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蚌埠招商引资 项目 第10页
上半年蚌埠实施亿元以上项目368个 居全省第五
今年,我市强化招大引强、以商招商,推行招商引资项目帮办服务,加强重大招商引资合同管理,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上半年,全市实施亿元以上项目368个,到位资金324.2亿元,同比增长28.9%;利用亿元以上省外资金项目238个,到位资金236.3亿元,总量居全省第五。 9月5日,省发改委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刘健率调研组来蚌,就我市招商引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调研,副...
三天内三个重要项目落户怀远招商引资工作迎来重大突破
4月17日至19日,怀远县接连迎来临港产业园项目启动、高端智能化宠物食品产业园项目签约以及康佳(蚌埠)电子信息产业园项目落户三大喜讯。这一系列项目的启动与签约,标志着怀远县在产业升级、招商引资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怀远县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提供全周期“保姆式”服务,全力推动项目早日建成投产,实现共赢发展。 4月17日上午,怀远县临港产业园项目启动仪式在荆山南...
一批重大项目落地蚌埠“双招双引”成效亮眼
作为改革开放的战略综合平台,安徽自贸试验区始终以制度型开放为引领,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今年以来,合肥片区新桥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园基地项目、芜湖片区塔桥多式联运基地项目、蚌埠片区太阳能电池片项目等一批重大项目落地,信义光伏玻璃、蔚来驱动科技、酷哇科技等重点企业相继增资扩股, 加大招才引智,合肥片区通过提升合肥国际人才“一网通办”功能,建立引进...
一季度全市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59个协议总投资4424亿元
今年以来,蚌埠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力以赴推动重大项目建设。据悉,一季度全市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59个、协议总投资442.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1.6%、32.3%。全市新开工亿元以上工业项目40个,计划总投资197亿元;竣工投产亿元以上工业项目33个,完成总投资112.1亿元,预计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112亿元,全力以赴实现了招商引资与项目建设“开门红”。(融媒体记者 靳瑾)...
一季度全市招商引资重点项目推进会召开
(融媒体记者 李扬)2月8日下午,2022年一季度全市招商引资重点项目推进会召开。市委副书记、市长操龙灿主持会议,市领导倪建胜、杨森、许光友、郭鹏、张晓静、马天奇、王庆武、郭家满、项跃文、张铭、潘君齐参加。 会议通报了今年一季度全市招商引资亿元以上在谈、计划开工、续建项目整体情况,对未达序时进度的招商引资项目逐一进行了调度。 操龙灿在主持...
【权威发布】第三届国际新材料产业大会将于11月23日-26日在蚌埠举办
您当前的位置:安徽新闻安徽要闻 省政府新闻办11月10号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第三届国际新材料产业大会的有关情况。 大会将于11月23日-26日在蚌埠市举办,主题为“新材料创造新价值”,聚焦安徽新材料产业特色,对外发布展示铜基、铁基、镁基、硅基、生物基等新材料产业重要成果,开幕式上拟发布全省新材料产业...
【招商引资进行时】百亿项目正式落户五河
2020年5月,我县与江苏林洋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产业发展战略性合作框架协议。近期,江苏林洋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4GW风光储基地暨光伏组件项目正式落户五河。目前项目各项前期工作正在稳步推进中。 该公司通过“风光储+”模式与地方特色相结合的方式,投资建设1.5GW光伏发电项目、0.5GW风力发电项目、400MW/800MWh集中式共享储能电站;并据此通过产业延伸...
【招商引资】淮上区优化招引环境力推项目落地建设
优化北京、上海、广州、江苏等 5 个驻外招引小组。累计外出开展招商工作 50 余次,拜访郑州阿里客服中心、上海张江高科园区、苏州生物医药基地科技园、四川爱斯特生物等 100 余家企业。 优化项目评审制度,精准测算项目投入产出,严把环保、安全关。完成 22 个项目联审,确保项目可行、指标科学、政策合理,实现项目引得进、能落地、发展好。 进一...
【中恒这十年】十年磨一剑转型升级促发展
十载春花秋实,十载砥砺前行。中恒集团作为蚌埠市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和推进市场转型升级的核心工程,积极响应政府政策,不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坚持数量扩张和质量提升相结合。截至目前,打造了中恒商贸城、中恒家居茂 红星美凯龙、五金机电城、中恒产业园、中恒公交物流园、中恒大厦、商业风情街等龙头标杆商业和配套项目,接近200万方的项目投资、开发和运营。入驻蚌埠以来,为淮上区经济发展做...
“对于蚌埠来说招商引资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操龙灿主持会议 倪建胜许光友参加 5月24日,全市双招双引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召开。市委书记黄晓武出席会议并讲话,市长操龙灿主持会议,市领导倪建胜、许光友、郭鹏、张晓静、马天奇、王庆武、郭家满、张铭、潘君齐,市政府秘书长刘宗文等参加。 会议审议了《2021年全市招商引资工作绩效考评结果和奖励建议》《2022年县区和市直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