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安徽答卷】蚌埠:创新驱动向“新”而行
您当前的位置:安徽新闻安徽各地
蚌埠市坚持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以产业转型为方向,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多点发力,向“新”而行,以更大作为奋力走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路。
近日,走进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蚌埠片区的凯盛光伏材料有限公司,我们发现,这家公司的整个厂区的墙面、窗户、屋顶都覆盖了发电玻璃。
凯盛光伏材料有限公司技术总监 吴忠宪
我们的整个墙面加屋顶的装机面积是2.4万平方米,每天的发电量是1.2万度电,相当于一个三口之家四年的用电量。
吴忠宪告诉记者,自2017年10月中国头部片铜铟镓硒发电玻璃在凯盛光伏成功下线以来,他们不断加大技术创新力度,近年来,不仅开发出广泛适用于光伏建筑一体化、智慧农业等众多领域的十多种产品,光电的转化率也在不断提升。
凯盛光伏材料有限公司 常务副总经理 王昌华
政府确实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的平台,对我们公司更好地研发新产品有一个明显地助推作用。现在我们储备的下一代技术,我们实验室的小组件已经做到了20.3%的新的(光电转换效率)世界纪录。
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蚌埠片区管委会副主任 方浩亮
目前我们有国家级的双创平台9个、省级的研发平台67个,坚持抓要素、强保障、优服务,坚持向开放要潜力,前三季度新增注册企业771家,同比增长26.8%。
蚌埠拥有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总院、中国兵器工业第214研究所等一批国家级研究院所,同时汇集了安徽财经大学等12所驻蚌高校和17所中等职业学校,为城市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科技策源力量和产业人才支撑,吸引了大批企业来蚌埠投资兴业,安徽海勤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一家。这家来自深圳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从事电视驱动显示电路板、交互式智能终端及智能会议系统等产品的设计、生产和销售。
安徽海勤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刘新
政府举行了多场的人才专场招聘会,解决了我们用工难、招工难的问题,二期工程建设完成,我们预计一年可以做1500万片,就可以把整个集团的产能都移到蚌埠的制造基地。
近年来,蚌埠市不断畅通拓展企业与院所对接渠道,不断做大产业规模,培育了一大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逐步形成以硅基、生物基新材料、电子信息、新能源、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为先导,高端装备制造、精细化工、农副产品加工等优势产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
重点工程开工建设!合肥至武汉高铁蕞新...
中安观察 合肥为何“氢”装上阵
安徽深化城市绿化工程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
省检察院发布五件服务保障大黄山典型案例
重点工程开工建设!合肥至武汉...
中安观察 合肥为何“氢”装上阵
安徽深化城市绿化工程领域腐败...
省检察院发布五件服务保障大黄...
安徽文一大胜广西威壮 连续10年...
一根丝拉动万民富 安徽金寨县科...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国传感谷,为万物制造“五官”
中安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
版权声明:本文由蚌埠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