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蚌埠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关于推动蚌埠市高端医药产业园建设情况汇报

admin6个月前 (09-26)蚌埠产业信息15

  集聚度不高,企业规模不大,技术人才不能满足需求,资金投入不足,企业转型升级受到制约,高质量发展后劲不足。这次由市政协牵头调研的推医药产业是刚性需求支撑的朝阳产业,也是我市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生物板块重要内容之一。我市医药产业已有60年的发展历史,前些年通过医药企业的各种形式的联合重组、股份制改造,已建成拥有原料药、生化药、中成药及各类制剂等门类齐全的制药工业体系,医药工业保持持续稳健的发展。我市医药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创新能力缺乏,产业进高端医药产业园建设重点协商课题,非常重要,必将对我市医药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企业创新力和产业竞争力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目前,我市医药工业企业18家,规上企业12家,120条生产线,企业生产的原料药、医药中间体、药用辅料、化学药制剂、中药制剂等产品,具有一定的品质优势和较高的市场声誉。2017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值25亿元。我市医药产业具有三个特点:一是骨干企业引领。我市医药工业企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安徽环球药业、安徽丰原药业、安徽城市药业、安徽宏业等公司,发展成为重要的医药行业的骨干企业。如安徽宏业集团不仅有主导产品骨肽注射液、骨肽片、头孢类抗生素等,还注重产品开发和项目研发,与蚌埠医学院、市食品药品检验所联合组建了安徽生化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二是产品有竞争力。以抗感染和中老年疾病用药见长的安徽环球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拥有一个国家一类新药盐酸安妥沙星片;两个国家二类新药厄贝沙坦片、酒石酸托特罗定胶囊;以大宗原料药为核心业务的安徽丰原利康药业和富博医药;以中成药为主打品种的精诚徽药、火鹤药业等。安徽城市药业生产有90个品种152个规格,大多产品销往国外市场,年总产值约3.9亿,利税1500万元。。三是医药企业有基础。我市医药企业工业在原料药、医药中间体、药用辅料、化学制剂药、中药制剂等方面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企业分布在蚌埠高新区、禹会区、龙子湖区、淮上区、固镇县。

  1、有产业发展基础支撑。我市为安徽省老工业城市,其中生物医药、精细化工产业历史悠久、基础扎实,我市八一化工、中粮生化、丰原药业、泰格生物等一批小分子、大分子合成、生物发酵等规模企业,多年来为蚌埠市积累了大量有经验、高素质的产业工人和专业技术管理人才,包括环保处理、安全生产等环节也都积累了非常多的专业技术管理人才和专业配套服务公司,为生物医药类企业,尤其是小分子药物合成、发酵等企业可以提供强力的基础支撑。

  2、区位交通运输优势显著。京沪、京福高铁,京台、宁洛高速公路在此交汇,与合肥都市圈、南京都市圈、长三角经济带主要城市间交通便利,公铁水空立体交通体系基本形成,是吸引优秀人才落地的重要优势之一。

  3、政策倾斜带动产业活力。蚌埠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医药产业发展,《蚌埠市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支持沫河口工业园培育高端医药产业”。为加快推动蚌埠市医药产业创新发展,市政府于2017年出台了《关于推进和鼓励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工作的实施意见》,今年在安徽省出台《关于印发支持现代医疗和医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基础上,又研究起草了《关于鼓励生物医药创新和产业化的若干政策》,目前已通过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正在提交市委常委会审议。淮上区政府也及时出台了《关于加强蚌埠市高端医药产业园招商引资工作的实施意见》等,通过一系列的鼓励医药创新的奖励措施,激发企业研发新品种和产业化的动力。

  4、高校技术资源优势。我市拥有蚌埠医学院、蚌埠学院、安徽科技学院3所生物医药类专业的高等院校,共有药学、制药工程、生物工程等9个生物医药相关专业,教授、副教授60余人,博士37名,成立了“蚌埠市生物医药博士智库”。每年三所高校毕业约1000多医药类学生,可为我市提供智力支持和专业服务,也为蚌埠生物医药产业源源不断的输送人才。3所高校建有多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同时蚌埠医学院头部附属医院是皖北地区规模蕞大的三甲医院,蚌医一附院、蚌医二附院均获得国家药物试验机构资质,可为我市制药企业提供新药临床试验。

