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国家农业科技园:智慧农业尽显“科技范”
连日来,几场明显的降水改善了土壤墒情。位于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的蚌埠国家农业科技园2500多亩杂交水稻制种基地也忙碌起来,进入了夏季田管的关键期。
及时雨为农作物带来了快速生长期。杂交水稻制种生育期较短,只有九十天左右。进入到幼穗分化期后,田间管理就变得繁忙起来,为了保证杂交水稻稻种的品质,稻农们正在进行地毯式人工除草作业。除草后的田块要进行施肥作业,不远处的田埂上,植保无人机在降落补肥,农技人员介绍说,无人机追肥精准度强、雾化效果好,能减少了化肥的用量,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连续的人工增雨,包括大自然降水对旱情有了很大的缓解,但对杂交水稻植种来说正好步入忙季,肥料管理、苗情管理、花期预测、病虫害防治、田间草害防治,这些紧锣密鼓的一步一步要做好。”安徽夏兴种业有限公司技术顾问葛为联说。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制种企业入驻农业科技园以来,建立了集研发、示范,生产、加工于一体的良种育繁推体系。三年间,科研育种工作在玉米、小麦、水稻等作物品种选育上成果丰硕,杂交水稻制种“轻简化栽培技术”获得突破性成功,亩产值接近4000元。2021年,公司获得省科技厅“重大科技专项”440万元项目资金扶持。葛为联介绍,“先后与中科院、南京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科技学院还有天津农科院、包括安徽农科院都有不同程度的合作,我们也借此机会提高自己、锻炼自己,也感受到高科技在种子领域的优势,让我们看到种子发展的前沿。”
农业科技园成立以来,以招引企业、对接高校与科技特派团等方式,不断加快良种引进、选育和技术创新步伐,加速优良品种更新换代。目前,蚌埠国家农业科技园与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农科院等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签订科技合作协议,将园区作为他们新品种研发、实验、示范基地,科研课题实施基地,研究生、本科生实习基地。
蚌埠农业科技园管委会副主任尚毅说:“在引进企业方面有意识地引进两家种子研发和生产企业,恒强种业、夏兴种业两家公司。目前,这两家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通过国审和省审的品种十多个,蚌埠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作为蚌埠农业的前沿科技平台,理应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重要贡献。”
IMG_260良种培育已成为现代农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农业科技园区,科技赋能种业发展的案例比比皆是。近年来,围绕主导产业糯稻、特产石榴的发展,蚌埠国家农业科技园与南京农业大学共同建立怀远糯稻研究院,与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所建立怀远石榴专家工作站,为主导产业的品种研发、标准化栽培、农产品精深加工、三产融合发展提供全产业链科技支撑。
科技赋能让农业现代化“快马加鞭”。在农业科技园,不仅有深耕育种培苗的科技田和实验室,还有无土栽培的“大观园”。来到园区高科技栽培展示厅,蔬菜的根须有的生长在墙壁上,有的生长在管道里,还有的生长在水雾里,空中管道栽培、苗床式栽培、复合式栽培、螺旋立柱栽培等30多种模式让人眼花缭乱。展馆内的各种基质栽培集中展示国内外前沿的无土栽培模式种植技术和物联网系统、高科技育苗和水肥一体化系统等。
“我们农业科技园区将紧盯实现农业发展现代化的目标,园区将以人才振兴带动科技振兴、以科技振兴支撑乡村振兴 。”蚌埠农业科技园管委会主任张文学说。(张露伟、彭浩南)
【“飞阅”中国】夏日荷满塘 乡村展新颜
新华全媒+|安徽泗县、灵璧抗疫一线探访
安徽疫情直击:“我们有信心战胜疫情!”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安徽省“蕞美职工”
2021年安徽省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标兵单位与个人
科大讯飞:用人工智能建设美好世界
安徽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上调 7月底前调整到位
超市全员打地铺 保供生活必需品
助企纾困!安徽人社政策服务包来啦!
·张亮,超一本线年安徽工会“好网民”主题活动启动
·安徽工运史料征集编纂展陈工作全面展开
·安徽省总工会召开困难职工帮扶民生实事推进会暨就业援助集中行动总结表彰会
·安徽10人荣登2022年一季度“中国好人榜”
·安徽黄山:乡村振兴“文艺范”
·【“飞阅”中国】小暑至 荷花香
版权声明:本文由蚌埠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