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镇经济开发区2021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切实做到具体工作有新举措、重点工作有新突破、整体工作有新提升。
针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典型案例通报固镇经济开发区存在的环境突出问题,头部时间全面认领、照单全收,坚持严查立改、全面整改。委托专业机构开展园区产业发展规划和规划环评的编撰、报批工作,制定入园项目环境准入清单,根据园区产业发展规划和规划环评,筛选入园项目,严控“两高”项目。严格规范环评审批,全面落实“三同时”制度。对2015年以来涉水类项目进行全面排查,监督企业落实环评要求,对违法违规项目依法处置。通过截污回抽、水体清淤、生态补水等方式对周边污染水体沟体进行综合治理,目前团结沟、斜大沟、明胶东沟整治已基本完成,铁路运河等水体整治取得阶段性进展。深化与第三方专业机构的合作,加快污水处理厂一、二期提标改造、污水处理厂三期达标运行、污水处理厂四期、中水厂一期剩余2万吨/日项目、金山湖生态湿地等环保项目进度,提升污水处理能力;加快一企一管(暗改明)项目、雨水排口智能化管控平台、智慧园区等项目进度,提升污水管控能力;加快使用中水企业摸排,蕞大量外供企业用水,实现水生态的良性循环。目前,各项问题整改均取得阶段性成效。
上半年,全区(主区)完成工业总产值178.6亿元,同比增长16.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完成155.2亿元,占年度目标任务365 亿元的42.5% ,同比增长6.7%。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54亿元,占年度目标任务48 亿元的44.9%,同比增长41.43%,其中:工业投资累计完成20.37亿元,占年度目标任务43 亿元的47.4%,同比增长41.1%,技术改造累计完成投资18.45亿元,占年度目标任务36 亿元的51.3%,同比增长68.9%。完成外贸进出口(预)8904万美元,同比增长26.5%;完成财政收入1.87亿元,占年度目标任务4亿元的46.8%。
2021年上半年新签约项目11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5个,协议总投资23.13亿元,分别为蚌埠大成食品有限公司的******屠宰、饲料加工、养殖及新建熟食加工冷库等级项目;美欣达环境服务有限公司的固废资源化综合利用基地项目;安徽三叶橡塑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000万㎡高强力橡胶输送带、500万㎡钢丝绳输送带、40万㎡煤矿用整芯阻燃输送带及5000吨工业帆布项目;同曦集团有限公司高性能铝合金项目。在谈项目14个,总投资约18亿元,重点跟进台资太仓自行车产业转移项目、福建邵武市福地竹叶有限公司与吴桥鑫鸿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共建聚乳酸改性及下游产品加工项目、振鹏达(安徽)食品有限公司矿泉水加工项目,围绕三大主导产业延链补链强链。
2021年开发区列入全县重点项目表共42个,其中续建项目14个,15万吨乳酸加工10万吨/年聚乳酸项目、年产100万吨蛋白饲料项目、年产7万吨聚乳酸及3万吨聚乳酸纤维项目、年产3万吨L-苹果酸项目、年产3万吨维生素盐类项目等正在按计划推进;计划开工项目23个,其中年产3万吨聚乳酸纤维项目、各种非机动车、机动车零配件项目等10个项目已开工建设;大成食品二期等13个项目正在开展前期工作,力争下半年陆续开工建设;储备项目5个,正在开展前期工作。
已完成纬八路、连徐路建设,加快经四路、纬九路建设,高标准设计高铁东片纬四东路、纬六东路、经五路项目,目前图纸、图审已完成;标准化厂房及配套设施项目正在挂网招标,公共租赁住房项目计划8月开工建设;污水处理厂一、二期增设臭氧项目已进场实施土建改造,计划7月底完成项目施工;污水处理厂三期、中水一期正在调试运行;中水厂一期提标改造项目已进场开展前期施工,高密沉淀池基础已完成,9月底建成;污水处理厂四期已进场清表,开挖基础,计划9月底完成土建、11月底完成设备安装并调试运行。自来水厂二期初步设计、施工图纸、图审完成,待土地报批、征迁完成后开工建设;金山湖生态湿地正在施工,计划8月底试运行;谋划建设污水处理厂(五期)及配套管网、钓鱼台湖生态湿地项目,目前可研已完成。
以规划引领发展,围绕开发区发展定位与目标,科学编制开发区“十四五”发展规划,目前文本初稿已完成,正在征求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计划8月底完成编制。持续开展二次扩区工作,提升项目承载能力,目前扩区可行性研究报告、总体发展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等正在编制,待“两规”调整一致,用地指标进一步明确、划定后继续推进。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加快省级秸秆综合利用现代环保产业示范园区创建工作,发展规划正在编制中。
上半年已盘活双停企业6家,涉及闲置用地411亩。其中:虹升生物科技闲置资产被上海威驭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司法拍卖取得;凯特雅科技闲置厂房已被大成普道租赁;强力重工被迈达医药整体租赁;中联乳胶被新丝路能源公司通过股权方式收购;翔宇玻璃已租赁给九力建材和卓凡卫浴两家企业;振邦重工已转让给蚌埠翊星科技有限公司。正在盘活2家,华鑫新材料与涡轮增压项目被丰原第二模块年产50万吨乳酸与30万吨聚乳酸项目收购;东昇木业项目、鸿旺饲料、华林木业、凯佩斯型材、润诚润滑油等五家企业正在积极跟进,涉及闲置用地460亩,计划今年完成盘活。