  我市高端医药产业园区位于蚌埠沫河口工业园区内。沫河口工业园规划面积40平方公里,2013年安徽省出台的《安徽省新型化工基地发展纲要(2013—2020年)》中明确为重点化工园区,今年已批准为省级经济开发区的安徽蚌埠淮上经济开发区蚌埠精细化工集聚区,已建成区内水、路、气、电、热等基础设施及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消防站等基本的生产性服务设施。现共有入园企业123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72家、高新技术企业10家。去年,淮上区政府根据市政府提出“支持沫河口工业园培育高端医药产业”的要求,在蚌埠沫河口工业园区开源大道北,规划4平方公里用于蚌埠高端医药产业项目建设,以高端医药产业为转型发展定位,以原料药生产为主要特色,同时推动核酸和多肽类药物原料药生产,建成全国原料药生产基地,并逐步实现各类药物制剂就地生产。目前在建的392亩的高端医药孵化区,正在抓紧完成前5栋厂房的施工。

  淮上区谋划了总投资24个亿的沫河口园区综合提标改造项目,计划用三年时间通过新建、扩建等方式将园区内路网全面贯通,完成绿化、亮化、管网整修。计划用十年的时间引进各类生物医药企业200家,实现产值1000亿元。截止目前共有60个项目签约或在谈,其中12个项目签约、5个单独选址建设项目提供用地红线个开始项目总平图设计,5个拟定制孵化园项目设计方案的对接完成。

  通过调研,我们集中对目前在建的高端医药产业园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梳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产业定位不够精准。高端医药产业是一个比较大的概念,涵盖药物研发、新药生产、新技术应用等多重内容。从药物本身来看,大分子生物药、小分子生物药、化学药等,品种不同技术不同,药品研发生产等过程专业性强,技术含量高、法规要求严,服务需求不同,如何判定高端直接影响园区产业整体规划建设。

  (二)缺乏总体长远规划。医药产业是公认的高风险、高投入、高回报产业,包括了药学研究、临床研究、审评审批、产业化生产等多个环节,具有按不同发展阶段,技术要求不同、项目建设标准要求不同、周期长的鲜明特点,这就要求园区前期谋划具有超前意识,综合评估、长远规划。沫河口精细化工集聚区作为高端生物医药项目的蕞大承载地,现规划可用化工用地不足2000亩,远远不能满足目前在谈项目需要。因沫河口镇是在2014年从五河县划转,园区区域还有部分土地属于五河县临北回族自治乡,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园区整体规划。

  (三)缺乏专业团队支撑。高端医药产业定位,决定了入园项目与普通招商项目有很大不同,因其研发及产业化过程的不确定性,研发平台、技术支持平台、国内外法规要求等各支撑要素差异极大,没有专业团队研究不同企业需求,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招商政策,仅采用传统的招商模式、洽谈内容及约定要求,很难与医药企业达成共识。研发技术平台、检验检测技术服务平台、制剂加工平台的入住,是高端医药产业园区服务链条必不可少的环节,是为产业化落地和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但其与药品生产企业所创造的税收有着本质不同,按现行招商模式,这类企业很难满足招商条件。

  (四)生产配套设施亟待加强。调研走访过程中了解到,目前有签约入园的研发机构,研发的新药品种急需中试放大生产进入临床试验,但因园区厂房及配套设施还未建成,无法落地生产。

  (五)综合服务能力亟待提高。园区基础配套措施不完善,如安全消防能力不足、缺少药品专业生产性服务平台支撑、道路路面管网亟需改造、道路配套亮化绿化仍需提升、建设项目地方保障不足、建设资金缺口较大、生活服务配套设施不够等问题。

  (六)环保处理能力有待提高。江苏、上海等地研发机构在药物完成实验室规模的技术开发后,其原料药因环保承受能力的原因,无法在当地实现中试和产业化,因此,沫河口高端医药产业园如果能在原环保承受能力的基础上,迅速提高和加强环保处理能力,就能够抓住承接高端医药原料药产业化转移的历史机遇,进而带动全产业链的全面发展。因此,解决园区的污水处理专业性不强、缺乏危险固体废弃物处置能力等问题迫在眉睫。

