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逐浪工业互联网跑出发展加速度
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总院获评2022年工信部大数据产业发展试点示范项目;海勤科技、凌坤智能获评2022年工信部新型信息消费示范项目;安瑞科获评2021年度工信部工业互联网创新领航应用案例;凯盛工程获评2021年度工信部工业互联网优秀解决方案类试点示范项目;国显科技“资源动态组织场景”获评2021年度工信部智能制造优秀场景……
近年来,蚌埠市大力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全力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加速融合,在工业互联网发展浪潮中逐浪前行,涌现出一批工业互联网发展典型企业,成功打造了工业互联网从基础设施到平台建设、再到场景应用的发展生态,累计获评工信部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示范6个,数量居全省第2位,跑出了蚌埠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加速度”。
安瑞科(蚌埠)压缩机有限公司内,工作人员正通过大屏幕实时监测各压缩机运行情况。“只要设备出现故障,不管隔得多远,我们都能通过系统头部时间了解情况、头部时间通知企业、头部时间进行诊断和处置。”企业总工程师朱峰说,压缩机智能远程运维系统的建设,让企业从“被动服务”变成了“主动服务”,有效提升了设备维保和管理效率。
大型压缩机的结构复杂、易损零件较多,一旦出现故障,不及时发现并排除,将给用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作为国内压缩机行业重点骨干企业,安瑞科从十年前就开始探索远程监测、故障诊断、网络化服务平台、云服务应用需求等方面的智能化改造技术,并蕞终建成了能够为企业和产品提供全运行过程监测、全生命周期服务的压缩机智能远程运维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了从“卖产品”到卖“产品+智能运维服务”的转变。
当前,该平台已集聚线余个省份。远程运维技术的运用,大大压缩了问题发现、材料准备、响应处置、物流仓储等各环节时间,各部门联动高效服务,将装备维护时间从7天减少到了0.5天,不仅实现了提质增效,还拓展了后市场盈利模式,创造了新的利润点。
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建设,让工业企业有了“千里眼”“顺风耳”,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插上了“翅膀”。去年以来,蚌埠市紧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从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场景应用、工业互联网创新载体、5G基站建设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支持举措,不仅制订出台了《蚌埠市加快推动工业互联网发展实施方案》《蚌埠市5G通信设施建设规划(2020-2025年)》和工业互联网发展的若干扶持政策,还成立了由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各县区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任成员的工业互联网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工业互联网建设相关工作,有力支撑了工业互联网发展特别是企业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建设。
轻轻点击手机屏幕,5G无人车就会根据生产用料需求,精准选取材料及零部件,自动运输和配送到生产线指定位置……在蚌埠凯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5G智能车间,工作人员通过手机或电脑,就能轻松完成项目采购智能管理、智能仓储管理、生产制造及包装发运全流程智能控制和人员智能化管理等,不仅简化了操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还大大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
企业自动化事业部部长卢佩庆告诉记者,蚌埠凯盛工程5G数字化车间上线后,企业一举突破了时间、空间和地域对工厂实时管理的限制,生产流程得到不断优化,节省了5%至10%的直接材料成本,降低了用于质量保证方面的费用15%至20%,降低制造成本10%左右,生产人员生产效率提高了10%至20%,生产计划完成率和准时率提高20%以上。
凯盛工程使用的这一系统,是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总院众多工业互联网系统的代表。近年来,该院建设了全国首个玻璃新材料行业工业互联网服务平台,创新“平台+解决方案”赋能模式,汇聚产业数据,形成了集行业应用与数据标准制订于一体的服务平台,推动了玻璃新材料制造企业向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目前,该院玻璃新材料行业型平台已获得700万元省级资金支持,正加快部署数据中台、开发平台和微服务组件,已连接企业70余家,开发工业APP75个。
制造业企业通过工业互联网实现转型升级,是发展的必由之路。据市经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蚌埠市大力推动企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通过工业互联网赋能产业强市,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建设等取得了丰硕成果。据统计,“十三五”期间,蚌埠市累计创建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149个,其中省级65个;累计培育通过国家两化融合贯标企业50户;今年已获得“四化”改造省级资金支持项目14个,累计争取省级支持2309万元。
淮上经济开发区内,安徽童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正通过自主研发的5G智慧无人机蜂巢管理系统定时巡航,对园区进行飞行环境监测、自动数据采集、AI辅助拍摄、数据远程回传和实时远程调度等操作。工作人员只要站在大屏幕前,就能完成以往需要大量人力才能完成的工作任务。
据企业有关负责人介绍,该企业以打造5G产业平台和区域性数据中心为目标,一方面利用5G、工业物联网等技术赋能,为政府、运营商和企业用户提供优质服务,另一方面积极吸引集聚一批电子信息类、智能制造类、物联网类等相关信息产业企业入园,助力地方发展。
安徽童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之所以能够以工业互联网思维服务地方发展、保障生产安全,离不开蚌埠市完善的5G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和应用。记者从市经信局了解到,2020年以来,全市已建成和开通5G基站3932个,实现了市区和县城5G信号连片覆盖,今年计划建设1500个,1至7月份已完成785个,完成率52%。
强化要素保障,筑牢基础支撑。近年来,蚌埠市聚集工业互联网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在资金、政策等各方面给予大量倾斜,为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去年以来,全市在工业互联网以及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领域累计争取兑现项目资金7362万元,在全市产业政策清单中明确提出对工业互联相关项目予以支持,对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场景、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以及工业企业软件项目投入等均提出补贴措施。
同时,蚌埠市不断加强对工业互联网企业及企业家的培育。邀请“羚羊”工业互联网平台来蚌开展培训、调研和座谈活动,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完成“羚羊”工业互联网平台注册573家,注册率达69%,累计线位专家学者加入平台专家库;先后举办浙江大学工业互联网研修班、青岛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专题研修班、“工业互联网巡回大讲堂”专场活动和全市工业互联网培训班;推动蚌埠市与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四方共建安徽省首家工业互联网学院。
市经信局有关负责人说,下一步,蚌埠市将继续把工业互联网建设作为稳经济的重要的抓手,努力推动全部规上工业企业上云用平台,确保每年新增规模以上上云企业100家,力争每年打造5G和工业互联网领域典型应用场景10个以上,为蚌埠打好“三场翻身仗”、实现“两年大进步、四年上台阶”目标贡献更大工业力量。(顾楷)
安巢经开区:“鑫”动力跑出为企服务加速度
鹤壁:明确方向 突出重点 真抓实干 奋力跑出数字化转型“加速度”
国家玻璃新材料创新中心在蚌埠挂牌成立
贵阳工博会5G+工业互联网场景应用高峰论坛举行
百度智能云在渝发布工业互联网新品牌
数字技术创新论坛共谋加快工业软件应用发展
广西每年统筹400亿元支持工业振兴
重庆出台方案 提升工业设计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蚌埠多点发力培育数字经济新动能
总书记回信里的“中国好人”:黄山蕴秀美…
安徽农机哪家强?10市副市长卖力吆喝
六安霍山:打造精品线路,绘就山水画廊
安徽青阳:“双减”之下 学生暑期生活更…
千帆竞发逐浪高 八百里皖江水运忙
马鞍山港:迎难而上,拼出“历史新高”
为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军战略贡献力量
“药都”亳州:从历史走来,向世界迈进
安徽:打卡博览会 get“秸秆造”【组…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民日报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
人民网服务邮箱: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rmw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版权声明:本文由蚌埠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