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蚌埠跃动“文化音符”大美珠城打造“文化名片”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创新发展、融合发展、跨越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亮点频出。“十二五”期间,蚌埠市围绕文化强市建设目标,积极探索新常态下文化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成为积极推进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的有力助推器,蚌埠文化务实发展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蚌埠是一块有文化的土地,古民居在这里安家,是一个很理想的选择。”今年7月,中国文联副主席、文化大家冯骥才来到古民居博览园项目,对蚌埠文化产业发展给予了高度评价。
谈到发展文化产业的初衷,市文化旅游局局长袁政表示,“十二五”期间,市委、市政府抬高站位,将文化产业发展作为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路径,将其打造为蚌埠国民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的战略高度来抓,如今蚌埠重大文化产业项目遍地开花。
投资13亿元的花鼓灯嘉年华项目,为传统的“东方芭蕾”花鼓灯注入了新的内涵;
围绕艺术品加工等项目谋划运作成投资11亿元的中华玉博园和投资5亿元的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光彩玉器城,将充满地方元素的“小玉器”做成了大产业;
依托淮河、大禹、大汉、大明等文化资源优势,开发建设投资25亿元大明文化产业园,规划禹会村遗址、双墩遗址公园等大遗址项目,实现了“借题发挥”;
积极引进总投资近40亿元的星宇创意文化产业园、总投资36亿元的中华古民居博览园等一批项目,整体提升了文化产业发展规模。
一个又一个文化产业项目风生水起的背后,凝聚着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的智慧。《关于加快推进文化强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意见》、《关于鼓励软件动漫和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等一系列充满含金量的文件相继出台,把文化产业列为全市五大支柱产业之一,并从财政、税收、投融资、规划和土地、工商管理、人才等多方面进行政策扶持。
“政府花钱请听戏,真实反映身边生活百态,非常打动人,真是来值了。”在观看了安徽泗州戏剧院精心打造的现代泗州戏《一罐黄金》后,市民郭先生直呼过瘾。
创新是文化工作的源头活水,是驱动发展的不竭动力。“十二五”期间,蚌埠文化工作者始终把创新作为一条主线,推进创新举措,汇聚工作活力,着力打造文艺创作“精品模式”。蚌埠市以文艺精品创作为重点,带动提升了文艺创作繁荣发展。创作打磨泗州戏《绿皮火车》《一罐黄金》以及花鼓灯歌舞剧《珠城的传说》等一批精品。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创作情景剧《人在旅途》、小品《坚守》、舞蹈《乡望》、歌曲《总在你身边》等一批精品。围绕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人和事,创作新编泗州戏《珠城“好人”系列剧目》《十二月花赞》《摸花轿》《杨八姐闯幽州》等一批精品。其中四部作品荣获省“五个一”工程奖。
“曾经30年没有排过新戏,而近几年,蚌埠的作品不仅让老百姓喜闻乐见,而且还走出了国门,经常到欧洲等地演出。”一家艺术院团的负责人感慨不已地表示,正是文化体制改革的东风和蚌埠市文化工作的一系列创新举措,让诸多一度“半死不活”的艺术院团重新焕发了生机。
无论是文化产业的集聚,还是创作舞台的搭建,都为吸聚人才、激发创造提供了载体。为解决人才不足的问题,近年来,蚌埠市着力打造艺术人才培养“摇篮模式”。倾力打造专业艺术人才、业余艺术人才、艺术志愿者三支队伍,一大批枕戈待旦的艺术家在蚌埠找到了施展的舞台。
精品的层出不穷,人才的充分施展,其背后还是工作理念和方式方法的创新。“变送文化为种文化,变办文化为管文化,变小文化为大文化。”袁政认为,用抓经济工作的理念来发展文化,文化工作项目化,让文化发展这个软指标变成了硬任务,已经成为近几年蚌埠文化建设蓬勃发展的一条重要经验。
“没想到蚌埠博物馆建设得这样好,已超出了许多省级博物馆的水平。”10月14日,文化部副部长杨志今来到蚌埠博物馆新馆,对精品文物和现代科技的融合互动赞不绝口。
“十二五”期间,蚌埠市不断整合资源,将文化发展与科技、旅游、金融等深度融合,攥紧拳头,推动了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兆联天下”、蚌埠巨人光荣使命网络、星宇文化创意产业园、水木易卡通,文化创意企业的不断集聚,带动了蚌埠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
如何将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首先是在体制机制上,今年,为促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进一步发展,市委、市政府将市旅游局的旅游管理行政职责划入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从体制层面打破文化和旅游边界隔阂。
而通过抓住高铁开通带来的新机遇,依托区位和文化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休闲娱乐等产业,蚌埠正日益成为皖北旅游的集散中心。随着花鼓灯嘉年华、龙子湖风景区、环天河景区、蚌埠闸湿地风景区等一批项目的建设和运营,蚌埠作为高铁沿线文化旅游集散地的地位日益凸显,蚌埠人日常休闲的地方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外地人也慕名来到蚌埠游玩。
10月21日下午,随着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一声响锣,安徽大明园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在“上股交”E板正式挂牌,成为安徽省文化旅游产业项目在上股交E板挂牌的成功首例。这只是蚌埠市不断推动文化与金融深度融合的一个生动案例。
“十二五”期间,蚌埠市通过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为文化企业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积极支持文化企业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等多种方式筹措资金,鼓励和推荐具备条件的文化企业通过多种渠道融资上市,为文化产业发展搭建了良好的发展平台。
蚌埠,这块积淀丰饶的文化厚土,正洋溢着时代芬芳。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由蚌埠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