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蚌埠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安徽(皖北)现代食品产业园:建设全链条产业新城打造蚌埠食品名片

admin9个月前 (09-26)蚌埠产业信息32

  烧饼夹里脊、蚌埠小龙虾、“白老五”炒货、和平牌牛奶、大钱牌面粉、沱湖螃蟹、怀远石榴……这些蚌埠人家喻户晓并引以为傲的老字号品牌,一度创造出耀眼辉煌,成为蚌埠重要的城市名片。然而,由于产业优势未得到充分发挥,一批本应“火出圈”的食品及品牌尚未走上全国大舞台。

  事实上,我市食品产业基础雄厚。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市已形成比较完整的食品工业体系,其中酒厂、果糖厂、肉联厂产能居全国行业前列。食品工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40%,上缴利税超过全市工业利税的一半。1985年,国务院决定将蚌埠市建成现代化的食品城,蚌埠荣获“食品城”美誉。

  时代的车轮碾过,曾在记忆中深埋的那些情愫,再次涌上心头。重振食品行业雄风,蚌埠必须行动起来。

  据蚌埠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公布信息,今年4月21日,豪德集团成功摘得淮上区蚌挂[2022]15号优质工业用地,该地块位于淮上区安徽师范大学附属蚌埠美佛儿学校南侧、蚌宿路东侧,占地面积约253亩。

  日前,记者从市区沿着S101驱车向北,不到20分钟的光景,安徽(皖北)现代食品产业园便映入眼帘。在这片即将动工的产业热土上,豪德集团邀请食品行业有志之士,共赴一场不负时代的行业巨变。

  “选择蚌埠,就是选择国家战略和城市发展规划的完美契合。”在安徽(皖北)现代食品产业园董事、副总经理王荣看来,蚌埠区位优势明显,发展基础雄厚,加上长三角一体化实施、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蚌埠片区、甬蚌结对帮扶等系列战略加持,必将给产业园未来发展带来巨大帮助。

  为什么选择食品产业?王荣表示,这是前期团队历时16个月的调研结论。“蚌埠市食品制造业近年来飞速发展,2020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995户,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7%。全市主要工业行业增加值有增有降,其中食品制造业增长34.5%,增速蕞快。”

  经调研,全市现有188户规上食品工业企业、692家持证食品生产企业、255家持证小作坊单位,大部分中小食品企业及小作坊面临着生产线改进、厂房改造、拆迁征地、环保排污要求等客观问题。经统计,全市食品企业对功能型厂房需求面积已超60万㎡。但全市目前还没有专业的食品产业园区,现有园区在厂房结构、排污排放、蒸汽、辐照、物流配送等很多方面不能满足食品企业生产经营扩大需求。

  一方面是期待华丽转身的蚌埠食品产业,一方面是亟须转型升级的食品企业,安徽(皖北)现代食品产业园应运而生。

  园区秉持“为产业赋能,给企业助力”的理念,致力于改善中小企业生产环境,开发建设“产业集聚、服务集中、技术集成、功能集约”的现代化食品产业聚集区。

  园区整体规划采用产城融合模式,生产区与非生产区完全剥离,同时打造完整生产、生活配套体系。通过“工业产权+定向制造”模式集“研发创意、生产加工、仓储物流、检验检疫、冷链配送、辐照处理、商贸展示、工业旅游、公共服务、环保储能”等综合功能服务。园区建成后,将成为皖北地区蕞大的食品产业智造基地,大力推动中小食品企业结构调整,引领食品产业全面升级。

  发挥产业集聚效应 打造良性生态发展链

  换道超车,不仅要有眼光、有战略,还要有魄力、有情怀。“我们提供的不止是场地和服务,而是一条完整的良性发展产业生态链。”王荣说。

  从功能规划来看,园区有五大硬件功能区,分别为生产加工区、仓储物流区、研发创意区、商贸展示区、公共服务区,并以国家级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辐照中心、集中污水处理、“光伏+储能”融合应用、物流配送中心、冷链物流中心、“智慧园区一卡通”、园区专属巴士等作为优势配套,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拎包式”“一条龙”服务。

  从场地到服务,从研发到销售,产业园能提供给企业的不止是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等大局观念,还有全生命周期的运营思维、“补链、强链、扩链”中的强强联手、推动产业要素升级的创新理念以及品牌重塑的强劲动能。“以产业思维开发园区、以平台思维运营管理,助力解决企业用地、建设、融资、生产、服务、营销问题,促进园区地产、金融、产业、物业、销售、人才各板块融合驱动,构建‘产业园区+企业主体+生产运营+全链服务+金融资本’多位一体的企业服务生态体系,推动食品企业将产业链做长、朋友圈做广,实现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王荣说。

  顺大势,谋新为,赢未来。通过做强上下游产业链,园区的集聚效应进一步提升,帮助企业不断做大做强,由此进一步反哺食品产业优化,产业集聚效应增强,形成一条良性生态发展链,这就是安徽(皖北)现代食品产业园未来的发展逻辑。

