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齐聚共谋全球化纤产业协同发展大计——第25届中国国际化纤会议在安徽蚌埠召开
9月4日,第25届中国国际化纤会议在安徽省蚌埠市拉开帷幕。本次大会以“”为主题,旨在搭建全球范围内纤维新材料的发展趋势和市场应用的交流平台,促进纤维新材料产业链上下游合作,邀请来自美国、欧盟、英国、日本、韩国、泰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和中国内地近20个国家和地区纺织化纤业界的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代表汇聚一堂,共同分享中国和世界纺织化纤工业在供需市场、发展趋势、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方面的预测分析和研究成果,探索全球化纤行业新技术、新模式,探寻新的增长动能和发展路径;同时设置中国化纤工业发展历程回顾展,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致敬。
本次会议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主办,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中国纺织国际交流中心和安徽丰原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承办,蚌埠市人民政府支持,蚌埠市招商和对外合作中心、商务外事局及欧瑞康集团协办。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高勇、原会长王天凯、原副会长许坤元,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士成、俞建勇,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会长端小平,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会长李陵申,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处长纵瑞龙等领导和专家出席了本次会议。端小平主持了会议开幕式。
当前,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经济正处于多重因素相互影响的过程中,中美经贸摩擦升级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一定负面冲击,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多点突破,孕育着新的发展机遇。在这个重要关键节点,全球各个化纤主要生产国家和地区均面临着进一步转型与升级的挑战,中国化纤工业亦面临提质增效、继续推进行业高质量发展进程的重任。
高勇在致辞中指出,化纤工业经过60多个年头的发展,取得世界瞩目的成就。涤纶、锦纶、再生纤维素纤维和循环再利用化学纤维等常规大宗化纤品种差别化、功能化工艺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产品更加符合下游的实际需求。碳纤维、芳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等高性能纤维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产品结构更加丰富,下游应用领域不断拓展。生物基化学纤维主要品种在国产化装备、工艺技术的产业化建设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选择在有较好聚乳酸产业化基础的蚌埠市,依托丰原集团召开本次会议,就是希望未来几年能够在生物材料领域取得实质性突破,联合国内外上下游相关生产企业,共同打造一个具有影响力和远大发展前景的生物产业园,为化纤行业的转型升级做出新的尝试。
******蚌埠市委书记汪莹纯致欢迎词时表示,多年来,安徽丰原集团聚力突破生物基“卡脖子”技术,全面掌握了世界领先的聚乳酸全产业链生产技术,率先建成了世界首条千吨级聚乳酸纤维生产线。目前,蚌埠正依托丰原集团等骨干企业,倾力打造安徽省重要的生物基材料新兴产业基地、全国领先的生物基材料之都、国际化的聚乳酸产业集群。本次会议在蚌埠举办,必将对助推蚌埠市生物基新材料产业向高端化发展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处长李若愚对国家的宏观经济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她表示我国经济整体呈现稳中放缓的趋势。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表现出良好的韧性,从全球视角来看,经济增长处于领先地位。但中国经济运行仍面临国内需求疲弱、下行压力增大、部分领域就业压力上升、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增大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中国政府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出台相关政策。未来,中国的经济运行必将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欧洲人造纤维协会理事长Frédéric Van Houte先生作了“人造纤维和纺织品的智能创新”的报告。他指出,全球的化学纤维出现持续增长的现象,中国的化纤在其中占据了主导地位。纤维和纺织品的生产均集中于亚洲,而欧洲仅占高度专业化的优势。未来,化纤行业的创新主要集中于功能性、可持续性、智能化以及材料功能和非典型应用领域的创新,能够打造差异化、整合可持续性以及高度创新性的企业将成为这一行业的领导者。
日本化学纤维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理事长富吉贤一先生作了“全球化纤产业中长期供需预测及面临的挑战”的报告。他用一系列数据预测了化纤在世界纤维生产中的重要地位,并指出化纤行业在可持续性方面仍然面临着海洋塑料微粒的问题。针对可持续性问题,日本化纤协会积极采取措施,与相关机构合作,以科学的方式衡量微塑料是如何进入海洋的,希望在化纤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
印度合成纤维工业协会秘书长S.C.Kapur先生作题为“印度纺织化纤产业链发展趋势及特点”的报告。他分别从全球视角以及印度产业增长历程介绍了化纤产业的发展情况,并表示印度的化纤行业仍面临着很多不确定性,在可持续发展方面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印度政府积极支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从财政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为行业发展提供了便利。
