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东至县电商扶贫做出了一个“东至样本”
本网讯(陈冬生 记者 杨丹丹)百合、香菇、木耳、菜籽油、豆丝30多种农特产品整齐的摆放在展销台上,引来客商们纷纷驻足了解情况。近日,在安徽省东至县汉唐电子商务产业园内,电商精准扶贫线多户商家挑选到了满意的商品,43家企业顺利签订购销协议。
“对接会上农特产品多是来自县里的贫困地区和贫困村,通过举办线下对接会让贫困户的农特产品卖上了好价钱,很好地帮助贫困户增收脱贫。”汉唐电子商务产业园总经理方金晶介绍,对接会所获得收入全部用于22个贫困村扶贫工作。
东至县境内物产资源丰富,特色农产品优势明显,贫困地方交通相对滞后,农特产品销售问题一直是个瓶颈,也制约了贫困地区发展。近年来,东至县坚持把电商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有效抓手,实施电商扶贫工程,打通了线上销售和线下对接会“双向道”,以“互联网+农业”的力量创新扶贫方式,开辟了一条脱贫致富“绿色通道”。
该县尧渡镇65岁的村民查爱云,生病做过手术,身体一直不好,生活很贫困。“在菊花基地里干活,活不累,挣钱还不少。”查爱云介绍,光是采菊花收入就有2000多元。“像查爱云一样在伴亩东耕电商扶贫菊花基地就业的贫困户超过了35户,每年每人收入有一万多元,一年就可以脱贫。”伴亩东耕电商扶贫基地负责人檀成钰介绍。
伴亩东耕电商扶贫基地是东至县电商品牌“尧舜北纬三十度”旗舰店的供货基地之一,该县的菊花、木耳等农产品“触网”后,非常畅销。2017年该县菊花种植面积达到2600多亩,“在未触网前,菊花均价普遍较低,网上销售以后,价格高的达到80多元一朵,高回报促进了特色基地快速发展,同时也很好带动了贫困户顺利脱贫。
菊花扶贫基地、木耳扶贫基地像伴亩东耕电商扶贫基地一样,通过电商带动贫困户脱贫的典型还有很多。该县官港镇秧畈村是木耳种植精准扶贫基地,2016年该村木耳产量4万多斤,解决了14户贫困户问题。泥溪镇朱村松林农场帮扶了3户贫困户养殖土鸡,安排8个贫困户劳力就业。一个个特色电商扶贫基地涌现与发展,有力推了动贫困村、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实现脱贫。
打造特色电商扶贫基地同时,为了让贫困地区的农产品“走”出去,东至县全面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工程,在165个村设立了电商服务网点,22个贫困村全部建立了电商服务站,农村电子商务由乡(镇)到村“蕞后一公里”物流瓶颈成功打通,使得该县朱村村、祝山村等贫困村的山货有了翱翔的翅膀,成为了脱贫增收的香饽饽。电商服务体系健全了,线上线下畅通了。东至县成功的将电子商务与精准扶贫结合起来,有效推进了电子商务与特色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有力助推了脱贫攻坚进程,两年来开展贫困和残疾人员免费电商培训300余人次,提供就业岗位1000多个,助力贫困人员实现电商创业12家,帮助100多户贫困户实现脱贫。
版权声明:本文由蚌埠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