  针对我市医药产业存在的问题,我们将研究出台支持鼓励创新药研发、生产的相关政策,加强培训,帮助企业正确理解法规技术要求,促进企业做大做强。作为政协高端医药产业园调研组成员,对园区建设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成立高规格的协调领导机构。我市高端医药产业园建设是医药产业向创新型产业转型升级的基础,涉及土地、规划、环保、融资、建设、管理、政策扶持等诸多工作内容,需要省市相关部门的指导与支持,仅靠淮上区一区之力无法协调。对苏州工业园调研中了解到,作为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的重要合作项目,两国高度重视,双方均由副总理担任联合协调理事会主席。1994年至今,已先后召开十一次联合协调理事会、十一次中方理事会,国务院八次发文,在目标规划、管理授权、政策扶持等重大问题上给予直接指导和具体帮助,并明确凡是符合改革方向的可在园区先行,一时看不准的也可在园区试行,为园区创造了不特有特、比特更特的发展环境。建议成立以市长为组长、相关部门参加的高端医药产业协调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医药产业园区在发展规划、土地、供电等重大问题。

  (二)制定高起点的定位规划。园区建设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转型起步阶段重点定位引进拥有新技术、新品种的药物研发型企业,研发、生产、服务同步推进,严格执行国家环保法规、药品管理法规作为园区绿色发展的前提。一是统筹区域总体规划,把园区规划与沫河口城镇规划一并研究,科学布局工业、商贸、居住等各项功能,制定详细规划,建设创新产业区、生活商贸区、生态休闲区,打造高端医药产业与健康特色小镇为一体的产业新城。二是高起点规划,要有超前意识。尽快收储土地,特别是对不符合区域规划要求的企业占用化工用地进行清理回收,新增项目用地供给,满足招商引资需求。园区建设的厂房及配套设施必须符合或高于国家环保标准,符合药品管理法规要求,要充分调研学习外地的先进经验,走出了一条产业发展、资源集约、生态和谐的发展之路。三是统筹远期规划。园区创新原料药集聚,其溢出效应必将带动药物制剂和药品流通的发展,要提前谋划整个产业链发展需求,预留产业发展空间。

  (三)建设高标准的基础设施。要加快医药产业园建设步伐,将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市级统筹,一是建设沫河口园区高端医药孵化园内的污水处理设施,提高污水处理能力;二是尽快建设专业应急救援中心,升级改造一级消防站;三是新建危险固体废弃物综合处置中心,满足园区内原料药的固体危废的处理能力,确保环保安全。

  (四)引进高水平专业管理服务团队。在调研过程中各方均提出由于医药产业的特殊性,特别是新药研发及生产的专业性,要求从事园区管理服务的团队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建议尽快搭建技术服务及管理平台,在引入第三方的生产性服务性公司基础上,园区管理机构和政府平台公司也应引入专业技术人才,做到管理服务专业、精准、高效。

  (五)构建高质量的技术服务支撑。制定与产业化企业不同的招商政策,积极引进研发技术平台、检验检测技术服务平台、制剂加工平台等,为产业化企业提供必要的技术服务支撑,达到吸引优质企业入驻的品牌效应。

  (六)搭建高资质的投融资平台。市有关职能部门要在项目专项建设工作中加大对沫河口镇、蚌埠精细化工园项目及资金倾斜。建议由国有创投企业、知名投资公司(医药专业类优先)、社会民营资本等作为发起人和出资人,设立一个独立的、专业的基金管理公司,以委托管理的方式,进行专业化的运作和管理,并探索基金评估方式、退出机制、团队激励等方面的创新。

  (七)完善政策扶持及约束机制。要学习先进园区建设发展经验,结合高端医药园区定位和发展规划,制定完善招商政策,在提供优惠政策的同时要对入园企业科学界定,好中选优,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技术含量不高、严重污染等类企业不得进入园区。在研发过程中的新品种享受优惠政策的同时,要对入园企业新品种落地产业化有明确的要求,建立约束机制,责任清晰、风险共担,保证园区健康可持续发展。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蚌埠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安徽蚌山城南智能终端产业园

安徽蚌山城南智能终端产业园

  安徽蚌山城南智能终端产业园位于安徽省蚌埠市燕山投资大厦主楼102号。   园区主导产业为数字创新,电子信息,IT,现代服务业。   整体占地0.2平方公里, 目前正以300万元/亩的投资强度完善园区周边配套, 医院、学校、超市、便利店、食堂餐厅、图书馆、网吧、银行ATM、菜场、健身房、汽车维修、宠物店、家政服务、快递点、理发店、酒吧、咖啡馆、公交...

