机电、凤凰滤清器、安徽柳工、大富配天等一批龙头企业。大富科技的基站滤波器成功入选第六批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为全市唯一入选的单项冠军产品。高华电子、科达自动化、安瑞科3家企业荣获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称号;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全区总数增到30家,位居全市头部;新增省级工业设计中心6家;新增省专精特新冠军企业2家。新增省级智能工厂1个、省级数字化车间4个,省级绿色工厂2家,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2家,省制造业高端品牌培育企业3家。

  值得一提的是,已转精选层的三板企业安徽凤凰滤清器股份公司首批在北交所上市,创新层企业安徽环球药业股份公司、安徽昊方机电股份公司已具备上市条件。2家企业在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

  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数字为证:高新区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1家,净增19家,总数增到108家,位居全市头部。全区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达70家,占全市的17.2%。完成规上企业研发投入10.14亿元,较上年增长20%,总量位居全市头部。新增有效发明专利43件。科技部批准高新区作为核心区建设合芜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2个重大项目需求入围安徽省首批9个“揭榜挂帅”榜单,占全省的22%,入围数全市头部。中电科40所的“直流开关”、中电科41所的“基于涡旋光干涉机理的纳米级位移测量技术研究”获2021年安徽省重点研究与开发计划(头部批)立项。在2021年省科技奖网评工作中,中电科第41所的“光生微波超低噪声信号发生技术与仪器”获评技术发明奖,安徽方兴光电的“高灵敏高透过率超大尺寸触摸屏项目研发及应用”、中电科第四十一研究所的“高灵敏、大动态毫米波与亚毫米波测试扩频装置研制及产业化”、“宽带电磁信号快速接收与实时分析技术”获评科学技术进步奖,现已进入综合评审会答辩环节。新增省级新产品5项,新增省级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1项,新增安徽省首版次软件1项。创新人才不断集聚,截至目前拥有各类高层次人才100余人,无论人才总量还是高层次数量均居全市首位。

  在自贸区建设方面,高新区聚焦“为国家试制度”,复制推广全国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成果170项,自主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制度创新举措18项,其中企业开办涉税业务“一网集成”、“禁塑”背景下生物降解材料推广应用新探索、“五长五联”机制深化林长制改革、个性化保险服务保障企业高风险研发、常规项目单证审核“白名单+自律监管”模式和“四个体系”助推薄膜光电与建筑一体化应用等6个创新举措获得省自贸办认可。聚焦“为皖北促发展”,与浙江金义片区签订合作协议,开展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等联动发展合作;与上海临港新片区签订合作协议,在园区、产业、创新、人才、金融等领域强化联动合作;成功加入长三角双创示范基地联盟,下一步将积极加入G60科创走廊;与上海浦东金融局合作,成立自贸区长三角资本市场服务基地皖北分中心,服务园区企业登陆科创板上市融资,打造皖北上市加速器示范基地;与上海虹桥国际进口商品展销有限公司合作,即将在自贸区皖北国际汽车城建设虹桥进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蚌埠分中心;加入长三角自贸试验区联盟和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自由贸易试验区联盟,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与深圳前海蛇口片区合作,即将加入全国自贸片区创新联盟。聚焦“为地方谋发展”,不断招引项目、完善设施,挂牌以来新增注册企业1154家。

  全力推动“双招双引”攻坚年行动,高新区组建6支驻外招商小分队,截至目前,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0个,协议总投资145.06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的企业4个:总投资35亿元的聚宝盆太阳能装备用轻质面板及玻璃全产业链商贸加工研发基地项目、总投资10亿元的凯盛科技超薄柔性玻璃(UTG)项目、总投资10亿元的凯盛君恒一级耐水药用玻璃产业园项目、总投资10亿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园项目。

  高新区大力实施基金招商、平台招商,与大富科技共同设立总规模6亿元战新产业发展基金,参股总规模10亿元的安芙兰基金,与天风证券洽谈发行50亿元的公司债,用于承接重大招商引资项目的股权投资。在推进平台招商方面,高新区新组建自贸区经发集团,与高投集团形成“并驾齐驱、互保互促”的新格局。进一步规范招商引资行为,严格重大事项审批管理,建立了规范的评审和决策机制,完善了区属国有企业对外投资、对外借款、对外担保,以及经营业绩考核、薪酬管理、资产保值增值、经济责任审计等制度体系。

