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蚌埠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蚌埠加快土地流转 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admin6个月前 (09-26)蚌埠产业信息6

  为实现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新跨越,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紧紧抓住农村土地流转这个“牛鼻子”,通过加强政策引导,培育流转主体,创新经营机制,完善服务体系等一系列有力措施,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步伐,发展规模经营,有力地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广泛宣传发动,引导土地流转。蚌埠市召开全市土地流转大会,市长周春雨亲自动员,强调土地流转是整个“三农”工作的“牛鼻子”,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农业科技创新等工作都离不开土地流转。全市所有乡镇都建立了土地流转服务中心,为土地流转提供信息、合同签订、政策咨询、价格评估、纠纷调处等服务。市农委编印发放了3000本《全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资料汇编》,原原本本的把涉及土地流转的法律、法规和各项政策传达到基层。

  加强政策扶持,促进土地流转。市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土地流转补贴。市委、市政府出台《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意见》,明确规定对新增规模经营面积达到2000亩且流转期限10年以上的,按200元/亩标准给予一次性奖补;对规模经营面积达50000亩且流转期限10年以上的,在享受上述奖补政策的基础上,由市财政按每年100元/亩的标准,再连续给予3年奖补。奖补资金主要用于生产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支付土地租赁费用。同时,将县区土地流转工作纳入市委、市政府年度目标管理考核中。

  加大科技投入,推进土地流转。蚌埠市将良种基地、新产品展示和新技术推广优先在土地流转后形成的规模生产基地上实施。农业、科技部门定期组织专家对规模经营主体生产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农机购置补贴等项目向规模经营主体倾斜,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对规模经营面积达到2000亩且经营期限10年以上的项目,在符合立项条件的前提下,发改委、财政局优先安排农业综合开发、农田基本建设等农业项目。规模经营面积达8000亩以上的国土部门优先安排土地整治项目。对土地流转后实现规模经营的,水利部门要优先安排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项目,林业部门要优先安排农田林网建设计划,交通部门优先解决道路建设,发改部门优先安排项目立项,财政部门优先安排重点项目扶持资金。

  强化业务培训,指导土地流转。今年初,蚌埠市举办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千人培训班,对各县(区)政府分管负责人,农委、经管局(站)负责人,各乡镇党委或政府主要负责人、经管站长或“三资”中心主任,各村主要负责人等1100多人进行了为期10天的集中培训,实现了土地流转各环节负责人的全覆盖。重点解读农村土地流转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各项惠农强农富农政策,农村土地管理法律法规政策和农村社保、农民就业政策。同时,邀请整乡流转、整村流转的乡村及万亩以上流转大户现身说法,增加感性认识。

  培育流转主体,加快土地流转。该市把培育规模经营主体作为推进土地流转、规模经营的重要抓手,着力培育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种养专业大户,对带动能力强、市场竞争力强、示范作用强的各类经营主体,在项目建设、资金支持、营销平台建设等方面给予倾斜与扶持,增强了经营主体的产业带动能力和土地聚集能力。

  截至2012年6月底,全市土地流转总面积 81.12万亩,土地流转率达18.23%,其中今年上半年新增34.22万亩。通过土地流转,农村土地主要向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种粮大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集中。全市500亩以上规模经营的流转主体共132个,流转土地33.44万亩,占流转面积的41.2%。 龙头企业引领土地流转成效更显著 (现代牧业集团)

  2011年7月,现代牧业集团与五河县正式签约,计划建设存栏4万头规模的现代化奶牛养殖示范牧场、10万亩优质牧草种植基地和日产鲜奶600吨的液奶加工厂。项目一期工程,首先在五河县朱顶镇土地流转近5万亩土地。在县、乡党委和政府的指导下,仅用80多天时间,就顺利流转了土地4.99万亩,涉及7500多户,搬迁自然村1个,迁移住户120户、小学1所,迁坟1000多座,移树30000多棵。目前,已到场进口奶牛4300多头,种植的4.6万亩紫花苜蓿牧草已收割两茬。

  现代牧业集团大规模流转土地,目前基本做到了“三满意”,即:农民满意、企业满意、县乡满意。一是群众既得利益得到保证。农民承包土地流转后,经营承包地的收益每年都能够得到固定保证。二是充分解放农村生产力。农民承包土地全部流转后,不再受土地束缚,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可以放心在本地就业,安心外出务工。三是有效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现代牧业的建设,可以促进项目周边地区餐饮服务、交通物流、休闲文化、旅游度假业发展,为当地群众提供越来越多的挣钱机会。 整村流转土地为水海村注入活力 (怀远县古城乡水海村)

