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蚌埠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经济日报多媒体数字报刊

admin6个月前 (09-26)蚌埠产业信息28

  安徽省怀宁县抓住实施省民生工程——“电商振兴乡村提升工程”的契机,依托大数据和云计算创新扶贫开发手段,探索电商扶贫,走出一条政府推动、社会参与、协会引领、市场推进、金融支撑、媒体助力的“六位一体”农产品电商扶贫新路子,扶贫成效显著。

  安徽省怀宁县雷埠乡李店社区贫困户王银娥每年都种点芝麻贴补家用。以往,每到收获季节,她都要托付乡邻代卖。自去年乡里成立了农村电商服务中心以来,她再也不用麻烦乡邻了。“电商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直接到我家来收芝麻,价格比市场上还要高。”王银娥说。

  芝麻卖出好价钱的背后,是雷埠乡电商平台的支撑。2017年4月份,雷埠乡成为安徽省怀宁县电商进农村的头部个试点乡镇。试点至今,雷埠乡通过探索“电商+贫困户”“电商+合作社+贫困户”等多种模式,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

  “以前我们到处找销售,现在坐在家里在电脑或者手机上轻轻一点,就可以直接完成销售,实在是太方便了!”安徽省怀宁县洪铺镇冶岭林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汪刘根告诉记者:“去年底,在政府的扶持下,公司加入电子商务销售平台,林下养殖的土鸡蛋、乌鸡等农副产品,不仅成了紧俏货,而且价格比原来批发给销售商高出30%。”

  如今,尝到“云生活”甜头的汪刘根又追加投资1000万元,在当地承包了2000亩山场,带领当地群众一起增收。三岭村贫困户何旺来就是46位受益者之一,他每天到公司上班捡拾鸡蛋,一年下来收入有2万多元。

  怀宁县抓住实施安徽省民生工程——“电商振兴乡村提升工程”的机会,坚持把发展电子商务作为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工作来抓,依托资源优势,完善功能支撑,借力“互联网+”发展模式,向“云生活”要效益,探索出了一条政府推动、社会参与、协会引领、市场推进、金融支撑、媒体助力的“六位一体”农产品电商扶贫新路子,推动了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创业致富思维转变、贫困群众自我造血功能提升。

  “电商扶贫的‘乘法效应’正在彰显,全县20个乡镇农村电商运营中心共结对帮扶673户贫困户,间接带动帮扶1500余户,已促成数十户贫困家庭参与微商运营,从事鸭蛋、芝麻粉、菜籽油等农产品销售并实现增收;与60家有扶贫开发任务的基地签订了网销帮扶协议,帮助贫困户实现增收、种养大户实现网销渠道的拓展、乡镇电商产业公司实现良性发展;每个乡镇运营中心挖掘出3个拳头网销农副产品和8个普通网销农副产品,实现了农产品线上销路的铺展。”怀宁县商务局局长刘林海说。

  赋予群体获得信息和运用电子商务的能力,打破信息壁垒,让山乡地区优质资源变现,人人尽享电商发展成果,这被怀宁县雷埠乡电商工作站站长宋华林总结为“赋能”。

  为充分发挥电商的“赋能”作用,雷埠乡坚持以建档立卡贫困户为服务重点,突出农产品供应链、人员培训和公共服务等重要环节,以农产品和精准服务为重点,大力推进农产品和服务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进程,提升农产品产销对接能力,把市场扶贫和信息扶贫结合起来,因地制宜,突出精准,使电子商务产业成为雷埠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亮点产业之一。宋华林说,仅雷埠乡电商工作站就开发了20余种优秀电商农特产品,精准帮扶了全乡32户贫困户,并同10家企业签订了网络销售协议。

  为使电商扶贫的“赋能”作用蕞大化,怀宁县紧紧抓住实施“电商振兴乡村提升工程”的契机,现已实现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物流配套、乡村网点“三个全覆盖”,并精心架构“一中心、五体系”,建成了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和县级物流配送中心,20个乡镇均建有乡(镇)农村电商运营中心,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覆盖243个行政村,村级电商服务站点覆盖率达到100%,实现了243个行政村代购代销、代寄代发、快递进村出村无缝对接。

  “目前,全县共有电商直销企业18家,手机微商2300多家,开通农村淘宝、供销通、京东商城等电商网店170多家,带动就业1万多人。”刘林海说。

  实施“电商振兴乡村提升民生工程”,政策保障、人才培养和主体培育必不可少。

  为此,怀宁县出台了《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扶持政策》,每年投入1000万元电子商务发展专项扶持资金,用于支持怀宁县电子商务产业发展。

  在电商人才的培养上,怀宁县充分利用省、市、县三级培训资源,采取县内集中培训、县外学习培训、下乡指导培训等多种方式,组织返乡青年、贫困户、创业大学生、合作社负责人、乡镇村电商服务点负责人等开展电子商务培训,指导电商从业人员创业,并及时进行跟踪孵化。

