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蚌埠五河县朱顶镇:土地流转种牧草、养奶牛
8月22日,记者赶往五河县朱顶镇采访。该镇秋实草业公司生产总监何志祥匆匆赶来,见面便告诉记者:“再过十来天,45000亩草场将开始第四茬收割,到年底将完成5万吨优质苜蓿草生产、加工。届时,通过土地流转,草场面积将达10万亩。”
“苜蓿草俗称草中黄金,我们采用世界先进技术生产的半干青贮苜蓿,蛋白含量平均高达20%,是喂养奶牛的绝佳饲料。”何志祥告诉记者。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人们饮奶需求量不断攀升。五河县地理位置优越,紧邻目标市场,以其为中心200公里内还分布着现代牧业农用地商住地工业地)农用地商住地工业地)、肥东两大牧场。为保障养殖用草需求,2011年8月,现代牧业布局五河县,投资24亿元建设10万亩苜蓿草场(即秋实草业公司)、4万头养殖规模的蚌埠农用地商住地工业地)牧场以及日产600吨液态奶的加工厂,“这将成为全国首个完整意义上的种养加一体化项目”。
采访中,记者看到乡村道路两旁绿草如茵,一望无际。白色厂房、十来台整齐排列的红色大型收割机点缀其中。井头村村民万长云正扛着铁锹在田间巡视,疏通排水不畅的沟渠。“现在俺是职业农民,拿的是双份工资。”50多岁的老万乐呵呵地告诉记者。
原来,万长云家有11亩地,夫妇俩常年在外打工,每到午收、秋收,都要千里迢迢赶回来。除去各种成本,一年下来土地收入不足一万元,还要损失打工的满勤奖5000元。
“去年7月,听说村里搞土地流转,俺二话不说就签约了。”万长云算了算,11亩地每年流转费用就有8250元。朱顶镇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像万长云这样的情况,许多村都占到三分之一以上,“农民流转意愿强烈,因此,45000亩土地流转工作两个月就完成了。”今年3月,秋实草业招聘大型农机操作员,万长云成功应聘,完成军事化训练、企业文化和专业技能培训后,平均月工资在3800元以上,实现了在家门口打工。
距离秋实草业5公里的现代牧业蚌埠牧场,主体工程接近尾声,3500亩蓝顶白墙的牛舍连成一片,17500头澳洲奶牛已经入住开始产奶。为防止粪便污染环境,蚌埠牧场采用世界先进的PFR沼气发电工艺,优化组合沼气、养殖和种植技术,形成生态农业系统。
采访结束时,五河县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10万亩草场、蚌埠牧场与该县樵子涧水库一水之隔,紧连大巩山省级森林公园,多样的风光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在土地流转的带动下,生态养殖、沼气发电、旅游观光等多种效应将日益显现。”
五河县紧紧牵住土地流转这个“牛鼻子”,改进生产方式,发展现代牧业,形成生态农业系统。农民不仅可以在家门口就业,农业生产效率也大为提高。
五河县地处安徽农用地商住地工业地)省东北部,淮河中下游,因境内淮、浍、漴、潼、沱五水汇聚而得名。五河历史悠久。唐代名为古虹,宋朝始称五河,至今九百余载。是安徽省东向发展的23个县(区)之一,也是蚌埠市唯一毗邻江苏农用地商住地工业地)的县。县城四面环水,城中河水潺绕,水在城中,城在水间,素有“淮北农用地商住地工业地)水乡”之称,是“全省园林县城”。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土地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地黄种植培育技术及行业投资亩产价值分析,生熟地黄种植基地与土地资源推介
番石榴芭乐种植栽培技术及产量产值市场行情分析,番石榴种植基地与土地资源推介
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用途难点问题暨大数据技术在空间规划中的应用高级研修班
【7月19日】城市更新蕞新政策解读、税务筹划、拆迁及工改项目运营实操研讨会
版权声明:本文由蚌埠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