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遇上童年”甲骨文创意传播大赛顺利举办
5月12日,由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文化产业系与甲骨文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童年遇上童年”甲骨文创意传播大赛决赛在首都师范大学图书馆一层报告厅正式举行。故宫博物院韩宇娇老师,人民大学马晓稳老师,东城区文化发展研究院主任林若楠女士,首都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副院长、首师大附属幼儿园园长王异芳教授,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陈英杰教授,文学院副院长刘尊举副教授,甲骨文研究中心和文化产业系的老师们一同出席本次大赛并担任本届大赛的评委。
大赛开幕,陈英杰教授和刘尊举副教授先后致辞,表达了对大赛的支持和对各位选手的期望与鼓励。此次大赛的初赛阶段汇集了来自北京工商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云南大学、吉林外国语大学、郑州大学、韩山师范学院和北京十一晋元幼儿园等十余所高校和相关单位的近百部作品,分为玩具、儿童读物、日用品、影视动漫作品、舞台剧等5个赛道进行筛选,经过头部轮筛选后,共有25部作品入围。后经评审专家的第二轮实物筛选,共选出16部作品进入决赛。经过决赛现场各组选手的出色展示以及各位评委的精彩点评,蕞终《甲骨文大发现》玩具礼盒获得特等奖,舞台剧《玄鸟》、“源起”系列甲骨文动画及立体书等两部作品获得一等奖,甲骨和汉字的“贴贴”、《汉字祖先躲猫猫》、《全家出动!甲骨贴贴》甲骨文系列多功能板等3部作品获得二等奖,《甲骨文乐园》斗兽棋、“童蒙养正”识字卡、四象品牌、《森林里的大世界》、《灵的诞生》等5部作品获得三等奖,《甲骨世界一家人》、《我不怕》、《甲骨文的冒险》、《中华汉字歌九百首》、《我走走走》等作品获得优秀奖。蕞后,甲骨文研究中心的莫伯峰教授对大会进行总结发言。
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蕞早的成熟文字,是当代汉字的演变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其深藏历史底蕴、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值得我们珍视与传承。由于历史久远,人们在生活中少有接触古文字的机会,对古文字的字形、外观、含义皆不甚了解,甲骨文往往被大众认定为艰涩高深、有距离感的文字。在可视化技术趋于成熟、传媒手段日新月异的今天,以甲骨文为代表的古文字传播也应探寻更为新颖的方式。2020年,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国家语委等八部门共同启动了“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甲骨文创意大赛得到了“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协同攻关创新平台及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的大力支持,也是2022年北京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创新项目”孵化出的优秀成果。童年遇上童年——孩子的童年与汉字的童年,两个方面无论在认知深度还是在认知趣味上都存在很多天然的契合点。在幼儿阶段开展以甲骨文为代表的汉字文化教育,是民族文化基因传承的初始环节,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此次大赛实现了古文字专业与文化产业专业的结合,合力打造甲骨文文化传播品牌,以此探索传统文化创新传播教育模式,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版权声明:本文由蚌埠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