  安徽(皖北)现代食品产业园正瞄准皖北乃至全国市场,以建设“产业新城”为目标,把打造蚌埠的“食品名片”责任牢牢扛在肩,乘着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巨轮,一路奋楫扬帆、一往无前。(蚌报融媒体记者李景)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蚌埠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3fang土地网-土地项目转让-土地招拍挂-土地成交数据

3fang土地网-土地项目转让-土地招拍挂-土地成交数据

  桐乡位于长三角腹地,沪苏杭中心,周边3座国际机场环绕且毗邻嘉兴军民合用机场。桐乡高铁站是3个大型火车站的换乘枢纽站,突出的区位交通优势,为桐乡发展成为长三角核心区枢纽型城市奠定了坚实基础。   塘沽湾项目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是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项目,总占地面积21.13平方公里,项目与塘沽老城区隔河相望。   武陟县地处焦作南大门,是郑焦一体化的...

城市破局:蚌埠拥河发展“三部曲”

城市破局:蚌埠拥河发展“三部曲”

  12月6日上午,蚌埠市举办北岸新区建设推介会,标志着 蚌埠淮河北岸新区建设正式启动。   新区建设对于所有城市来说,都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 如此大动作,蚌埠早有酝酿。   今年8月以来,蚌埠市党政代表团马不停蹄赴上海、宁波等地考察学习,并且对标上海黄浦江、杭州钱塘江等地沿江沿河发展。随后便着手制定淮河北岸城市组团发展规划。 一系列动作迅捷...

大禹文化产业示范园区

大禹文化产业示范园区

  大禹文化产业园区规划总面积55平方公里,东起蚌埠高铁南站外联凤阳,南靠黄山路直接合徐高速,西抱天河邻淮河,北跨淮河直通宁洛高速等区域。依托区位和资源优势,大禹文化产业园区通过市场手段盘活文化资源,打造了花鼓灯嘉年华、大明文化园、中华玉博园等一批极具特色的文化产业项目。除了开发特色资源,大禹文化产业园区还寻求文化产业与其他领域的宽度融合,基本形成了“五大融合”,即文化产业与科技、旅游...

安徽建工及控股子公司中标徐州至淮北至阜阳高速公路淮北段特许经营项目、蚌埠临港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安徽建工及控股子公司中标徐州至淮北至阜阳高速公路淮北段特许经营项目、蚌埠临港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挖贝网2月22日,安徽建工(600502)发布公告,公司及公司控股子公司安徽省公路桥梁工程有限公司、安徽省路桥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安徽水利开发有限公司收到中标通知书。   中标人:本公司(牵头人)及本公司控股子公司安徽省公路桥梁工程有限公司和安徽省路桥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体   项目概况:徐州至淮北至阜阳高速公路淮北段起于淮北市相山区渠沟镇...

安徽星谷广告创意产业园3650万摘得蚌山23亩商业商务地!140多轮竞拍润都集团蚌埠再下一城

安徽星谷广告创意产业园3650万摘得蚌山23亩商业商务地!140多轮竞拍润都集团蚌埠再下一城

  原标题:安徽星谷广告创意产业园3650万摘得蚌山23亩商业商务地!140多轮竞拍,润都集团蚌埠再下一城   2020年7月31日下午,蚌埠第二场土地出让会在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举行。此次出让的是蚌挂(2020)25号商业商务用地,拟出让面积合计约23.69亩。   蚌挂(2020)25号地位于蚌山区朝阳南路东侧、姜桥三路南侧,出让面积15792.89...

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建设项目蚌埠市产城一体化(中小企业产业园)科技孵化器A、B楼装饰装修工程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答疑回复

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建设项目蚌埠市产城一体化(中小企业产业园)科技孵化器A、B楼装饰装修工程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答疑回复

  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建设项目蚌埠市产城一体化(中小企业产业园)科技孵化器A、B楼装饰装修工程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答疑回复   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建设项目蚌埠市产城一体化(中小企业产业园)科技孵化器A、B楼装饰装修工程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答疑回复   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建设项目蚌埠市产城一体化(中小企业产业园)科技孵化器A、B楼装饰装修工程...

安徽自贸区_11986平方公里_宁波蚌埠产业园选址

安徽自贸区_11986平方公里_宁波蚌埠产业园选址

  据安徽日报报道 记者近日从省商务厅获悉,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图片和边界范围日前正式公布。安徽自贸试验区涵盖合肥片区(64.95平方公里)、芜湖片区(35平方公里)、蚌埠片区(19.91平方公里),总面积119.86平方公里。   合肥片区总面积64.95平方公里(含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保税区1.4平方公里),重点发展高端制造、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新型显示、...

安徽蚌埠发力高端装备制造挺起工业“脊梁”

安徽蚌埠发力高端装备制造挺起工业“脊梁”

  中新网安徽蚌埠6月18日电 (刘浩 顾楷 刘长勇)近日,位于安徽省蚌埠市的凯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智能化装配车间内,工人们在各自岗位紧张有序地忙碌着,正对企业生产的压延机产品进行蕞后组装。   “这些年我们通过自主研发生产出的压延机产品,打破了国外垄断,产品订单不断。”该公司有关负责人说,这两年,凯盛工程压延机的效益呈翻倍式增长,已占据国内70%以上的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