  2011年,怀远县古城乡水海村村两委审时度势,认真分析制约农民增收的因素,探索农民增收的途径。通过座谈讨论,集中民智,形成共识,通过农户委托,把一家一户承包土地集中起来,招商引资,统一流转,发展规模经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此,村里展开试点,两组70多户农户委托村委会与上海农富化肥有限公司签订了300亩15年的土地流转合同,每年租金750元/亩,5年调整一次。

  试点工作顺利结束后,村两委不失时机,认真总结头部个项目成功签约做法经验,积极招商引资流转土地。采取农户委托流转方式,村委会与怀远县古城乡潘成国签订160亩的土地流转合同,用于种植金银花,每年租金850元/亩。与包集镇种植大户年士全签订240亩的土地流转合同,用于西瓜种植,每亩租金850元/年。与蚌埠市鸿盛食品有限公司签订土地流转合同4000亩,每年租金850元/亩,建社标准化食品原料生产基地。与江苏无锡美尚生态景观有限公司签订2000亩土地流转协议,用于发展高效观光农业。

  全村6700亩土地实现全部流转,708户3159人彻底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同时把富裕劳力有组织地转移出去,劳动力实现有效转移,农民工资性收入大幅提高,土地流转为水海村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无限生机与活力。 土地流转合作社带动农民快速增收 (五河县新时代农业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

  五河县新时代农业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2008年4月21日正式注册登记,注册资金60万元。经过4年的发展,该合作社现有社员273人,其中党员20人,入社土地2150亩,大型农机具27台(套),总部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合作社通过劳务、机具、技术服务涉及5个乡镇(刘集、小圩、张集、申集、大新),24个行政村,作业半径30公里,服务面积20000亩以上。

  自该合作社开始公开承揽流转土地以来,成功促进了方圆30公里5个乡镇的土地流转走向规范,土地流转价也节节攀升,土地流转户直接增加收入2000万以上,间接增收500万以上。入社土地年产值500万以上,创造就业工日10000个以上,合作社年经营收入达600万以上,其中种植收入400万元,服务性收入200万元。 土地流转转出特色城郊型农业 (蚌山区)

  蚌山区处于蚌埠市正南,辖区内有梅花山风景区、梅花山水库、杏山水库、定庵明朝古镇和渡江战役总前委驻地旧址等景区,旅游资源丰富。随着皖北蕞大的综合性文化旅游区花鼓灯嘉年华主题游乐园的建成运营,和城南新区的建设的初具规模,乡村生态旅游的特色彰显。坐落于蚌山区南部的海上明珠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流转土地2150亩,集规模种植、养殖、科研示范推广、生态休闲餐饮为一体,2011年获国家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及产地认证,建成高标准设施大棚500亩,家禽养殖年出栏20万只,垂钓精养鱼塘100余亩,带动蔬菜、菌菇种植,家禽养殖户260余家。 2012年5月,蚌埠金鹰文化旅游生态科技园正式在第七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上签约,该项总投资额预计为10亿元,规划占地5000亩,主要建设以文化旅游、观光休闲、生态科技等为主要内容的文化产业项目。一期生态农业项目,已完成2200亩土地流转工作。同时,位于龙子湖南岸和梅花山风景区之间,计划占地约2000亩的另一休闲观光农业项目,绿艺现代农业科技园也已启动建设。

  通过土地流转引进的大型生态农业项目不仅有经济功能,还有社会功能及环保功能,当地村民一方面可以获得每亩每年800元的流转土地租赁费,又可以到公司基地务工,每月工资1500元,实现农民向产业工人的转变,带动农户收入比普通农户每年增收达80%以上,真正做到了土地增效、农民增收,对实现优化生态环境和统筹城乡发展具有现实和长远的意义。 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 (森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森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近几年来,森禾创造性地推出了以资源换资本为特色的,以建造彩化公园和花卉苗木基地和市场为基础的商务包项目,得到了各地广泛的认可。森禾公司与禹会区合作建设森禾蚌埠现代花卉科技产业园,该项目流转土地2000亩,集研发、生产、应用、营销、物流于一体,项目依托蚌埠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便利的交通资源,通过产业园的建设,将花卉产业与特色休闲有机结合,使之成为蚌埠新型产业发展的助推器,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一个高品位的休闲观光度假场所。项目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致力于产业结构调整,带动农户致富。

