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固镇:亲乡贤敬乡贤化“乡情”为“内劲”
从他乡到故乡,春节是回家的日子,安徽省固镇县各个乡镇借助春节乡贤返乡契机,抢抓新春招商“黄金档”,举办乡贤企业家座谈会、新春招聘会……话年、话情谊、话家乡发展,鼓励和引导乡贤留在家乡,干在家乡。
“在外闯荡,我们的心里都有浓浓的乡愁,家乡的发展离不开我们的参与和支持。”固镇县刘集镇返乡企业家代表洪根艳介绍,家乡的变化日新月异,发展的机遇也越来越多,乡贤企业家座谈会让我们了解了家乡的发展规划和政策优势,也在我们心里埋下了回乡创业的种子。
乡贤是招商引资中亟需争取的重要人群,智力回乡、资源回流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春节期间全县上下加大乡贤拜访力度,积极宣介固镇县营商环境,挖掘优质项目线个乡镇均举办新春企业家暨乡贤座谈会,共邀请乡贤489人,新增有效招商引资线人。
“我们将对有效线索登记在册,实时跟踪,主动出击,争取优质项目落地。”固镇县招商中心相关负责人娄寒表示,通过利用这些线索,县招商中心将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招商引资工作,进一步激发乡贤们的创业热情,引导他们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推动优质项目在家乡落地生根。
故土情深,乡愁难忘,一直激励着在外乡贤关心关注着家乡的发展,他们积极引资引智,为故土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固镇达鸿木制家具有限公司负责人黄计付就是其中之一。
黄计付是固镇县石湖乡人,赴浙江务工多年,2023年初,经多次考察洽谈,决定在家乡投资创业,投资建设年产50万件木制工艺品项目,项目总投资1.1亿元,项目全部投产可达到年产50万件木制工艺品。
“为了让返乡创业乡贤回得来、留得住、干成事,切实感受到家乡的诚意,石湖乡成立了项目工作专班,跟踪对接项目进展,确保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石湖乡人大主席刘峰介绍。
项目签约后,达鸿木制家具有限公司的生产厂房因设计问题未能开工建设,项目落地遇到困难,工作专班积极协调转租厂房相关事宜,推动项目尽快落地投产,去年8月底,新成立的固镇达鸿木制家具有限公司三条生产线年末,该公司实现产值约700万元。
“陡沟村厂房未能如期建设,我们项目又急需入驻,在我们焦头烂额之际,多亏了乡政府及时调整思路,帮我们寻找到合适的场地,企业既享受了良好的租金优惠,又让项目实现了快速落地生根。”黄计付感叹,“固镇县的精准化服务及时解决了企业的难题,我一定会多邀请义乌的企业家朋友,把好的项目引到固镇来。”
今年年初,黄计付多次引荐浙江企业家朋友到固镇考察投资,其中浙江悦扬塑业科技有限公司拟利用陡沟村近200水塘,打造集生态农业示范、农耕研学教育、乡村旅居度假、乡村野炊露营等一体的休闲娱乐项目,已多次到固镇考察。据了解,目前该企业正在结合勘测后的地形做初步规划,近期将与石湖乡进行进一步对接洽谈。
在固镇,乡贤不仅是以商招商的“代言人”,还成为了产业发展的带头人。“在外面干的是生意,在家乡干的才是事业。”2020年在外从事餐饮的马赛回到任桥,与几位村里的同行先后创立了固镇县老任桥众心黄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和固镇县任桥镇乡村振兴产业协会。
“半年时间,我开车在固镇县内跑了2万多公里。”为了把乡村振兴产业协会办好,马赛挨家挨户收集肉牛养殖户们养殖中遇到的问题和对协会的建议,带领家乡的养殖户一同致富。
据了解,目前共有335户黄牛养殖户加入了固镇县任桥镇乡村振兴产业协会,协会肉牛常年存栏量达15000头左右。“老任桥牛肉”走出了一条“抱团”发展的路子,马赛成为任桥镇肉牛养殖带头人。
近年来,固镇县把项目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硬核支撑,聚焦“优质项目+实物工作量”,强化要素保障,增强创新活力,持续夯实经济发展基础。2023年,全县共签约亿元以上项目82个,同比增长 30.2%,工业项目占比74.4%。其中广大的乡贤队伍成为了固镇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者和推动者。
据了解,目前固镇全县已梳理固镇籍企业家近500人,一大批带有“固镇基因”的企业家成功返乡创业,推动了智能科技、新材料、新能源、农文旅等行业的蓬勃发展,激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动能。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近年来,固镇县大力培育新乡贤文化,以乡情和文化为纽带,充分发挥乡贤传家风、转民风、惠民生的积极作用,乡贤结合自身优势,在产业发展、乡风文明、社会治理等方面持续发力。
走进固镇县杨庙镇安圩村“乡贤馆”,馆内展有杨庙镇推选、培育的数十名新乡贤的事迹,展馆通过积极挖掘和弘扬“崇德向善、见贤思齐、泽被桑梓”的乡贤文化,使“乡贤馆”成为教育引导广大群众崇德向善的平台和窗口,培树崇德向善民风的教育平台。
代坤是杨庙乡安圩村的村医,也是乡贤馆展出的典型人物之一,在20多年的从医经历中,无论寒冬酷暑还是雨雪纷飞,不管白天黑夜,只要患者有需求他总能迅速响应,及时赶到。年长日久,代坤在群众中树立了较高的个人威望,深受群众信赖,邻里有矛盾,也都喜欢找他出面调解,有时去给乡亲看病碰上患者家庭闹矛盾他也主动做调解工作。
据了解,代坤平均每月出面调解的邻里家庭矛盾都有十多起,调解后的矛盾也都基本消除化解。一桩一桩小事,在基层社会治理中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乡贤在群众中的影响力和示范作用也不断提升。
如今在谷阳大地上,越来越多的“乡贤”不断涌现,他们正以热情和奉献滋润着这片土地,成为乡村振兴中一股重要的力量,不断为固镇县乡风文明建设增色添彩,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尤靖文)
新春走基层 安徽潜山:村里有了“客…
新春走基层丨陵之南的小“菇”事
新春走基层 皖浙天路的“守灯人”
安徽召开“新春头部会” 推进民营经济高…
新春走基层|安徽颍上:非遗过大年 民俗…
新春走基层 安徽无为:祈福迎新春 …
安徽芜湖:博物馆里寻年味 非遗民俗迎新春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民日报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
人民网服务邮箱: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rmw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版权声明:本文由蚌埠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