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市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为了更好地提供政府信息公开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国务院令第信息公开指南》(以下简称《指南》),需要获得本机关政府信息公开服务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建议阅读《指南》。本机关政府信息公开如发生变化,《指南》将及时作出更新、说明。
本机关主动向社会公开的信息范围参见本机关编制的《蚌埠市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政府信息公开目录》(以下简称《目录》)。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在蚌埠市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政府信息公开专栏()上查阅《目录》,也可以到本机关党政办(办公地址:蚌埠市东海大道大学科技园城市之门西楼9楼)查阅。
主要包括:蚌埠市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机构设置及主要职能情况;管委会领导及分工情况;蚌埠市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内设机构设置及职能情况等。
主要包括:蚌埠市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年度工作总结和年度工作计划、财政预决算、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等。
主要包括: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管委会重点工作;教育信息、医疗卫生、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建议提案办理、决策部署落实情况;土地征收、棚户区改造、保障性住房、房地产市场、应急管理、财政资金、招标采购、安全生产、环境保护、食品药品安全、脱贫攻坚、“六稳”“六保”工作;新闻发布、重要会议;政策解读;回应社会(热点)关切;监督保障专项工作、公开制度、推进情况、数据统计;实施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的依据、条件、程序以及本行政机关认为具有一定社会影响的行政处罚决定;重大建设项目的批准和实施情况;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促进就业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及其实施情况;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预警信息及应对情况;环境保护、公共卫生、安全生产、食品药品、产品质量的监督检查情况;人才招考的职位、名额、报考条件等事项以及录用结果;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有关规定规定应当主动公开的其他政府信息。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使用电子文档方式编排、记录和存储各类信息,主要含以下要素:
属于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本机关在政府信息公开专栏()和当面受理点公开(蚌埠市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党政办;办公时间:上午:8:00-11:00,下午:3:00 -5:00;联系电话,同时根据信息特点利用政府公报、新闻发布、广播电视、报刊、政务微博、微信等其它方式公开。
属于主动公开范围的政府信息,自该政府信息形成或者变更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及时公开。法律、法规对政府信息公开的期限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以下简称申请人)可申请蚌埠市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动公开以外的政府信息。本机关在公开政府信息前,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以及其他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对拟公开的政府信息进行审查。
本机关信息公开申请受理机构:本机关党政办;办公地址:蚌埠市东海大道大学科技园城市之门西楼;办公时间:工作日:上午:8:00—11:00,15:00—17:00;联系电话;传真号码;电子邮件:(只用于通信联系、咨询服务,不受理依申请公开申请);邮政编码:233000。
1.申请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身份证明、联系方式、通信地址;
2.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的名称、文号或者便于行政机关查询的其他特征性描述;
申请人向本机关提交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应当同时上传或提供身份证明。
申请人填写《蚌埠市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表》(以下简称申请表),申请表可以在蚌埠市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政府信息公开专栏下载,申请表复印有效。
1.信函。通过信函提出申请,应填写《蚌埠市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表》(以下简称《申请表》,可从市开发区管理委员政府信息公开-政府信息公开指南栏目下载打印),并在信封正面显著位置注明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本机关只接收中国邮政寄件。申请人通过信函方式提出申请的,收信人名称请注明经开区党政办公室,信封左下角注明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字样。通信地址:蚌埠市东海大道大学科技园城市之门西楼9楼,邮政编码:233000。
3.传真。通过传真提出申请,应填写《申请表》并在传真头部页正面明显位置注明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和传真总页数,发送传真后应电话联系进行确认。
4.网页申请。请登录蚌埠市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政府信息公开专栏的依申请公开栏目提交申请。
1.申请人委托代理人提出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的,应当提供委托代理证明材料;5人以上(含5人)共同申请同一政府信息,可以推选1至5名代表提交申请,并提供推举证明材料。
2.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内容不明确的,行政机关应当给予指导和释明,并自收到申请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一次性告知申请人作出补正,说明需要补正的事项和合理的补正期限。申请人无正当理由逾期不补正的,视为放弃申请,本机关不再处理该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3.申请人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数量、频次明显超过合理范围,本机关将要求申请人说明理由。对申请理由不合理的,将告知申请人不予处理。
4.申请人以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的形式进行信访、投诉、举报等活动,本机关将告知申请人不作为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处理并告知通过相应渠道提出。
行政机关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能够当场答复的,应当当场予以答复。行政机关不能当场答复的,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需要延长答复期限的,应当经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负责人同意并告知申请人,延长的期限蕞长不得超过20个工作日。行政机关征求第三方和其他机关意见所需时间不计算在前款规定的期限内。
行政机关依申请提供政府信息,不收取费用。但是,申请人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数量、频次明显超过合理范围的,行政机关可以收取信息处理费,具体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政府信息公开信息处理费管理办法的通知》(国办函〔2020〕109号)、《安徽省财政厅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政府信息公开信息处理费》(皖财综〔2021〕28号)有关事项的通知规定执行。
1.依法确定为国家秘密的政府信息,法律、行政法规禁止公开的政府信息,以及公开后可能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社会稳定的政府信息,不予公开。
2.涉及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等公开会对第三方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政府信息,本机关不得公开。但是,第三方同意公开或者本机关认为不公开会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影响的,予以公开。
3.本机关的内部事务信息,包括人事管理、后勤管理、内部工作流程等方面的信息,可以不予公开。
4.本机关在履行行政管理职能过程中形成的讨论记录、过程稿、磋商信函、请示报告等过程性信息以及行政执法案卷信息,可以不予公开。法律、法规、规章规定上述信息应当公开的,从其规定。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向上一级行政机关或者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管部门投诉、举报,也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备注: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申请时,必须提交有效身份证明(如身份证复印件、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复印件等),否则不予受理。
版权声明:本文由蚌埠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