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上区:交出高质量发展年中答卷
原标题:淮上区:交出高质量发展年中答卷
项目“千帆竞”,发展“势如虹”。在淮上区,一个又一个项目落户入驻,一个又一个企业加快发展。
今年以来,淮上区加速推进工业提质扩量增效,聚力扩大有效投资,全力加快项目建设。上半年,全区规上工业完成产值107.5亿,增加值增速16.2%,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15.1%。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5%,新开工制造业投资增速260.7%。在全省推进皖北“两个加快”考核中排名第3位;在全省45个市辖区经济运行考核中排名第1位。
大抓招商是增强区域竞争力的现实需要,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不二选择。淮上区明确重点招商方向,聚焦全市六大新兴产业和四大产业集群,结合该区生物化工、电子信息、硅基新材料、智能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招引一批产业契合度高、符合全区实际的项目,着力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聚焦长三角、珠三角等产业集中区域开展招商,招引一批产业链关键项目,促进主导产业上规模、提质量、增效益。紧抓甬蚌合作的机遇,招引一批高质量的产业转移项目,加快推进与镇海区共建产业园合作进展。
营造无忧营商环境,让企业轻装上阵。今年,淮上区政府出台了《淮上区2023年招商引资工作攻坚行动方案》,提高招商引资工作的首位度。实施高位推动,四大班子领导带头开展招商,选派优秀干部组建上海、深圳、甬蚌合作三个招商分局,开展驻点招商,在全区上下掀起招商热潮和浓厚的招商氛围。上半年,该区共签约深圳华鼎星智能触控显示屏及PET铜箔生产基地项目、佳先股份塑料环保热稳定剂项目、南昌通用科技玻璃精细化深加工智能柔性生产线亿元,为后续项目实施提供基础和保障。
打造专业队伍,抓好招商引资。通过强化自学、参加业务培训、业务交流等方法和手段,掌握有关法律法规、招商礼仪、招商知识,了解地方区域优势及优惠政策等,提高投促局和驻外招商小分队的招商综合能力,努力打造一支懂经济、懂政策、熟产业、会谈判的复合型、专业化招商队伍,切实推动招商引资工作实现新突破。
发挥全员招商作用,夯实专业招商基础。开展中介代理招商或委托招商,继续保持与上海、深圳等地的招商中介机构在项目推荐、招商推介等领域深度合作,通过招商中介接触更多的项目线索,作为日常招商引资工作的补充。加强与本地、异地商会联系,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充分挖掘商会手中的项目资源。聘请招商顾问,有选择地聘请本地知名企业家、异地商协会会长、在外成功人士等社会知名人士为招商顾问,通过招商顾问对外宣传推介淮上,招引一批项目。围绕龙头企业开展产业链招商,鼓励企业在实现自身发展壮大的同时,引进与其相关的产业链项目。
严把项目“入口关”,确保施工质量。进一步强化项目初评、相关部门联评、完善第三方专家评审制度,精准测算项目的政策投入和产出,对重大招商项目进行认真前期尽调,确保项目可行、政策合理。特别是对于化工项目,进一步提高入园标准,按照上下游、高质量的要求对项目把关,将一些投资实力不强、质量不高、发展前景有限的项目排除在外,为更优质的化工项目提供土地要素保障,确保项目在签约后能够迅速开工、尽快投产、快速见效。
实施腾笼换鸟,释放发展动能。走进位于蚌埠市淮上经开区淮上化工园区,在瑞辰植保工程有限公司,运输货物的车辆往来穿梭,生产、灌装农药制剂的生产线上一派繁忙景象。省化工行业协会蚌埠农化产业新技术应用与发展专业委员会主任朱怀石介绍,瑞辰植保项目一期年产5000吨生物农药及环境友好型制剂,去年实现销售收入5.77亿元。二期年产能15000吨,去年底启动建设,下个月就要投产。据悉,原先这片50多亩的工业用地上的企业处于停滞状态,瑞辰植保产销两旺,是蚌埠市淮上区聚焦亩均效益、推动工业提质增效的典型案例。离瑞辰植保不远的景宏植保是一家农药制剂生产企业,“这里原来是一家生产真石漆的企业,因长期停产,我们在2021年底对其进行收购,去年6月底对原厂房进行改建,目前生产设备已经进场,正在调试,很快就会投产。”景宏植保负责人李刚说,预计企业今年产值可过亿元。
打破发展枷锁,盘活每寸土地。双停企业处置程序复杂、涉及面广,淮上区创新思路举措,印发《淮上区工业企业亩均效益评价实施办法(2.0版)》的通知(淮亩均办〔2023〕1号),成立工业企业亩均效益评价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工业企业亩均效益评价工作。充分考虑企业在创新发展、绿色发展、专精特新、守法经营等方面综合素质状况,加入企业综合素质附加指标,对国家、省、市各级专精特新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战略性新型产业等给予不同加分,鼓励企业做大做强,走专精特新之路。强化多方联动,努力形成攻坚合力,加强与企业所有人、债权人的沟通协商,发挥“亩均英雄贷”促进作用,积极推动“双停”企业处置攻坚。同时,以双停企业存量资产作为要素资源,围绕产业链精准招商,促进工业亩均效益提升。今年,共摸排出双停企业18家,计划年底前处置完成6家,盘活土地415亩,厂房26500平方米。目前,已盘活3家,盘活土地81亩。