不遗余力搞好政务服务和要素保障,为企业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上半年对上争取用地指标1500亩,报批土地1450亩,挂牌出让土地7宗,为企业办理不动产权证11宗。为33家企业52个项目审计认定产业扶持资金1377.43万元,兑现2020年省重大新兴产业工程和重大新兴产业专项资金727.39万元,兑现台湾产业园区发展专项资金77.52万元。累计举办招聘会50余场,发布招聘信息600余条,为企业招聘1200余人。
经过两轮内部竞聘、县内选聘、社会招聘,共招聘雇员43人,其中部门正职5人,部门副职7人,部门主管12人,部门专员18人,所有人员已到岗到位,人员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干部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根据环保工作需要,另行招聘8名雇员,其中应急环保局环保主管5人,项目帮办中心专员2人,经济发展局专员1名,目前已完成人员考察。深化分配机制创新和考核机制创新,目前雇员薪酬套改方案已完成,内部考核方案初稿已完成。
一是及时调整开发区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健全基层网格化安全监管职责,将安全生产贯穿企业经营全过程。今年以来,制定并印发《冬春季节消防宣传工作方案》等6个文件、组织召开10次安全生产专题会议、举办3次安全生产培训班、深化与淮南联合大学合作的高职扩招教学点工作,对园区100余名企事业单位员工进行专业培训,切实加强开发区安全监管干部队伍建设。
二是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隐患大起底、大排查、大整改攻坚行动,共排查隐患392条,已整改209条,正在整改183条。
三是深刻吸取5.14天星树脂、6.8丰牧牛羊肉、7.24三星纸业教训,提高重视,把消防隐患排查整治作为当前重点工作来抓。
四是对照省应急环保厅升级考评细则制定整改方案,明确责任和完成时限稳步推进化工园区安全评估升级工作。
及时梳理上访人员信息并回访,妥善解决矛盾隐患。今年以来累计接待群众来访50起,其中工伤2起,拖欠工程款含工人工资30起,拖欠农民工工资18起。通过采取调解、建议起诉和协助申请劳动仲裁等方式保证农民工合法的权益,根据问题台账,逐一化解,消除隐患维护园区稳定。
非公党建方面:一是打造10家示范点,截止目前,丰原明胶、大美印务、伊诺华轮胎、丰原生化、丰原药业淮海药厂示范点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目前三星树脂、万方水泥选址结束正在联系广告公司设计制作。二是充分利用开发区党群活动中心开展各类活动,制定开发区活动中心年度活动计划,组织开发区非公企业党员参加活动。三是基层党员发展和评先创优工作,截至5月底发展党员23名,积极推进市县“两优一先”评选、开展“五抓五送”活动,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同时加快智慧园区-智慧党建模块建设工作。
下半年,开发区将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产业、企业、项目、园区“四位一体”推动,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坚定发展信心;进一步聚焦主责主业,明确发展方向;进一步担当作为奋进,谱写发展篇章。预计全年全区(主区)可完成工业总产值346亿元,同比增长3.6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7.34亿元,同比增长78.51%;完成财政收入4亿元;在全省升级开发区综合考核排名提高10位次以上。
1.树立以整改建机制的导向。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系统推进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通报典型问题和反馈问题整改,按照整改计划,倒排工期压实责任,强化调度破解难题,确保按时间节点完成问题销号。坚持标本兼治、加快完善生态环境治理长效机制,全面落实治本之策,提升生态环境保护的系统化、法治化和科学化水平。
2.树立以产业提实力的导向。招商引资是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产业发展是提高实力的根本所在。围绕三大主导产业,持续推进“产业链招商”、努力实现“以商招商”、全力开展“驻点招商”,通过强链补链延链,切实将生物基制造、农副产品精深加工、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做大做强,聚合经济发展的核心动能。
3.树立以项目夯底盘的导向。项目是工业发展的头部支撑,全力以赴谋项目、抓项目、推项目,坚决杜绝“重签约、轻落地”倾向,加强项目“签后服务”,加快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竣工、早投产。通过一个个的新项目好项目夯基垒台,积厚成势,筑牢经济发展的坚实底盘。
4.树立以要素促保障的导向。加大开发区建设投入,加快补齐功能短板,生产性配套设施更加完善、服务性配套设施迅速发展、生态性配套设施加快推进。监管服务持续加力,牢牢守住安全生产底线、生态保护红线,全力推动安全环保专项整治,坚决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隐患,营造经济发展的安稳环境。
5.树立以服务优环境的导向。进一步优化开发区软环境,深化智慧园区建设,实现规范化、智能化管理服务,有效提高开发区整体管理运营效率;深化“标准地”改革,以“区域评估、多评合一”为抓手,推深做实‘标准地+承诺制’;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积极承接赋权,实现区内审批全流程闭环服务,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使开发区体制更顺、效率更高、活力更强,优势更大。
版权声明:本文由蚌埠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