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国家农业科技园建设情况报告
月,蚌埠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经国家科技部批准设立。园区采用“一区多园”的发展模式,按照“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的梯向布局,逐步构筑“产城一体、三产互动、城镇园一体化”为特色的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园区。
核心区以龙亢农场及周边乡镇为主体,规划面积43平方公里。总体布局为“一城五园”,即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城、现代粮食种业科技园、绿色果蔬生产示范园、现代智能农业展示园、现代农业装备制造园、高端农产品加工物流园。其中现代农业装备制造园、高端农产品加工物流园纳入怀远龙亢经济开发区统一建设。
示范区涵盖蚌埠市全境,规划面积737平方公里,重点建设禾泉农庄生态农业示范基地、现代花卉科技产业基地、怀远万亩优质糯稻生产示范基地等11个示范基地。
辐射区主要包括皖北地区,豫东、鲁南、苏北部分县、区、市,辐射面积约2.83万平方公里。
经过五年多的建设和发展,核心区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大幅度改善,核心区“一城五园”全面建成,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城面积由1平方公里扩大到3.5平方公里,人口由0.5万人增加到3.5万人,财税收入实现翻番,达到1.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3年的22100元增加到2018年的35150元;转移农业劳动力人口8000人。新增110KV变电站和日供水6000吨的自来水厂各1座,日处理能力7.5万吨污水处理厂、海特天然气站已开工建设,新增花园式住宅小区8个。现代粮食种业科技园,年接待种子观摩人员20000人次以上,生产销售良种4000万斤,总投资1800万元,占地12亩,总面积6000平方米的科技创新大楼已完成主体施工,预计上半年投入使用。绿色果蔬生产示范园,示范种植10余个新型果蔬品种,示范种植面积4000亩,其中早佳8424西瓜一年五熟,亩均效益超过1万多元。现代智能农业展示园建成了远程视频监控、大田数据采集、农机作业监管等7大物联网应用系统,被农业部批准为大田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示范区、被安徽省批准为20家农业物联网示范(县)场。现代农业装备制造园、高端农产品加工物流园建成内部路网10km,标准化厂房5.2万㎡,累计入驻企业136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4家,产业化龙头企业12家,培育引进了今三麦食品、香飘飘食品、湘园食品、亚太石榴酒、蒂王酒业为代表的高端农产品加工企业。
五年来,园区企业获批专利、成果鉴定等自主知识产权13项,成果转化率达90%,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95%,产业化经营程度达100%。园区示范带动作用明显增强,初步形成了南连合肥、北接宿州、西靠阜阳、东临滁州的皖北国家农业科技园功能片区,为蚌埠建成淮河流域和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奠定了良好基础。
园区通过科技示范辐射带动,有效承接核心区引进、孵化、集成的高效生态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优化农业结构调整,培植和壮大特色产业,构筑有竞争力的区域特色生态经济体系,推进园区与外部区域的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及错位发展。在核心区内重点打造龙亢农场万亩糯稻生产示范基地,开展专用优质糯稻品牌粮食建设,示范带动周边地区开展优质糯稻生产、加工,将怀远县打造成全国优质糯稻主要生产区,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按照“创客空间”的建设理念,聚集创新资源和创新要素,成功打造4.1万㎡的园区科技创业孵化园,6000m2的科技研发大楼即将竣工投入使用,国家级农作物科研试验站、黄淮南片抗病小麦育种基地、院士工作站、省博士后工作站、安徽小麦产业体系蚌埠综合试验站等10多个科研平台落户蚌埠国家农业科技园核心区,初步搭建物联网育种和高分子通量育种的高科技研发平台,实现了育种的全程数字化与可追溯,自主选育出农作物新品种7个,其中小麦新品种龙科1221通过国审(审定编号:20180029),引进推广农作物新品种21个。
园区定期组织专家进园授课,累计培训科研人员、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主和农民7.6万人次;引进中科院合肥物质所吴丽芳团队、中科院南京土壤所周虎团队等6支科技特派员团队,开展新型农药肥料、秸秆还田、精准播种、配方施肥等技术研究;选派龙亢农场王永玖团队等5支科技特派员团队赴亳州市云鑫麦豆研究所开展良种攻关;建成了农业物联网技术信息服务应用平台;建立了气象信息站、网站,运营了微信公众号;园区基本建成了集研发、人才培养、技术培训和技术推广为一体的科技服务体系。
园区现代粮食种业、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和农业高端服务业三个主导产业相互融合、发展迅速。现代粮食种业园成为皖北地区一流的科研育种、繁育、推广基地;成功引进米老头、湘园食品等5家产业化龙头企业,初步形成了农产品加工业聚集区;园区成立了农业社会化服务联合体,服务面积达40万亩;互联网营销项目“我的开心稻田”投入运营,生态旅游项目“安徽农垦小镇”完成4A级前期规划,进入实施建设阶段;园区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现代营销、休闲旅游相结合的“三产”融合新型态初步形成。
根据农业部《关于安徽龙亢农场创新垦地合作发展模式试验方案》(农(试验区)办〔2011〕23号)文件精神,安徽省农垦与怀远县政府共同落实每年400亩的建设用地指标,充分挖掘存量用地潜力,稳妥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复垦出的用地指标定向用于园区建设。在园区“一场三镇”范围内,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采用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规范推进核心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根据《######怀远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垦地合作促进蚌埠龙亢农场现代农业自主创新综合改革试验区发展的意见》(怀发〔2017〕6号)文件精神,龙亢农场当年产生财税收入地方留存部分和出地出让金,全额返还用于支持龙亢试验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设及龙亢农场日常运行。根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国科发火〔2016〕32号)文件精神,对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产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园区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新购置固定资产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根据《蚌埠市促进自主创新政策》(蚌政办〔2016〕40号)文件精神,对列入省高层次科技人才创业团队在蚌创新创业的,采取“一事一议”办法,累计给予科技团队不高于1000万元支持;对列入市级在蚌创新创业的高层次科技人才创业团队,给予团队30万元创业启动资金支持,并积极推荐申报省级高层次科技人才创业团队;对新建的院士工作站,给予蕞高50万元经费支持。
蚌埠市制定了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政策,成功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农业产业化示范区,每个奖补150万元;首次获得绿色食品生产资料标志和有机生产投入品评估证明以及获得“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和全国有机农业示范基地”称号的,按认证(登记)费用的70%给予一次性奖补;对实施种养加一体且在省内有重大影响力,带动产业发展的产业化项目,给予一次性500万元奖励。
园区成立园区管委会,由分管副市长任园区管委会主任,怀远县政府县长、市科技局局长、龙亢农场场长、怀远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任园区管委会副主任,负责研究决定园区建设重大事项。园区管委会下设办公室,由怀远县政府分管副县长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推进园区建设各项具体工作。
版权声明:本文由蚌埠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