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蚌埠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安徽公布推进长三角一体化成绩单:发展动能不断增强融合成果竞相涌现

admin6个月前 (09-26)蚌埠产业信息24

  人民网合肥11月12日电 (胡雨松)2018年11月,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三年来,安徽在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取得了哪些进展?11月12日下午,安徽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曹发义就三年来安徽省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成果进行介绍。

  曹发义介绍,在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安徽聚焦顶层设计、规划先行,印发《安徽省实施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行动计划》,围绕9大战略任务细化实化216项重点工作、30个重大工程,形成了落实《规划纲要》的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研究制定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十四五”实施方案安徽行动方案及重大政策、重大事项、重大项目“三张清单”,将重点工作抓在手上、关键任务落到实处。

  曹发义介绍,2019年和2021年,安徽省党政代表团两次赴沪苏浙学先进、促一体,达成“2+13+118”和“15+3+3”务实成果。省政府推出2批516条对标学习沪苏浙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政策举措,启动实施赴沪苏浙跟班学习“千人选派计划”,今年首批选派623名干部赴沪苏浙挂职锻炼、跟班学习,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相适应的干部交流机制初步建立,常态化对标学习沪苏浙的浓厚氛围已然形成。

  曹发义介绍,三年以来,安徽省内区域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不断增强。

  三年以来,安徽省推动“一圈五区”协同建设,深入实施合肥都市圈一体化发展行动计划,合六经济走廊、合淮产业走廊加快建设,都市圈能级和同城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印发实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提升发展意见,江北、江南新兴产业集中区等一批高能级产业平台加速打造,皖江8市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比重达到65%,带动全省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作用进一步显现;衔接国家出台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24条专项支持政策,制定印发皖北发展“新10条”,在蚌埠成功举办“增强长三角欠发达区域高质量发展动能暨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推进大会”,今年前三季度集聚区在建亿元以上省外投资项目1153个,实际到位资金2666.5亿元,同比增长36.8%,皖北地区内生发展潜力进一步激发;出台新时代支持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实施意见,全力打通大别山革命老区对外联通通道,实现19个县市区全部通高速、15个县市区通铁路,内联外通的发展格局进一步形成;推进建设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杭黄世界级自然生态和文化旅游廊道列入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进一步筑牢。

  在重点区域,安徽省率先完成突破。三年来,苏皖合作示范区加快发展,带动“一地六县”产业合作区开局起步,总投资227亿元的63个重大项目先行启动;宁滁、宁马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管委会揭牌成立,“1+1+N”规划政策体系逐步完善,顶山-汊河、浦口-南谯、江宁-博望等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建设向纵深推进,规划有机衔接、设施互联互通、要素自由流动、产城融合发展的新城区蓬勃兴起;首批18个省际产业合作园区发展壮大,中新苏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今年以来签约沪苏浙项目投资额占比超过78%;城市城区合作共建更加紧密,14个城市与沪苏浙18个城市签订27个战略合作协议,22个城区与沪苏浙20个城区开展全面对口合作,阜阳、安庆长三角区域重点城市带动力、辐射力不断增强。

  曹发义介绍,经过三年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成果在多领域竞相涌现。

  区域创新能力得到新提升,全国首个国家实验室挂牌组建,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五个一”创新主平台升级版加快打造,“科大硅谷”等新型创新载体启动建设,安徽省大科学装置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区域创新能力稳居全国头部方阵,“量子显微镜”“热核聚变”“铁基超导”“嫦娥钢”“质子刀”等一批国际领先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相继问世。合力打造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上海张江、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两心共创”迈出坚实步伐,在量子信息、同步辐射光源、智能语音等领域开展科技攻关、成果转化取得积板成效,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揭牌成立,G60科创走廊建设全面发力。

  新兴产业发展取得新成效,实施十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合肥人工智能、新型显示器件、集成电路,铜陵先进结构材料4个产业集群入选国家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着力深化与沪苏浙头部企业合作,蔚来汽车中国总部落户合肥,马鞍山市政府、马钢集团、宝武特种冶金有限公司合作建设特种冶金材料新基地项目,总投资248亿中航锂电合肥基地正式签约。协同实施长三角产业链补链固链强链行动,共同组建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产业这联盟,牵头成立的人工智能产业链联盟已集聚科大讯飞某宁软件等上下游企业72家,加快推动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安徽省数字经济规模超万亿。

  对外开放合作取得新进展,获批建设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推出包括212项赋权事项的特别清单,与沪苏浙共建长三角自贸试验区联盟,深化合肥、芜湖片区与宁波片区,蚌埠片区与金义片区合作共建。连续3年成功举办世界制造业大会,组团参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共同打造重大展会品牌。立体综合交通体系加快建立,商合杭、杭黄等高铁建成运营,高铁总里程位居全国头部,“五纵十横”高速公路主骨架纵穿江淮,联通长三角的水运大通道及“一枢十支”机场体系加速构建,合肥中欧班列发货量稳居全国头部方阵。

  全面绿色转型发展迈出新步伐,坚决落实长江“十年禁渔”,加快建设长江、淮河、江淮运河、新安江生态廊道和皖南、皖西大别山生态屏障,开展大气、水污染联防联治,空气质量优良天数、长江流域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等指标均创有监测记录以来蕞好水平。携手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十三五”期间安徽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单位能耗下降20%。共同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建设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统筹推进河湖长制、林长制、田长制、生态环保专项监督长制,与浙江共建新安江一千岛湖生态补偿试验区。

