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企”赴宴“皖”里有货——2024年安徽(宿州)食品产业链供需对接会召开
标记“身份证”的无菌鸡蛋、药食同源的“药香醋”、铁和锌含量超高的“庄红贡米”……11月21日下午,由省工信厅主办的2024年安徽(宿州)食品产业链供需对接会在宿州埇桥区举办,吸引了全省各市、各县区食品产业负责人,以及食品生产企业、相关企业服务商代表150余人前来参会。
民以食为天,食品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支柱产业。本次食品产业链供需对接会旨在为食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搭建交流洽谈和产销衔接的平台,推动皖北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建设发展。记者从会上获悉,截至目前,我省已培育认定食品类技术创新示范企业24家;智能工厂21家、数字化车间93家、绿色工厂55家、省级“三品”示范企业163家。今年已认定蚌埠市高端绿色食品集群为省先进制造业集群、亳州市涡阳县绿色食品产业集群为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省工信厅盐业与食品处处长赵德表示,此次对接会是落实《皖北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建设实施方案》的重要体现,是推动食品产业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的大胆尝试。各市工信局可通过本次对接会切实做好为企业服务工作。让参会企业能够充分展示资源优势、精准提出企业需求,以期结成蕞佳匹配成果。
据了解,此次对接会汇聚了糕点类、粮食加工类、酒类、豆制品、材料包装类、智能制造、品牌传媒等多家企业,以及采购单位,现场举行了供需对接签约仪式。宿州市符离集刘老二烧鸡有限公司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宿州分公司、安徽笑果农牧产业科技有限公司与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灵璧分公司,分别签约了数字化车间建设项目;安徽铭凯食品有限公司与安徽壹度品牌运营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年度购销合作协议。
各参会企业现场进行还进行了产品展示推介,供需双方进一步互动交流并洽谈合作。“今天也是加了一些企业负责人微信,比如安徽正宇面粉有限公司正好满足我们的采购需求,后面再沟通会更方便一些。”安徽农动食品有限公司参会代表告诉记者,在食品企业转型发展的大环境中,他们在设备优化、招聘用工等降本增效方面有着迫切的需求,此次对接会对企业来说更像是一场“及时雨”。
近年来,我省食品工业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食品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值不断扩大。省工信厅盐业与食品处围绕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着力推动示范引导促升级、平台搭建拓市场、特色食品育产业、行业运行提质效,同时发展生物制造,抢占食品工业新赛道这五个方面工作,用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中小企业发展等省级财政资金支持政策,培育一批特色示范企业。
“我们20000多平米的生产基地,智能化厂房每天可生产40吨面包,且只做老面包。”来自萧县食品工业园区的企业代表安徽精锐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生产的“精锐”品牌老面包系列产品畅销全国,销售市场辐射20多个省份,年销售额过亿元,先后获得了“中国烘焙行业十大品牌”“宿州市龙头企业”等称号。
数据显示,2023年,全省食品工业完成全省工业6.2%的增加值、6.2%的营业收入、9.6%的利润总额,营业收入位列全国第11位、中部第4位。呈现出生产稳定增长、效益高速增长、结构持续优化、龙头企业带动辐射能力增强等特点。作为我省重点培育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的绿色食品产业,上半年,我省绿色食品全产业链产值达6631亿元,增长10%;截至7月底,全省绿色有机地标农产品总数达7063个,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分别居全国第2、3位。
美食是一张名片,既能给人们带来舌尖上的享受,又蕴含着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潜力。对于食品生产企业而言,产品推介固然重要,但数字化转型更是提升生产效率、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对接会上,宿州市符离集刘老二烧鸡有限公司、安徽铭凯食品有限公司、安徽品青食品工业有限公司、安徽笑果农牧产业科技有限公司等6家食品生产企业作为代表企业进行了有关需求发布和产品推介;合肥中科科源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安徽成果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华铁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润联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供给单位代表做资源推介。
“依托华润多元化的产业优势和润联Resolink工业互联网平台,以精益理念为核心,聚焦机、人、碳等要素,打造ResoMOM智能生产运营管理体系提供全面的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我们目前已在食品饮料多家领军型企业成功实施多个标杆项目,助力企业打造高效、智能的MOM生产运营管控系统并取得显著成效。”润联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平介绍。
行业有需求,皖北有条件,政府来做媒。从田间地头到工厂车间,再到千家万户,皖北发展绿色食品产业条件得天独厚,引入技术手段是实现产业化发展的必然选择。此次对接会供给单位推介更是包括了智能制造、品牌宣传、银行信贷等全方位的资源支持。安徽笑果农牧产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金恒佩在会后感慨道:“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百姓受益。”(安徽经济报融媒体记者赵雪剑 郑宇鑫 石大龙)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由蚌埠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