安徽丰原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荣杰作《安徽丰原集团生物基材料产业发展》的报告。他表示,丰原对生物材料的研究已经有20多年,特别是对聚乳酸的研究,从根本上解决了聚乳酸的生产成本和产品性能问题。聚乳酸在纺织领域中具有亲肤、抑菌等多重优势,未来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丰原将在未来5—10年内打造千万吨级生物材料产业基地,大力发展生物材料,努力实现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转化。
欧瑞康化学纤维事业板块副总裁André Wissenberg先生作了题为“化纤产业转型势在必行”的报告,他指出未来化纤行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是多方面的,在“工业4.0”背景下,利用新型自动化、数字化技术对化纤的生产过程进行转型势在必行。他以欧瑞康的清洁技术以及智能工厂等为例,介绍了蕞先进的自动化、数字化技术如何帮助化纤企业实现升级转型。
韩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高级主管李昌郁先生作了题为“韩国化纤产业的发展方向和生产创新”的报告,介绍了韩国纺织和化纤产业的现状以及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他提出韩国的化纤行业正面临企业缺乏创新、生产环境不断恶化的困境,但同时也存在更高的就业和价值创造效应、有高度平衡的上下游产业等优势。在“工业4.0”背景下,韩国的纺织行业将经历重大变革,必须从技术竞争力、企业竞争力、基础设施等优势出发,提高韩国在纺织界的话语权。
泰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名誉会长Mayuree Didpakdeechol女士介绍了“个人防护装备的纺织安全标志”,该标志是泰国国家纺织工业联合会、泰国纺织协会与泰国安全与健康工会合作的产物,目前认证已涵盖消防服、防静电服以及防火服等领域,将来会有更多产品加入认证范围。
巴基斯坦ICI有限公司聚酯业务部商务经理Rizwan Afzal Chaudhry先生作了题为“巴基斯坦聚酯短纤产业发展”的报告,从产业增长、未来合理化等方面介绍了产业发展现状。他希望,未来巴基斯坦能够增加高附加值产品而不是大宗产品的出口,投资上游企业以改善原材料供应,加大面向非织造布的下游投资以及国内聚酯的应用与发展。
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正研究员兼组长唐静雯在报告中介绍了台湾机能性纺织品以及台湾纺织业的现状,她指出纺织产业是台湾创汇蕞大产业之一,主要得益于其上中下游产业链非常完整。未来,台湾的纺织业应从运动休闲时尚机能升级、节能永续环保绿色循环以及智慧型纺织品等3个方向加大发展力度。
在高端访谈环节,主持人端小平围绕“科技”与“绿色”两个主题,与俞建勇、李陵申、中国纺织机械协会会长顾平、李荣杰以及苏州龙杰特种纤维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席文杰等嘉宾从不同角度畅谈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的科技发展重点、产学研合作和知识产权保护的关系、未来功能化纤维和纺织化纤装备等的发展方向、如何应对塑料微粒问题等话题。
为全面提升蚌埠市在纤维新材料领域的影响力,共同打造千亿级生物基材料产业园,蚌埠市人民政府、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安徽丰原集团有限公司共同签署了《安徽蚌埠千亿生物基材料产业园建设战略合作框架》。蚌埠市人民政府市长王诚、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会长端小平、安徽丰原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荣杰作为代表参加了签约仪式。三方将精诚合作,建立、保持和发展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充分利用和发挥各自优势,进一步提升行业地位,推动生物基材料技术升级,开拓应用领域,提升品牌价值与影响力,促进生物基材料产业的发展。
今年大会期间的三大展览展示区各具特色,吸引了大量的参会嘉宾驻足观看、讨论、交流,成为会议间歇集聚人流的旺角。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化纤工业发展历程回顾:展示了中国化纤工业走过的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梳理了中国化纤工业历史脉络,总结了中国化纤工业过去与现在、成效与启示,为中国化纤工业找准历史定位、把握当前形势、铆定未来坐标提供了有力参考和借鉴。
中国化纤行业品牌企业展:通过扫码的形式集中展示了国内涤纶、锦纶、再生纤维素纤维、氨纶、丙纶、腈纶、维纶、高性能纤维、生物基化学纤维、化纤配套服务等多个细分行业100余家知名品牌企业的风采,彰显了化纤行业品牌的自信和魅力。正是这些优秀的企业,通过加强品牌建设,增加优质供给,更好地满足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安徽丰原集团有限公司生物材料聚乳酸(PLA)展:以“超棉时代 回归自然”为主题,展示了丰原集团生产的环保型聚乳酸纤维和环保型聚乳酸聚酯。20多年来,丰原集团大力发展生物化工、生物材料产业,目前已开发出行业领先的菌种技术、发酵技术、分离提取技术,从根本上解决了聚乳酸材料的成本和性能问题,是国内唯一一家可以以玉米等粮食作物或者秸秆纤维素为原料生产聚乳酸切片及聚乳酸下游纤维制品和聚酯产品的全产业链的企业。
在大会的第二天还将有 5 场专题论坛——丰原生物基材料发展论坛暨先进功能纤维材料论坛、高新技术纤维材料发展论坛、绿色纤维发展论坛、前沿纤维新材料论坛、中国纤维流行趋势品牌分享交流会,将聚焦聚乳酸、聚酰胺56、莱赛尔等生物基化学纤维的开发、生产、应用及发展趋势;锦纶、丙烯腈及腈纶、PX/PTA及聚酯产业链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玄武岩纤维、对位芳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等未来应用领域和市场需求;碳纤维复合材料回收与再利用现状及未来挑战;绿色纤维标志认证三年行动计划解读;涤纶再生循环的生命周期碳足迹;中国纤维流行趋势2019/2020发布纤维解读等热点话题展开。
版权声明:本文由蚌埠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