  一切盯着项目看、一切围着项目干。一年来,高新区为项目协调解决的服务事项230余件,推动18个重点项目开工,总投资约98.8亿元;实现17个项目竣工投产,总投资约52.2亿元。累计为企事业单位配租公租房房源2100套左右。兑现各项产业扶持政策奖励29件,金额4亿元。全面落实注册登记“一日办结”、“一窗受理”、“7×24小时不打烊自助服务”等便民措施,积极推进“容缺受理”,为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开通绿色通道。持续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实现373件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办。打造长三角“一网通办”,实现“一张地图管全域”,74项事项实现了跨省一地认证、全网通办、异地可办、就近办理。全区市场主体总数增至11406户,同比增长31.3%,其中新增个体工商户857户、新增企业2167家。全力优化融资服务,完成直接融资31.5亿元;全面落实国家各项减税降费政策,共减免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各项税费约2亿元;与省科技融资担保公司签署“科技贷”合作协议,为区内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提供担保支持,解决科技型企业轻资产无抵押,贷款难的问题。

  发展高质量,是以群众获得感和民生改善为根本目标,蕞终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2021年高新区承担20大项31个小项民生工程项目,民生支出10.7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8%。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加大农业投入,拨付涉农惠民各项资金补贴855万元;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扎实推进,排查农村厕改4544套,清理农村垃圾1932吨,建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3套。总投资共计5亿元的仁和安置房、山香安置房项目已完成封顶,预计安置总套数达1000余套,大大改善安置户的居住条件,秦集安置房一期顺利开工,全力保障群众安居乐业;稳步推进三级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乡镇、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完成100%;投资3亿多元的高新迎宾实验学校的建成使用,首批学生顺利入学,投资3000多万元对农村学校教学楼进行改造;持续新冠疫情防控和疫苗接种工作,前三季度共完成18—59岁常住人口约7.5万人,合计约18万剂次的接种任务。织密矫正工作监管网,接收矫正对象54人、解除矫正66人,目前在册社区矫正对象81人。扫黑除恶斗争常态化推进,抓获九类犯罪嫌疑人16人。妥善化解基层矛盾纠纷320起,成为全市唯一连续四年无命案发生县区。群团工作扎稳步推进,扎实推展“青年大学习,一起学党史”网上主题团课,累计开展23期,高新区共有22期参学率在全市三县六区中排名头部;高新区总工会本年度共组建企业工会45家,发展会员3000余名。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今年以来,高新区累计拨付征地拆迁和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约4.7亿元,充分保障了燕南苑安置房,德力太阳能、碲化镉、工驰汽车项目、东升电子厂房回购,何关城中村、老旧城区改造,四好农村路及区内学校建设等项目资金需求,为园区建设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基础配套获得新提升,共完成市政工程总投资约19650万元,道路建设开工总里程约8.9KM,建成通车里程4.9KM。产业配套服务不断丰富发展,皖北金融保险中心、皖北数字经济中心等配套服务已建成运行,皖北金融科技中心即将建成。大力实施“腾笼换鸟”工程,积极推进“三类土地”处置,盘活307.8亩,收回410亩,批而未供土地处置率增长18.6%。围绕重大项目新出让土地2132亩。生态环境持续优化,深入推进“三大一强” 专项攻坚行动,完善和落实“禁新建、减存量、关污源、进园区、建新绿、纳统管、强机制”七项举措,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环境空气质量PM2.5平均浓度同期下降11.1%,建成并投入使用4套农村污水处理站,6个农村黑臭水体完成整治并清零,圆满完成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交办的11件环境信访案件。新增悦景花园、兴科玻璃、燕南苑等绿化20万平方米,改造兴和路、天河路、国电大道等绿化25万平方米,新建天公河畔游园、黄山大道与山香路交口游园2个街头游园,新建迎河西侧绿道2公里。

  今年以来,高新区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七一”重要讲话和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发放《论中国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等四本指定学习用书3000册;开展党史教育专题讲授报告3场,参学人次达到1000余人次,全区各党委组织党史教育党课报告、讲座21场,参学人数3000余人次;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围绕党史学习组织开展“文明创建有我”、“沉浸体验峥嵘岁月,坚定永远跟党走”青年联谊会、“集中观影”、“童心向党绘画比赛”、“扬青年之声,颂百年华诞”等各类主题活动100多场;《走进新时代》MV、微电影《只争朝夕》等作品展示了党员、团员在为企业办实事中的担当。深入开展“四级书记”带领万名干部下基层“访民情、解民忧”,收集各类为群众办实事清单120条,解决重点问题30余件。扎实做好基层党建工作,为341名老党员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完成机关支部改建和换届工作,全部由部门主要负责人兼任支部书记,提升支部组织力。持续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百千万”工程,今年以来,高新区集体经济收入已达885.8万元,收入50万元以上的村达4个,持续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建立完善高新区社区“大党委”工作机制。“一组一会”制度在高新区落地生根。加强非公党建,从市直和区直机关选派74名第四批非公党建指导员,实现608家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指导员全覆盖,收集问题282个,已解决271个。虹亚党建文化馆被评为市、区两级党员教育示范基地。强化审计监督,审计涉及单位25个,审计资金总金额21亿元,审计查出各类问题22个,审计项目针对问题提出审计整改建议15条。扎实推进监察执纪工作,贯通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截至10月底,高新区共受理信访举报68件(含重复31件),处置问题线件;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处理54人次;收缴违纪资金94.16万元。

  成绩鼓舞人心,实干托举梦想。2022年,高新区将继续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蚌埠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标签: 蚌埠工业园

相关文章

《蚌埠营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新建三条注塑生产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受理公示

《蚌埠营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新建三条注塑生产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受理公示

  当前位置:首页 淮上区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表审批   003030512/202303-00010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其他,其他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表审批   2023-03-14 14:44:32   名称:   《蚌埠营...

