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经信局2021年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重点任务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县经信局2021年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重点任务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县经信局2021年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重点任务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县经信局2021年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重点任务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县经信局2021年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重点任务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县经信局2021年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重点任务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今年以来,县经信局紧紧抓住“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这个关键时间点,围绕县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工业发展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聚焦制造强县、工业经济、民营经济,切实抓好工业经济“稳增长”、技改投资“促转型”、激发民营“新活力”,促进我县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规上产值和增加值:上半年完成规上工业产值234.8亿元,增长4.06%;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48.1亿元,增长9.58%(上报增速),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目标。
(二)工业及技改投资:上半年完成工业投资42.3亿,增长50%;其中:技术改造投资完成24.7亿,增长26%。
(三)培育入规及项目入库:在库项目总数58个,较去年同期增加4个,其中1-6月份新入库22个,占全社会投资新入库项目比重为33.85%;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家,总数达201家,占全市总量18.8%,总数居全市第2位。
(一)加强经济运行分析研判。加大工作推进力度,采取有力措施,努力克服部分企业因环保整改和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压力带来的影响,提存量添增量,确保工业经济平稳运行。大力帮扶停减产企业,同曦环保科技、艾索尔家具2家企业通过产品升级技术改造实现了产值高增长;强力重工起重机械通过厂房租赁展现新生机;宏事达制衣、环锐新材料、华港生物饲料3家企业重组后已纳规入库;富利混凝土、麦浪食品2家企业重组后新企业即将纳规入库;康鑫纸业和振邦重工机械2家企业即将完成重组,确保全县工业企业生产稳定。
(二)推进项目入库企业入规。着力推进工业项目入库。今年上半年在库工业项目58个,其中新入库22个;列入市调度的重点工业投资项目15个,其中,续建项目8个,计划新开工项目7个,目前已竣工投产项目3个,在建项目11个,暂时停建项目1个。扎实有序推进企业入规工作,建立了“小升规”企业培育库。重点梳理2020年度主营业务收入8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50余家,通过实施月调度工作机制,精准掌握企业发展情况,对皖圣酒业、金鹏油脂、上海电气(固镇)光电新能源、连龙生态农业、祥和木业等15家成长性工业企业实施跟踪监测帮扶服务。
(三)推动企业绿色化发展。全面清理整顿违法违规产能,坚决彻底取缔“地条钢”,重点完成了安徽振邦重工机械有限公司整体生产设备出售,形成打击取缔“地条钢”的长效工作机制,持续推进淘汰落后产能工作。鼓励全县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大规模实施绿色化技术改造,推动丰原生物、红花食品、云鹏建材、洪氏建材、国能电厂等多家企业实施了绿色化技术改造。引导工业企业走绿色发展道路,积极推进红花食品、泰格生物科技、丰原生物技术等企业开展绿色生产,推荐丰原生物技术申报国家2021年度绿色制造名单,红花食品通过2020年市级绿色工厂认定,泰格生物科技通过2021年市级绿色工厂认定。
(四)抓好惠企政策落实。按照市《关于2021年春节期间支持企业稳产留工奖补措施的通知》要求,对乡镇园区和重点企业进行“一对一”帮扶,指导企业全力稳产留工。帮助57家企业申报奖补,申报金额达810.4万元(春节期间稳定生产奖补605万元、非蚌员工留蚌奖补205.4万元)。对春节期间与县内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首次签订一年期以上劳动合同且稳定就业3个月以上人员,一次性给予每人1000元奖补。对入职不超过12个月的员工,按人均800元给予企业新员工岗前技能培训补贴。组织52家企业申报支持制造强省、市建设等五个政策专项资金(头部批)申报工作,预计申请补助资金410万元。
(五)稳步推进企业科技创新。推进中小企业梯度培育计划,开展2021年省、市企业技术中心、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等8个项目认定申报,推荐16家企业申报22个项目。目前,经市级认定的2021年度专精特新企业5家,绿色工厂1家,工业设计中心1家,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1家。上半年新建5G基站181个,拟改造升级原有存量基站630个,实现县城主城区(包括园区)及乡镇主街道等重要区域的5G网络全覆盖。鼓励工业企业将生产流程优化,支持“5G+工业互联网”“5G+智能制造”等重点产业应用,实现应用场景落地。目前,大美印务已认定为市级数字化车间,多家企业正在积极申报数字化车间。
(六)着力提升“四送一服”服务质量。动态调整县级包保联络员和包保企业,完善联系企业帮扶走访制度,常态化开展走访服务。以打造全省一流、全市领先的营商环境高地为目标,选派帮扶干部175名,对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挂点帮扶全覆盖。今年以来,共走访企业1600余次,梳理问题34个,已解决33个;线余人,县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对中小微企业投放贷款317户、金额19.27亿元,续贷过桥资金2600万元,达成产学研合作协议3个。实施优秀企业家培训工程,联合国内知名高校组织开展系统的研修培训,推荐9家企业参加管理咨询与诊断活动,组织22名企业家参加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
下半年,县经信局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固镇县第十一次代表大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紧紧扭住市、县考核指标和重点工作任务,在工业经济稳增长、技术改造促转型、民营经济增活力、服务企业上水平方面下功夫,多措并举保障工业经济平稳运行。
(一)力促工业经济稳增长。坚持把工业强县作为头部战略。牢固树立“大抓工业,抓大工业”意识,激活存量、扩大增量、提升质量。坚持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监测分析,分类指导,密切跟踪协调。全年培育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家以上,其中项目入规10家以上,充分发挥丰原集团、大成食品、中粮油脂等龙头企业作用,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量超100亿元,增长11%以上,位次全市争先进,三县争头部。
(二)实施技术改造促转型。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头部支撑,以项目促进转型,持续深入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重点以绿色改造为主攻方向,逐步引导安徽丰原热电有限公司、安徽丰原生物化学股份有限公司、蚌埠大成食品有限公司等23家高耗能、高排污、涉危化企业实施绿色化技术改造,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生产水平,推进企业资源高效循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力促全年技术改造投资增长12%以上,促进工业投资稳定增长。
(三)激发民营经济新活力。坚持把创新作为头部动力。着力强化理念创新、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开展与高等院校、科研所的对接活动,推进产学研合作大力;开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行动,持续打造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数字化车间。加快推进5G基站建设,争取年底前完成763个基站建设工作目标。以场景应用为切入点,支持企业开展智能制造能力提升,以智能化改造、数字化应用、精益化管理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建设,推动我县工业数字化、智能化。
(四)服务实体企业上水平。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头部竞争力。常态化推进“四送一服”双千工程有效开展,积极搭建要素平台,大力推动银企、校企合作,切实帮助企业解决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问题。充分发挥过桥资金作用,力争全年运用过桥资金超亿元,切实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积极开展制造强省、制造强市项目资金申报,确保项目数和资金额度比去年有较大提高。加大送政策上门力度,全面提高政策知晓率、惠及面和落地率。
版权声明:本文由蚌埠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