宣城市光电工业园LED产业招商项目

宣城市光电工业园LED产业招商项目

  为了促进开发区LED产业快速集聚,形成特色竞争优势,开发区规划建设了“LED产业园”,一期用地面积1000亩。   在宣城开发区建设光电工业园,具有以下三个方面条件:一是宣城正处于沿海发达地区梯度转移重要位置,区位、资源和人才等优势明显,有利于优势资本、优势产业的对接;二是宣城开发区已有一定电子产业基础,同时电子产业为开发区重点培育产业,政策支...

我县举办一季度贯彻“六稳”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招商引资集中签约现场推进会暨蚌埠北城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园(二期)开工动员会

我县举办一季度贯彻“六稳”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招商引资集中签约现场推进会暨蚌埠北城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园(二期)开工动员会

  我县举办一季度贯彻“六稳”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招商引资集中签约现场推进会暨蚌埠北城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园(二期)开工动员会   我县举办一季度贯彻“六稳”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招商引资集中签约现场推进会暨蚌埠北城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园(二期)开工动员会   我县举办一季度贯彻“六稳”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招商引资集中签约现场推进会暨蚌埠北城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园(二期...

我在招商一线 “陈大使”辛苦了!

我在招商一线 “陈大使”辛苦了!

  招商引资是经济工作的“生命线”。今年以来,比亚迪新能源动力电池生产基地、MEMS微系统集成工程、康宁药用玻璃蚌埠工厂……一个个重大项目或开工建设或投产达效,为蚌埠高质量发展注入了蓬勃动力。招商招来的是项目、资本等高端要素,引来的是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项目的引进和落地离不开市委市政府顶层设计、全力推动,离不开蚌埠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也离不开奋战在招商一线工作人员的坚持不懈、敢于担当。...

招商引资项目因建筑违章无法投产

招商引资项目因建筑违章无法投产

  湖南某县一管委会错置厂址被判赔偿企业损失   (记者 陶 琛 通讯员 王梦雯)为了招商引资,县高新技术产业园管委会在土地使用权有争议的情况下,依然邀请鞋业公司来县建厂,并承诺将该争议土地作为工厂建设用地。工厂竣工后政府承诺的土地使用权问题没能解决,厂房成了违章建筑,投资目的无法实现。近日,衡阳铁路运输法院对这起因“先上车,后补票”引发的行政协议纠纷作出判决,判定解...

新型显示向新行

新型显示向新行

  近日,一种电子桌牌取代传统的纸质席卡出现在禹会区相关部门会议室,会议组织者只需要用手机操作,就可以批量将与会者姓名依次发送到电子桌牌上。“‘电子席卡’既方便快捷,又节省了纸张,体现了绿色环保的理念。”禹会区相关工作人员表示。   这种电子桌牌,是蚌埠墨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电子纸产品的成功应用。墨方光电是安徽帝晶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作为禹会区新型显示产业的龙...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蚌埠:力争到2025年智能传感器产业集群规模突破200亿元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蚌埠:力争到2025年智能传感器产业集群规模突破200亿元

  大皖新闻讯 2月12日下午,记者走进位于中国(蚌埠)传感谷园区的蚌埠希磁科技有限公司,在贴片组装线生产车间里,工人们正在各自岗位上忙碌着。我们希磁科技是一家磁传感器IDM企业,产品主要应用于新能源发电、新能源汽车领域,去年销售收入达到5亿元。该公司副总经理张弛说。   5年前,希磁科技落户蚌埠,目前已完成全球化的生产研发与业务布局。张弛向记者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