中粮科技董秘回复:公司30万吨燃料乙醇是搬迁升级改造项目请您参照公司《关于公司与蚌埠市淮上区人民政府签署进驻沫河口工业园协议书的公告》等相关公告搬迁升级改造后将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

中粮科技董秘回复:公司30万吨燃料乙醇是搬迁升级改造项目请您参照公司《关于公司与蚌埠市淮上区人民政府签署进驻沫河口工业园协议书的公告》等相关公告搬迁升级改造后将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

  中粮科技(000930)01月27日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答复了投资者关心的问题。   投资者:看公司公众号发文30万吨乙醇试车成功,是在现有130万吨的基础上多了30万吨的生产能力吗?预计是否能带来业绩增量?   中粮科技董秘:公司30万吨燃料乙醇是搬迁升级改造项目,请您参照公司《关于公司与蚌埠市淮上区人民政府签署的公告》等相关公告,搬迁升级改造后...

云南唯一!昆明—磨憨陆港入围“国家级名单”

云南唯一!昆明—磨憨陆港入围“国家级名单”

  《关于做好2022年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工作的通知》   将天津商贸服务型等25个国家物流枢纽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十四五”规划《纲要》关于“推进120个左右国家物流枢纽建设”的决策部署,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做好2022年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工作的通知》,将天津商贸服务型等25个国家物流枢纽纳入2022年度建设名单。其中,从地...

产业共链:宁波蚌埠两大工业中心联袂起舞

产业共链:宁波蚌埠两大工业中心联袂起舞

  宁波是长三角都市群南翼经济中心城市、中国科技创新与智能化制造业中心城市、国内首个获批“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拥有发达的制造业。蚌埠是淮河生态经济带和皖北地区中心城市、全国老工业基地,制造业发展基础良好。   如今,迎着长三角一体化的东风,借着沪苏浙城市结对合作帮扶皖北城市机遇,两座相隔千里的中心城市双双携手,将在产业等多方面进行深度合作。...

全县重点项目观摩推进会召开

全县重点项目观摩推进会召开

  7月18日,我县召开重点项目现场观摩推进会,观摩王庄镇、新马桥镇和蚌埠铜陵现代产业园的重点项目建设情况,分析全县重点项目工作态势,调度推进下半年全县重点项目工作。县委书记吴永彬出席会议并讲话,县委副书记、县长倪涛主持会议。县领导邹光玉、王志、朱纪东、严虔、郭曹之、张浩、王艳、刘锐出席会议。   与会人员先后观摩了县人民医院王庄分院、年产800吨花生炒货、百年传奇食...

国内|比亚迪蚌埠新能源动力电池生产基地正式开工

国内|比亚迪蚌埠新能源动力电池生产基地正式开工

  消息:1月18日,作为安徽省“六稳”重大项目之一的比亚迪新能源动力电池生产基地项目开工动员会在蚌埠工业园内盛大举行。   比亚迪集团副总裁刘焕明代表比亚迪发表致辞,详细介绍了蚌埠工厂的基本概况和项目规划情况,并指出刀片电池拥有其他动力电池无法企及的安全性,并且兼具长寿命和长续航。它的诞生,重新定义了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标准,引领了全球动力电池安全新高度。...

安徽批复7市省级以上开发区优化整合方案

安徽批复7市省级以上开发区优化整合方案

  7月26日,安徽省政府网站发布了关于淮南、芜湖等七市省级以上开发区优化整合方案的批复,并要求各市人民政府加强对开发区优化整合工作的领导,按照积极稳妥、有序推进原则,依法依规做好开发区规划修编、产业定位、体制调整、人员安置等工作。   撤销安徽寿县工业园区、寿县蜀山现代产业园,将其整体并入安徽寿县新桥国际产业园,并更名为安徽寿县经济开发区,加挂“安徽寿县新桥国际产业...

安徽省蚌埠市2008年重点项目

安徽省蚌埠市2008年重点项目

  223 ▲●低温余热发电与环保脱硫设备制造项目   228 ▲中大吨位起重机制造项目   588 蚌埠八一化工精细化工项目   662 ▲3万吨有机高分子絮凝剂   663 ▲年产6万方高密度板项目   780 ▲五河凯迪4×12兆瓦秸杆发电项目一期   892 年产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