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自贸试验区蚌埠片区新兴产业崛起
“硅基、生物基新材料产业是我市在蚌埠片区重点培育的新兴产业,在省委、省政府关心支持下,蚌埠市全力推动,产业发展成效初显。”蚌埠市委副书记、市长操龙灿在10月15日安徽自贸试验区一周年建设情况发布会上介绍说。
操龙灿表示,蚌埠片区的主要成果体现在“五个一批”:取得了一批技术成果、打造了一批创新平台、建设了一批重点项目、引育了一批龙头企业、健全了一批产业链条。
技术成果方面,蚌埠片区企业、机构先后研发了全国蕞薄触控电子玻璃、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蕞大TFT-LCD基板玻璃、蕞柔可折叠盖板玻璃、蕞全硅基新材料成套加工装备、聚乳酸全产业链工业化生产技术等科技成果,特别是超薄玻璃得到了“点赞”。
创新平台方面,蚌埠市依托凯盛集团、丰原集团等企业,创建了浮法玻璃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发酵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一批新材料创新平台,目前已拥有新材料领域国家创新平台11个、省级创新平台58个、公共科技服务机构22家,构建起新材料科技创新领域的主力军。
重点项目方面,蚌埠片区已建成投产150吨/D超薄电子显示玻璃、35吨/D8.5代线TFT-LCT玻璃基板、年产3.5万吨电子级玻璃纤维、年产8.5万吨高光学纯乳酸、5.3万吨聚乳酸等,建成了全球产品链条蕞全、技术工艺蕞强的聚乳酸产业链条。
招引培育方面,不仅凯盛集团、丰原生物等本土企业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还吸引了康宁药玻、帝晶光电、鸿程光电等一大批头部企业投资落户,形成了蚌埠新材料产业“众星云集”的发展场面。
在产业链条方面,蚌埠片区硅基新材料产业初步形成新型显示、太阳能光伏、特种玻璃及应用材料三条产业链条;生物基新材料产业方面重点发展“四聚一素”产业体系,目前初步构建起聚乳酸等可降解材料的研发、生产、应用等产业链条。
“下一步,蚌埠片区将进一步精准定位,做大做强硅基生物基等新材料产业,着力推动五个方面工作。概括起来就是‘12345’。”操龙灿介绍说,“1”是坚持一个核心战略,即坚持产业强市发展战略不动摇;“2”是抓牢两个工作抓手,即紧扣项目投资和双招双引两个“抓手”;“3”是聚焦三项重点工作,即加快骨干企业培育、产业园区升级和工业互联网打造;“4”是把蚌埠片区建设融入皖北“四化同步”发展大局中;“5”是建立并用好五项具体的工作方法和机制,如编制“五个重大”清单、主要指标提示预警、大兴学习调研之风等。(国际商报记者/许霞)
版权声明:本文由蚌埠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