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發土地“錢”力安徽固鎮是這樣做的
今年,蚌埠市固鎮縣被列為安徽省首批農業生產“大托管”示范縣。該縣緊緊抓住這一契機,依托農業生產“大托管”,通過整合資源促發展、盤活資產促增收、活用政策促增效等舉措,把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作為推深做實“一抓雙促”工程的重要抓手,以增強“造血”功能為主攻方向,因地制宜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有力促進了農業增產、農民增收、農村增色。
8月9日中午,走進固鎮縣連城鎮禹廟村千畝荷花塘觀光基地,荷葉隨風舞動,近觀,“出淤泥而不染”荷韻悠揚,遠看,“接天蓮葉無窮碧”一望無際。
禹廟村,位於固鎮縣南部的連城鎮,地處懷洪新河與澮河交匯處,擁有豐富的水資源。早在2017年,該村便將千余畝土地流轉給蓮藕種植大戶,發展蓮藕和觀光旅游產業,不但讓全村徹底擺脫了貧困,更帶動眾多村民實現了增收致富。
盡管全村經濟狀況徹底扭轉,但產業發展依然在低位徘徊,村集體經濟增長乏力,產業升級停滯不前。今年5月,固鎮縣被列為全省首批農業生產“大托管”示范縣,禹廟村“兩委”積極發揮基層黨組織的引領作用,通過與蓮藕種植大戶聯合,將該產業納入新合作模式,既增加了村集體經濟收入,又促進了蓮藕經濟發展。
“禹廟村目前的藕塘面積2000畝,按照“大托管”模式,村集體參與整個藕塘的種植、經營、管理,並按照每畝50元的費率,獲得一定流轉服務費,每年可為村裡實現至少10萬元的收益。”禹廟村黨支部書記張寬利告訴記者。
通過“大托管”模式,禹廟村集體不僅掌握蓮藕種植的經營主動權,也進一步實現了藕塘經濟再開發。張寬利介紹,在‘大托管’模式下,村“兩委”成員帶頭參與部分藕塘承包,在調動干部參與積極性的同時,激發出全村人的干事創業熱情,並帶動了藕塘小龍蝦養殖產業,為蓮藕經濟注入新動能。
“不同於專門的養殖塘,我們的藕塘因有荷葉遮蔽,水溫比裸露水塘至少低2℃-3℃,剛好為小龍蝦生長創造了條件。”張寬利說,由於藕塘裡食物豐富,小龍蝦養殖也無需投入飼料,使得其品質遠高於人工飼養,捕撈期也可持續到8月初,價格自然也有競爭力,實施头部年就為村集體帶來13萬元的額外創收。
如果說“藕蝦共作”是“大托管”模式下成功范例,那麼扶貧車間則是禹廟村合理利用村裡閑置資源壯大村集體經濟的一次有益嘗試。
顧銘護欄有限公司成立於2018年,是一家從事金屬護欄加工、生產、安裝的專業企業,產品涵蓋陽台護欄、公路護欄、波形護欄等十多個種類,行銷全國二十多個省、市、自治區,年銷售額超過百萬元。
2019年,受土地、成本等不利因素影響,公司要搬離合肥,尋找新的生產場地。得知消息后,禹廟村干部立即聯系到了公司負責人,主動將村裡的閑置土地和房屋改建為扶貧車間出租給對方。
“我們的生產車間是村裡的閑置空地和廢棄小學改建而來,總面積約3600平方米,雖然面積不大,但基本能滿足眼下的訂單生產,再加上人力資源和土地租金的成本優勢,企業利潤不降反升。”顧銘護欄有限公司負責人蘇春燕說。
如今,顧銘護欄每年加工生產護欄等多達幾十萬件,在解決當地近30名村民就業的同時,還為禹廟村集體經濟帶來每年6.5萬元的租金收入,實現三方合作共贏。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在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中,禹廟村黨支部注重突出農村黨員引領和帶頭作用,做到出謀劃策、組織引導、主動服務,使基層黨組織真正成為農業增效的“車頭”。據介紹,該村集體經濟收入連續三年突破50萬元,產業結構也從過去單一的傳統種植,發展到現在的水稻種植、藕蝦共作、扶貧車間、鄉村旅游、光伏發電等多個門類,成為全鎮名副其實的經濟富強村。
以黨建引領促經濟發展,禹廟村的成功在固鎮縣絕非個例。今年以來,固鎮縣堅持黨建引領,把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作為“鄉村振興”戰略的主要抓手,積極在資源資產上挖潛力、在經營服務上想辦法、在惠農政策上找突破,培育和打造了一批有特色、有成效的集體經濟強村,有效提升了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
據統計,2021年,固鎮縣212個村集體經營性收入總額達到1億元,平均每村47.19萬元,同比增長72.98%。其中,50萬元以上的村94個,佔總村數44.33%。2022年,全縣村集體經濟收入繼續保持增長勢頭。截至6月底,全縣村集體經營性收入總額為7550.63萬元,平均每村35.62萬元,同比增長32.17%。其中,50萬元以上的村56個,佔總村數26.42%。村均收入和強村數量兩項指標位列三縣六區头部。(記者 賈鐵成)
湖南省園區閑置土地處置率需達90%以上
安徽固鎮:黨建信用碼 助力鄉村振興
定遠縣三種途徑激發基層黨建活力
漳州有效處置批而未供與閑置土地:突破用地“瓶頸” 加快項目落地
黑龍江省開展開發區閑置土地和閑置資產專項清查工作
股份合作+托管服務 山東土地托管打造“升級版”
訥河:土地放進“托管班” 農戶請了“田保姆”
蚌埠固鎮:保障有力度 民生添溫度
鳳陽縣審計局:入腦入心掀起學習熱潮
安徽開展迎接黨的二十大優秀影片主題展映…
宣酒10第21屆合肥龍蝦節即將開幕!看…
宣城市宣州區:引水解“渴” 抗旱保灌
安徽肥東:黃張文藝村建設刷新“進度條”
高溫繼續發飆!安徽7站點超40℃ 下周…
收到總書記回信的黃山環衛工李培生:22…
2022第十五屆安徽茶博會8月18日開…
收到總書記回信的黃山守鬆人胡曉春,有怎…
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合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人民日報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舉報郵箱:
版权声明:本文由蚌埠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