推进项目建设,扩大有效投资。坚持重点项目周调度推进机制和项目攻坚专班制度,以“七未”项目表为抓手,加密加大调度频次和力度,聚焦项目在签约、落地、开工、入库、投产、达标等关键环节,推动项目早落地、早建成、早见效。上半年,淮上区新增入库项目15个,计划总投资26.26亿元;其中,工业项目7个,总投资23.57亿元。累计完成投资65.81亿元,同比增速15%;其中,工业投资累计完成37.6亿元,同比增速41%。
坚持工业强区,赋能产业发展。淮上区紧紧围绕制造业提质扩量增效行动,坚持把技术改造作为推动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牵引作用。推进在建项目提增量,建成项目挖潜力。新开工安徽辉隆瑞美福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年产2000吨氯虫苯甲酰胺原药及中间体和制剂、安徽启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年产16800吨医药中间体及酯类产品等制造业项目16个,竣工投产安徽正杰新材料有限公司标准化厂房及配套车间、安徽瑞辰植保工程有限公司年产15000吨生物农药及环境友好型新制剂复配等项目9个,技改安徽盛世新能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年产4500万平方米高透特种封装材料、特步(安徽)有限公司吊挂系统等项目11个。
难点攻坚聚合力,赛马比拼增动力。上半年,全区累计完成工业投资37.6亿元,增长40.6%,基础设施增长31.8%。工业投资、基础设施投资的快速增长,为该区投资增长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同时,加大技改投入扩存量,积极引导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抓好现有企业技改升级、产能释放、提质增效,激发企业技改升级动力,完成技改投资32.1亿元,增长36.8%。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经济发展的保障和基础,也是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前提。企业关注什么,淮上区就回应什么,并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工程”,提出以系统观念强化改革创新,提升行政服务效能,优化营商环境,充分激发市场主体动力活力。
落实企业包保联系制度,建立项目的“六张清单”。对重点项目、签约项目、新立项项目、新开工项目、新纳统项目、新投产项目调度建立“六张清单”,实现项目从签约落地到投产达效的全流程跟踪,为企业发展做好全方位保障。实行区领导带头、部门单位、乡镇园区主要负责人定期深入重点企业项目一线,落实重点企业、重大项目包保制度,全区330家重点企业、38个重大项目纳入领导干部包保库,实现了重点企业、重大项目包保的全覆盖,上半年共收集企业问题210条,满意率、办结率均为100%,居全市头部。
聚力流程再造,提升服务质效。“这里良好的营商环境让我们企业感到舒心。”这是不少入驻企业对淮上区优化营商环境举措的充分肯定。该区通过证前指导、印章随需定制和引进个体智能审批一体机等惠企新举措,提升办事效率,想企业所想,助企业所需,为新办企业带来更多实实在在的便利,在全区上下营造浓厚的亲商安商良好氛围,推动招商引资持续升温,努力引进一批牵引性强、成长性好的好项目,着力形成大项目顶天立地、小项目铺天盖地的局面。
政策持续赋能,试点经验推广。安徽蚌埠中恒商贸城是由商务部等国家七部委联合发文的第五批市场采购贸易试点,也是省内唯一试点。在省市层面指导下,淮上区政府出台了涉及商品认定、商品溯源、违规查处等全流程配套管理办法14个,形成了“1+1+14”的市场采购贸易政策体系,为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复制的经验。其市场采购贸易业务开展以来,截至目前,试点累计备案三类市场主体654家,其中采购商50家、供货商501家、经营者103家(外贸公司和货代公司93家,报关行10家),生产型企业1418家,实现交易额74.34亿元,折合10.89亿美元,商品出口至107个国家和地区。
成绩属于过去,未来更需奋进。站在新起点、面对新机遇,淮上区将以时不我待的精神,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主动在招商引资工作中增加触点、寻求商机、开展合作,持续深挖招商引资“源头活水”,不断催生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
转载声明 文章部分图文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删除
主办单位 淮上区委宣传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由蚌埠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