  公共服务便利共享实现新突破,实施长三角疫情联防联控“7+5”协同机制,在全国率先全面复工复产。推动医疗教育资源共享,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安徽医院开工建设,中国科大附一院与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合作共建国家创伤区域医疗中心项目纳入试点范围,长三角职工医保异地门诊费用直接结算通道全面开通,安徽省16个市与沪苏浙设区市全部实现医保“一卡通”,滁州市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合作共建金牛湖校区今年9月正式启动招生。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更加便捷,7x24小时不打烊“随时办”服务加快推行,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的居民服务“一卡通”基本建立,初步形成了全省人社业务“一卡通办”、惠农补贴“一卡通发”、交通领域“一卡通行”、文旅领域“一卡通游”、医疗健康“一卡通结”,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满足感显著增强。

  “给国家服务,我捐一箱给你们先试试。”“帮不了国家什么大忙,遇到了就想着出点力。…

  提升居民医疗保障水平 “惠民保”浙江样本赋能民生

  “十三五”期间,我国基本医疗保险覆盖了13.6亿人,覆盖率稳定在95%以上。今年9月1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规划,会议指出,“十四五”时期,要深入推进医保制度改革,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医疗保障要坚持把保基本理念贯穿始终,逐步提高水平,做到可持续。…

  宁波市全面构建三个“一小时交通圈”

  国网浙江电力各单位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

  杭州晒出国有资产管理蕞新“账本”

  杭州:环浙大玉泉人工智能产业带正式启动

  杭州余杭青山村:从留守村到“人才村”,…

  宁波教育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出炉

  温州瑞安快递小哥收获双十一“关爱盲盒”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服务邮箱: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蚌埠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安徽老字号”公示 蚌埠3家企业榜上留名

“安徽老字号”公示 蚌埠3家企业榜上留名

  经过企业申报,各市商务部门初审,省厅组织专家评审,近日,安徽省商务厅拟定130家企业为安徽老字号企业,并对这批企业进行了公示,其中蚌埠市有3家企业榜上有名。这3家企业分别是蚌埠同源茂餐饮文化有限公司、安徽白根柱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安徽省华凯轻工科技有限公司。   曾经,在很多消费者心目中,“老字号”就是块响当当的金字招牌,但随着一批潮牌和新消费势力的崛起,大批国际品...

全力打造幸福蚌埠

全力打造幸福蚌埠

  蚌埠坐落淮水之滨、地处南北地理分界线个县和龙子湖、蚌山、禹会、淮上4个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开发区两个功能区。202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2082.73亿元,比上年增长3%,其他主要经济指标均呈现强劲恢复增长势头,财政收入318.3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200亿元,进出口总额增长16%,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5%,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5%、7%...

全省唯一城区!蜀山区入选“科创安徽”首批试点城市(园区)

全省唯一城区!蜀山区入选“科创安徽”首批试点城市(园区)

  据了解,“科创安徽”是安徽省科协在巩固深化“科创中国”试点工作基础上,打造的服务品牌,旨在打造一批服务科技经济融合“样板间”,汇集全国、省级学会、基层组织和市县级科协力量,搭建一批创新资源集成共享平台,建立一批协同创新组织,形成一批“科创安徽”典型示范模式和具有影响力的工作载体,建立创新资源供给、对接、落地长效机制,探索形成科协组织服务科技经济融合的有效模式。  ...

南北合作共建园区考核蚌埠铜陵园区获优秀等次

南北合作共建园区考核蚌埠铜陵园区获优秀等次

  在2020年度南北合作共建园区建设发展目标考核中,蚌埠铜陵园区获得优秀等次。蚌埠铜陵园区援建方是铜陵市,受援方是蚌埠市固镇县,这次成绩的背后彰显了蚌埠市固镇县的实干精神。   2019年以来,固镇将经济指标作为标杆和风向,矢志不渝地擦亮发展底色,各项指标在实施“三年倍增计划”的带动下,呈现逆势上扬的趋势。其中,2020年省外亿元以上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同比增长124....

园区的未来还要看这里!

园区的未来还要看这里!

  独墅湖科教创新区2002年开始正式开发建设,是苏州工业园区转型发展的核心项目,区域总规划面积约25平方公里,规划总人口40万人(其中学生规模约10万人),致力于构建高水平的产学研合作体系,目标是建设成为高等教育发达、人才优势突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创新体系和环境功能一流的国家创新基地。   科教创新区以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独...

国网安徽电力:加强特高压输变电设备运维

国网安徽电力:加强特高压输变电设备运维

  7月18日,安徽铜陵供电公司超高压运维班员工在枞阳县义津镇藕山附近,应用无人机对±800千伏灵绍直流开展高温特巡。截至当日,安徽已连续9天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为保障高温天气下电网安全可靠运行,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各单位严格执行特高压重要通道“一道一策”管控要求,加强特高压交直流线路、重要输电通道、省间联络线千伏古泉特高压换流站累计输送电量34亿千瓦时,其中50%输送至安徽电网,对当...

奖补汇总!2022年安徽省16市科创板奖励补贴政策细则整理!

奖补汇总!2022年安徽省16市科创板奖励补贴政策细则整理!

  小编整理了安徽省16市(合肥市、芜湖市、蚌埠市、淮南市、马鞍山市、淮北市、铜陵市、安庆市、黄山市、阜阳市、宿州市、滁州市、六安市、宣城市、池州市、亳州市)科创板奖励补贴政策,感兴趣的朋友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您有不明白的或者想要代理申报可以随时联系小编咨询!   省财政支持:省财政对在省股权托管交易中心科创板挂企业给予一次性奖补10万元,完成改制并挂的再奖补1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