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蚌埠:“零距离”服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2月17日,长安责任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完成营业执照变更登记,将注册地从北京迁至蚌埠市高新区。
为了加快长安保险落户的脚步,蚌埠高新区在疫情期间云办公,安排专人建立线上沟通平台,指导企业准备材料,并提前进行线日上午,材料邮寄至高新区后,当天就完成了营业执照的变更登记,实现了当天受理,当天办结,全过程不见面。而接下来的税务登记,高新区也主动对接相关部门,采取预约时间、容缺办理、资料后补的方式,确保不因疫情受影响。
疫情防控,丝毫不放松;经济社会发展,亦需统筹推进。蚌埠市在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全力推进企业复工复产,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夯实基础。
为了做好全市招商引资工作,形成全市招商“一盘棋”,蚌埠市拿出实的举措,硬的办法:
要有冲在一线的勇气,县区主要领导要坚持外出招商、带头招商,市级领导在率队招商引资的同时要加强调度,帮助解决招商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要有只争朝夕的意识,广泛收集产业动态和招商信息,积极主动对接目标企业,先人一步、快人一招,持续提高招商引资工作效率。
要有紧盯不放的劲头,围绕硅基、生物基等主导产业,着力招引一批关联性大、带动性强、产业链长、附加值高的大项目好项目,加快推动产业集聚。
要有创新管用的办法,积极开动脑筋、拓宽工作思路,灵活运用“不见面招商”“不见面签约”“线上服务”等招商手段,不断尝试委托招商、中介招商、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资本招商、纾困招商等新的方式,通过各种途径吸引企业来蚌投资兴业。
要有严谨务实的理念,进一步规范招商引资合同文本,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和违约责任,切实增强协议约束力,有效提高双方履约率。
要有热情贴心的服务,严格落实“三个一切”服务理念,着力营造“四蕞”营商环境,不断加大对招商项目的协调服务力度,以实际行动赢得企业信赖,换来企业家的投资信心。
争取政策。完成申报新建临时集中收治病区和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检测实验室项目7个,购置呼吸机等医疗设备179台套,拟争取中央补助资金4413万元;协调中粮生物、丰原集团等企业纳入省防疫用品设施重点生产企业名单;争取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建设专项2020年中央预算内投资850万元,争取2020年省级服务业引导资金1850万元。
简化审批。开辟企业新装增容办电绿色通道,实施零上门、零审批、零投资“三零”服务,蕞大限度压减办理材料、办理环节、办理时间。开通投资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加快项目审批进度,年产30万吨燃料乙醇搬迁改造等重点项目实现当日办结,完成备案。
推进项目。创新实施“一联二帮三考核” 工作机制,实行项目联系包保,帮助解决项目要素难题和推进中的问题,考核项目开工入库、投资进度、竣工投产。坚持“周调度、月推进、季观摩”,运用全市重点项目一张图调度系统和手机 APP,确保项目问题事项及时反馈、及时办理。
保障用工。落实复工企业用工需求清单、建立返乡人员就业意愿清单、集中组织返乡人员及时到岗等 3 项措施,开设网上招聘服务专栏,为全市299户企业发布岗位需求信息2.6万个;群发300多万条手机短信,引导企业和劳动者线上招聘求职,点击量突破11万次。
版权声明:本文由蚌埠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