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蚌埠项目规划咨询
原标题:蚌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蚌埠项目规划咨询
蚌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蚌埠项目规划咨询
泓域咨询/领先的投资信息咨询服务机构/专业蚌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咨询机构
蚌埠,简称蚌,别称珠城。是安徽省地级市,安徽省头部个设市的地级市(公元1947年元旦)。下设蚌山区、禹会区、淮上区、龙子湖区四个市辖区,管辖怀远县、固镇县、五河县三个县。民国时期曾是安徽军政府驻地和凤阳县政府驻地。蚌埠,总面积5952平方公里,总人口376万多 ,境内山水相连,四季分明。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史载蚌埠“古乃采珠之地”,故素有“珍珠城”的美誉。蚌埠,地处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淮河中游,京沪铁路和淮南铁路交汇点,同时也是京沪高铁和京福高铁的交汇点 。蚌埠是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 城市、淮河流域中心城市、皖北地区中心城市、安徽省旅游中心城市。素有禹会诸侯地,淮上明珠城之称。
根据《蚌埠市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办法》的相关规定,拟办理备案的企业投资项目,由项目单位在作出投资决策后,根据项目备案权限,向相应的备案机关报送一式5份项目备案材料。项目备案材料包括蚌埠市企业投资项目备案登记表、蚌埠市企业投资项目备案承诺书,并附以下材料:
(一)企业决定投资建设的有效文件
拟备案的外商投资项目,除提供上述材料外,还须一并附送以下文件:
(一)中外投资各方的企业注册证明材料;
(二)增资、并购项目的公司董事会决议等其他相关材料。
属国家备案权限的项目,由项目单位按照国家有关要求直接向备案机关提交备案资料。其他属市级和区县备案权限的项目,备案机关自收到项目备案资料之日起2个工作日内,对符合备案条件的项目予以备案确认,向项目单位颁发《蚌埠市企业投资项目备案证》(附件3,以下简称《投资备案证》)。项目单位凭工商营业执照原件领取《投资备案证》。
泓域咨询机构专注于产业规划咨询、项目申报咨询、高新技术企业孵化认定,并提供全方位解决方案的中小企业发展战略咨询机构,在全行业中首创了“互联网+咨询”的服务模式,可为中小企业定制“企业+政策+市场”全生命周期发展规划方案。
经过多年的发展,泓域咨询已累计为超过1000家中小企业提供了产业发展及项目规划服务,涵盖工业制造、农业综合开发、商业综合体、互联网等多个行业。为更好的服务于中小企业发展,泓域咨询提出了“中小企业2.0发展孵化”服务模式,旨在通过资源整合为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提供一站式培育孵化服务。
1、项目立项咨询、工业园入驻咨询、项目备案申请咨询、产业政策分析、项目规划咨询等。
2、编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项目申请报告、资金申请报告等。
3、企业发展规划咨询、编写商业计划书、投资分析报告等。
1、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申报、民营经济专项资金申报等。
2、各地方性鼓励中小企业发展资金项目申报,例如:工业振兴专项资金申报、产业聚集项目专项资金申报、产业精准扶贫专项资金申报等。
3、特色企业申请,例如:产业龙头企业申报、产业示范性企业申报等。
1、著作权、专利等知识产权代理。
2、企业创新中心、科技创新型企业等资质平台认证。
3、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及认定申请。
根据泓域咨询的分析,在经济新常态、供给侧改革、西部大开发等一系列产业政策的大环境下,蚌埠中小企业发展将迎来更加复杂的机遇与挑战:
2017年3月29日召开的“2016年全市工业园区工作会议”,确定了“十三五”时期蚌埠市工业园区的主要发展目标:到“十三五”末,实现年工业总产值3.7万亿元,年均增长13%左右;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2万亿元;园区工业集中度达到88%;产出强度100亿元/平方公里。
“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成绩显著。“十二五”时期是我市综合实力全面提升、经济转型不断加快、人民群众获得感明显增强的五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全市上下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紧围绕重返全省头部方阵总目标,大力实施工业强市、城乡统筹、创新驱动、开放带动、民生优先等战略,顺利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创造了蚌埠发展的又一个黄金期。综合实力实现重大跨越,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7%,总量实现翻番、位次前移2位。财政收入、地方收入分别是2010年的2.3倍、2.8倍。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迅猛发展,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服务业发展水平持续提升,文化产业异军突起,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扎实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取得重要成果。城乡面貌发生重大变化,市区面积由601.5平方公里拓展至956.9平方公里,累计完成城市大建设投资1008.7亿元,建成了一批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骨干工程,169个6.24万户棚户区居民实现“安居梦”,棚户区改造“蚌埠模式”在全国推广,县城和中心镇建设步伐加快,美好乡村建设了一批不同类型的示范样板,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改革开放迈出重大步伐,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三个清单”制度建设、政府机构、公共资源交易管理、金融、卫生体制、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等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对外开放合作不断扩大,一批重大项目落户蚌埠。人民生活得到重大改善,民生工程持续实施,每年集中力量办成一批民生大事实事,累计新增就业32.69万人,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全面从严治党开创新局面,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丰硕,党风廉政建设成效显著。蚌埠作为皖北中心城市和全省重要经济增长极的地位和形象进一步提升。面向未来,蚌埠已经站在一个新的更大的平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冲刺全省头部方阵奠定了坚实基础。
推进企业“走出去”构建全球化生产运营体系。支持企业扩大对外投资,推动装备、技术、标准、服务走出去,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物流链。一方面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推进同有关国家和地区多领域互利共赢的务实合作,打造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的全面开放新格局;另一方面要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支持钢铁、有色、石化、建材等原材料生产企业到海外建立生产基地,逐步将直接进口资源转变为进口原材料。拓展高铁、核电、特高压电网、通信、航空等大型成套设备的国际市场空间。
增强发展协调性,必须坚持区域协同、城乡一体、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并重、经济建设国防建设融合,在协调发展中拓宽发展空间,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塑造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支持西部地区改善基础设施,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推动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加大国家支持力度,加快市场取向改革。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更好辐射带动其他地区。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加大对资源枯竭、产业衰退、生态严重退化等困难地区的支持力度。培育若干带动区域协同发展的增长极。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进交通一体化,扩大环境容量和生态空间,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改善长江流域生态环境,高起点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引导产业优化布局和分工协作。
版权声明:本文由蚌埠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