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国家高新区软实力巡礼:玉溪高新区价值25026亿元排序第37名指数04443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2022国家高新区软实力巡礼:玉溪高新区价值250.26亿元 排序第37名 指数0.4443
邓正红软实力根据玉溪高新区2021年生产运营和价值创造情况,结合玉溪市2022年软实力水平,按照邓正红研创的软实力指数工具,对玉溪高新区软实力价值和软实力指数进行了整体评估。据评估情况来看,2022年玉溪高新区软实力价值250.26亿元,较上年增37.57亿元,增幅17.66%;软实力指数0.4443,较上年提升0.12个点;价值创造指数0.9625,较上年提升25个基点。2022年玉溪高新区软实力位列169个国家高新区软实力价值排序第37名,较上年排序前进3位;软实力指数排序第108名,较上年排序后退1位。
从国家高新区对所在城市软实力价值贡献率看,玉溪高新区对玉溪市软实力价值贡献率为37.46%,较上年37.23%的贡献率提升0.23个百分点。从国家高新区价值创造潜力与所在城市价值创造潜力比较来看,玉溪高新区软实力指数高于玉溪市8.22个点,较上年8.52个点的高差收缩0.30个点。从国家高新区价值创造水平与所在城市价值创造水平比较来看,玉溪高新区价值创造指数高于玉溪市1782个基点,较上年1846个基点的高差收缩64个基点。
2021年玉溪高新区地区生产总值571.44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741.78亿元;非烟工业总产值210.2亿元;财政总收入13.43亿元,园区营业总收入达1053.22亿元,迈入千亿级园区行列。全区固定资产投资保持稳定增长,2021年固定资产投资46.2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7.01亿美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03.03亿元。2021年,玉溪高新区签约重点项目31项,开工项目31项,竣工项目23项。
截至2021年底,玉溪高新区共有中小企业3811户,经认定的各级各类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8户。形成了“两主+两辅”的产业布局,卷烟及配套产业积极转型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实力雄厚、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持续突破、新能源新材料产业聚集蓄能,走出了一条主导产业突出、特色鲜明的产业发展之路。2021年,含红塔集团,卷烟及配套产业完成产值545亿元,2022年1至6月完成产值344.03亿元。2021年,数控机床产业生产数控机床铸件6.47万吨、光机1.35万台、数控整机2353台,实现工业产值25.61亿元,同比增长46.1%,占全省数控机床产业工业总产值的50%。2021年,园区规上生物医药及大健康产业完成工业产值98.43亿元,同比增长47.2%。
在玉溪市大抓产业、主抓工业、狠抓制造业的发展新格局下,红塔工业园区按照‘两主一辅’的产业布局,加快产业强链补链延链,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夯实经济发展底盘,跑出发展加速度。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发展方面, 2021年,园区新材料、建材产业工业总产值完成29亿元,同比增长36.25%。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发展方面, 2021年,研和片区数控机床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5.61亿元,同比增长46.1%,占全省数控机床产业工业总产值的50%。现代物流产业发展方面,以中国西南·玉溪国际物流港为基础,发展交通运输仓储业,现有物流企业50户,2021年完成营业收入11.58亿元。同时,园区配合规划建设中国西南·玉溪国际物流港和核心区,借助“通道+枢纽+网络+平台+配套”路径构建现代物流体系。
通海五金产业园区通过空间腾挪为城镇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近千亩用地,用于发展房地产、餐饮服务、城镇公益设施、杞麓湖生态保护用地等。当前,该园区核心片区入园投产企业65户,其中从城镇及杞麓湖流域搬迁入园发展的有31户,占47.7 %。原有企业到园区聚集发展,实现城镇退二进三。同时,引进新兴产业,围绕新能源、新材料引进了云南弘盛铂业稀贵金属新材料、云南云海新能源等企业落户园区,为园区发展注入活力,增强发展后劲。2021年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63.43 亿元。
易门工业园区已初步形成贵金属资源综合利用和加工、铜矿和钨矿采选、粗铜冶炼、铝及铝合金加工、氧化锌生产、铜冶炼渣资源回收利用的产业发展格局,产业集群发展效应初步显现。2021年,有色稀贵金属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24.78亿元、增加值32.63 亿元、税收3.21亿元,2022年1-7月,实现工业总产值85亿元、增加值14.43亿元。2021年,有色稀贵金属产业实现规上企业工业总产值124.8亿元、增加值33.5亿元,税收3.2亿元。
新平产业园区依托铁矿、铜矿资源优势,以做好上游、做强中游、做优下游为发展主线,通过强化资源配置和要素保障、企业重组、技术转型升级等方式,盘活一批企业,衍生一批项目,拉动园区经济高质量增长,为绿色钢铁产业链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截至2021年入驻企业32户,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4户,实现营业收入426.4亿元;工业总产值381.4亿元,工业增加值75.9亿元,其中:矿冶业营业收入336.7亿元,工业总产值366.2亿元,工业增加值71.7亿元。
【作者简介】邓正红,中国软实力之父,创立邓正红软实力思想,建立企业软实力理论和软实力指数工具,开创能源软实力和低碳软实力,头部个对软实力系统量化与价值评价,拥有基于企业、城市、国家之软实力指数与软实力价值评估计算一整套自主知识产权,独家发布企业(世界软实力500强、中国上市公司软实力100强)、城市(中国内地城市和地区软实力排序、中国国家高新区软实力排序)和国家(全球软实力100强)三大软实力排行榜,国家电网《企业软实力丛书(核心价值、核心模式、核心实力)》总策划及撰稿人。18个月前精准预言2020年3月国际油价暴跌,参与国家能源局页岩油发展研究,为形成符合我国特色的页岩油发展思路提供了有益参考。出版《页岩战略:美联储在行动》《页岩战略Ⅱ:非常规变革》《页岩战略Ⅲ国家石油(突围低油价困局、减产联盟在行动、产油国地缘风险、原油史诗级崩盘)》《软实力:中国企业的破局之道》《巧实力:竞争环境下的聪明策略》《再造美国:美国核心利益产业的秘密重塑与软性扩张》《大国互联:上市与较量》《低碳创新:绿色潮流下的获利方法》《绿公司:低碳商机操作指南》等著作。
邓正红软实力发布:2022中国国家高新区软实力排序 整体软实力价值增长13.73%
版权声明:本文由蚌埠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