  现代农业示范区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科教研发中心、示范展示中心、物流仓储中心和花卉交易区等。计划总投资5.1亿元,该项目已全面开工建设,目前已成功举办蚌埠市首届郁金香花展,吸引了10万多批游客前来参观。 600亩容器花卉苗木生产基地、园艺展示中心已建成,花卉主题公园将于2012年9月份建成,将于9月28日承办安徽省第六届花卉博览会。 土地流转“三级跳” 创办家庭大农场 (种粮大户赵其瑞)

  全国种粮大户赵其瑞的土地流转“三级跳”,流转农村土地一万余亩,用于粮食生产规模经营,实现了当农场主的梦想。 2007年、2009年他两次被农业部授予全国粮食生产大户,2008年被授予全省粮食生产大户标兵。

  “头部级跳”:2004年,他流转马城镇孔津湖469亩土地,开始头部次创业。与农民签定承包合同后,他想方设法筹集50万元资金,修建起5米宽、5000多米长的围堤,购置10台水泵,修建开挖沟渠20000多米,将低洼地建成了涝能排、旱能灌的保收田”。

  “第二级跳”:2006年开始,他将流转土地面积扩展到3697.9亩。同时,省、市、县财政部门投资170多万元对他承包的土地进行开发治理,建成了“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的高标准粮田,他的第二次创业也梦想成真。。

  “第三级跳”:从2011年起,他流转土地由本乡本土拓展到禹会区,总面积已达1万亩以上,成为全市乃至全省蕞大的种粮大户。 2011年,共生产小麦、水稻、玉米2000多万斤。 发展规模经营 壮大龙头企业 (安徽成祥面粉有限责任公司)

  安徽成祥面粉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从事面粉加工的产业化龙头企业,主要生产“成祥牌”系列小麦粉、挂面及附加产品等为主的产品,深受广大客户信赖,畅销华东、东北等十多个省区。2012年该公司在固镇县连城镇和仲兴乡流转土地近2万亩,建立自己的优质小麦生产基地。

  公司坚持“政府组织,群众自愿,互利共赢”的原则,以高于全县指导租金的标准,付给农民每亩每年1000元的租金。同时,在当年的9月份之前,一次性将下一年的土地租金支付给农民,确保农民无后顾之忧。在解放当地劳动力的同时,在农忙时期公司优先安排承包区内人员在该公司及生产基地进行工作,对于辖区的机械优先使用,增加农民收入。

  通过土地流转和区域化、专业化生产基地的建立,进一步促进了公司小麦优势主导产业的发展壮大,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成祥面粉这个在流转土地中“成长”起来的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已发展成总产值达2亿元,信用等级为AA级的农产品加工企业。 土地流转建基地 合作经营促增收 (固镇县连城玉鹏蔬菜专业合作社)

  固镇县连城玉鹏蔬菜专业合作社于2007年7月注册成立,不断探索经营创新、组织创新、服务创新,努力使合作社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骨干力量、农村现代流通的主导力量,担当起政府与农民密切联系的桥梁和纽带。

  坚持“引进优质种苗、种植示范基地,开展技术培训和带动种植专业大户、大户带动农户”的生产保障机制,先后流转土地1100亩,用以推广蔬菜新品种、新技术,建设科技示范园和产业基地。以基地示范带动农户种植、以社员引导周边农户加入,以订单农业实行保底价回收农户种植产品等,常年带动农户近8000户,规模种植蔬菜面积2万多亩,实行“六统一”的经营机制(统一生产资料供应、统一生产技术、统一疫病防控、统一质量标准、统一品牌包装、统一收储销售,降低农业生产风险,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农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有效破解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难题。

  2011年,固镇县连城玉鹏蔬菜专业合作社实现销售收入3416万元,利润358万元。合作社社员人均收入14785元,比当地非成员人均纯收入高出7756元。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蚌埠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中國網地産

中國網地産

  從中國整體經濟佈局來看,長江中游城市群在珠三角、長三角、京津冀之後,迅速崛起成為活力十足的經濟體,被定義為中國經濟發展新增長極,是目前國內發展速度蕞快的城市群。   習友路以南有望配套修建1座24班小學,以更好地服務區域內的義務教育需求。11月4日,記者從合肥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獲悉,今年蕞後兩個月的土地市場計劃公佈,目前暫定將有34宗地將出讓,面積達2794.27畝...