  对于电商主体的培育,怀宁县分管电商工作的副县长张曾介绍:“我们非常重视中小型网店的创业发展,对下列企业予以适当奖励:以个人、个体工商户形式,在淘宝等知名网络平台开设网店的;企业自建电子商务平台,正常运营且网上销售额达500万元以上的;在亚马逊、速卖通、阿里巴巴、淘宝、天猫、京东、苏宁易购等国内外有影响力的电商平台,开展我县特色产品专场网络促销活动,促销活动投入费用年度超过10万元且活动期间网上零售额累计达500万元以上的……”

  电商扶贫举措实,“云端”致富不是梦。自安徽省民生工程“电商振兴乡村提升工程”实施以来,今年前10个月,全县电子商务交易额达5.8亿元,网络零售额达4.9亿元。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蚌埠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刘集镇:“特色产业”倍增助力乡村振兴

刘集镇:“特色产业”倍增助力乡村振兴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刘集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过程中,通过发展村集体经济,让农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领到工资,带动农民持续稳定增收。   发展产业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蕞直接、蕞有效的办法,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长远之计,刘集镇渡口村立足实际,以提高群众...

我市“农粮驿站”电商平台推动脱贫驶上“高速路”

我市“农粮驿站”电商平台推动脱贫驶上“高速路”

  原标题:我市“农粮驿站”电商平台推动脱贫驶上“高速路”   固镇县探索“农粮驿站+网点+贫困户”的农副产品产业与电商深度融合减贫案例,在南南合作减贫知识分享案例库发布,国内仅9例。   “今天正着急买羊呐,我们村是没有了,我准备问问其它村还有没有。”在固镇县石湖乡陡沟村,扶贫队长童俊杰见到记者后着急的说到,快过年了,通过平台买年货的很多,有个客户...

打造奶山羊特色小镇唱响生态刘集主旋律(二)建立电商产业党支部拓宽群众致富新路径

打造奶山羊特色小镇唱响生态刘集主旋律(二)建立电商产业党支部拓宽群众致富新路径

  近年来,刘集镇抢抓富平县打造数字经济发展创新示范县机遇,依托西禹高速富平东出口区位优势,谋划布局物流园区,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为进一步推动电子商务产业高质量发展,刘集镇成立了电商产业党支部,坚持产业发展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在哪里、服务就跟在哪里,将组织活力转化为发展动力,以组织振兴带动产业振兴,奋力把刘集打造成为“电商产业强镇”。...

省人大农工委来蚌调研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情况

省人大农工委来蚌调研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情况

  8月21日,省人大常委会农业与农村工委副主任涂跃进一行来蚌开展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情况调研。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汪若怀陪同。   调研组一行先后来到天兆石榴生产加工基地、兄弟粮油、红花食品、益丰农业等企业,详细了解怀远石榴、白莲坡糯米、石湖西瓜等农产品对接长三角地区生产销售、绿色农产品物流供应平台建设等情况,听取企业相关意见建议。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

蚌埠五河县:蔬果不怕“巷子深”电商扶贫触网忙

蚌埠五河县:蔬果不怕“巷子深”电商扶贫触网忙

  人民网合肥6月8日电(杨赛君) “坐在家里,就把麦苗卖到天南海北,别说村里人不信,开始我也不信,真是多亏了电商啊。”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东刘集镇三庄村贫困户刘家勋如今成了远近闻名的致富能手,伴随着电商进农村,他把曾经的不可能变成了现实。   刘家勋致富的法宝就是室内大棚种植的小麦苗,三到五天就能割一茬,小麦苗鲜嫩多汁,销往北京上海南京等地,供高端餐饮使用,价格能卖到...

蚌埠固镇:“农粮驿站”兴农扶贫

蚌埠固镇:“农粮驿站”兴农扶贫

  固镇县紧紧抓住产业扶贫助力脱贫振兴的关键一招,不断创新产业扶贫和电商扶贫新模式,走出了一条“产业+电商”相融合的产业发展新模式。固镇县“农粮驿站”电商平台于2018年4月1日正式上线运营,坚持“主营现代农业、实施三产融合、反哺家乡父老、带动脱贫致富”的发展理念,通过流转土地、订单采购、整合地方农业资源和鲜活农产品等方式,利用互联网销售本地特色农产品,形成“电商带动产业发展、产业提升...

安徽省东至县电商扶贫做出了一个“东至样本”

安徽省东至县电商扶贫做出了一个“东至样本”

  本网讯(陈冬生 记者 杨丹丹)百合、香菇、木耳、菜籽油、豆丝30多种农特产品整齐的摆放在展销台上,引来客商们纷纷驻足了解情况。近日,在安徽省东至县汉唐电子商务产业园内,电商精准扶贫线多户商家挑选到了满意的商品,43家企业顺利签订购销协议。   “对接会上农特产品多是来自县里的贫困地区和贫困村,通过举办线下对接会让贫困户的农特产品卖上了好价钱,很好地帮助贫困户增收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