五河县朱顶镇东堌村土地流转项目招租公告

五河县朱顶镇东堌村土地流转项目招租公告

  1、发包人名称:五河县朱顶镇东堌村村民委员会   2、主要内容:村集体所有流转土地面积约650亩(蕞终以实测为准)对外出租,主要用途为种植粮食作物。   4、项目实施地点:五河县朱顶镇东堌村大山至猪羊场,自行踏勘现场,发包人不组织任何单位和个人勘查现场。   5、租赁费:不低于500元/亩/年,报价大小写不一致的,以大写为准。...

利好兑现!蚌埠热电厂搬迁新厂规划出炉!西区多地拆迁区域价值已突破你想象!

利好兑现!蚌埠热电厂搬迁新厂规划出炉!西区多地拆迁区域价值已突破你想象!

  蚌埠西区作为发展较早的区域,曾为我市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   如今,退市入园的逐步推进,自贸区的建设、配套自贸区学校、高新三院、多个大商业等等...   如今蚌埠热电厂也即将搬迁,新厂的规划图也已经出炉!可以说西区正在全面实施蚌埠西部大开发,迎来真正的蝶变。   就在昨日,蚌埠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林业局)发布了蚌埠高新技术产业...

半数土地流转保粮增收显效——安徽农村土地规模经营一线观察

半数土地流转保粮增收显效——安徽农村土地规模经营一线观察

  粮食生产大省安徽的夏收刚告一段落,田间就再一次忙碌起来:在皖北,大型植保机正对玉米作物喷洒农药;在皖南,早稻长势喜人,正待开镰。   近年来,规模经营成为安徽粮食生产新趋势,半数以上耕地流转。“一户一块田”、土地大托管等改革试点不断涌现,保障粮食种足种满;高标准农田建设、发展优质专用粮、统一品种和农资采购、提高粮食加工转化水平等工作不断推进;培育更多规模经营主体,...

哈尔滨到蚌埠轿车托运物流信息2022已更新(省市县快速派送

哈尔滨到蚌埠轿车托运物流信息2022已更新(省市县快速派送

  物流公司 物流服务 物流专线 快运服务   哈尔滨到蚌埠轿车托运2022已更新(省市县/快速派送,目前,小件快运业务已广泛在全国各地的汽车站发展起来,小到一封信,一枝花,大到成堆得货物,只要有需求,车站就可以承揽,同时,随着发展,小件快运的数量和重量也在发生着变化,公路客运站也正在向货物集散、物流中转,一站多用的方向转化。这都是市场带给公路客运企业的新机遇和新挑战...

坚持租购并举 新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78万套

坚持租购并举 新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78万套

  工作报告明确,2022年,四川将加强重点领域风险防控。完善政府债务风险化解绩效与新增债务限额挂钩激励约束机制,坚决遏制新增政府隐性债务。依法加强资本有效监管,支持和引导资本规范健康发展。“一楼一策”分类化解房地产风险隐患,坚决防止房地产风险向金融、社会等领域传导。强化金融风险监测、排查和预警,压实属地责任,强化追责问责,依法稳妥化解高风险地方法人金融机构风险。多措并举解决上市公司经...

安徽明确这6市为“十四五”时期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重点城市

安徽明确这6市为“十四五”时期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重点城市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讯 2月23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召开“奋勇争先开新局”系列新闻发布会。记者了解到,2021年安徽省推进灵活就业人员缴存住房公积金,新增开户91万户。“十四五”时期安徽省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将不少于30万套(间),确定合肥、芜湖、蚌埠、淮南、阜阳、六安等6个城区常住人口达到大城市标准的城市,为安徽省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重点城市。...

安徽蚌埠上半年加快土地出租流转 新增3422万亩

安徽蚌埠上半年加快土地出租流转 新增3422万亩

  积极引导农户承包经营权流转,不断探索土地出租流转的有效途径,流转速度明显加快。记者昨日从市农委获悉,上半年蚌埠新增土地流转34.22万亩,完成全年任务逾八成。至此全市土地流转总面积已至81.12万亩,土地出租流转率达18.23%。一系列扶持政策的出台加快推进了土地出租流转工作,通过土地出租流转,农村土地逐渐向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种粮大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集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