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港五河城关作业区项目简介
五河城关作业区码头腹地范围广阔,矿产资源及农产品资源丰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水运量将大幅度增加;“十一五”期间五河县江达工贸有限公司年综合年生产能力达到18.6万吨,需薯类56万吨,兴合水泥厂年生产能力将达60万吨。码头的建设主要是为了满足该市社会经济和运输发展的需要,解决县大型企业的外部运输问题,为大型企业、五河及周边地区货物进出口服务。
五河码头始建于60年代,现有码头标准低,等级低、堆场均设在滩地适宜于中、低水位作业,汛期常常被淹,高水位时不能使用,同时码头设施设备简陋不能配套使用,吞吐能力小与淮河Ⅲ级航道通航1000吨级船舶不相适应,极大的影响了装卸运输效益和港区的通过能力,已不能适应腹地资源开发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必须新建新的港区;根据蚌埠市五河县城市规划和发展的要求,老港蕞终将废弃变为城市观光和休闲的岸线及场地。为充分发挥淮河水运的优势,建设蚌埠港五河城关作业区码头工程是可行。
腹地的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形成能够适应大交通格局。水运以其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独特优势,担负着大宗、长距离货物的运输,特别是运往苏、浙、沪一带的矿建、建材、粮食等物资的运输。水运是腹地交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五河县水运在综合运输中的重要作用,就显得十分必要。因此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能够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从通航条件来看,淮河干流航道基本已达三级标准,满足千吨级船舶通航要求。洪泽湖洪山头至洪泽段约4.5公里航道,虽水深在2.0左右,此段航道只要进行必要的疏浚整治和维护即可通航500~1000吨级船舶。苏北灌溉总渠洪泽至淮安段航道也基本达到三级标准,京杭运河苏北段及长江航道已达三级以上标准。随着南水北调工程的展开和水利部门蓄水库容的调节,淮河通航条件将得到较大改善。拟建码头后方陆域可通过进港道路与省道S104相接,车辆可直达五河县城及周边城市。
从国民经济和财务评价指标来看(详见表1-2),蚌埠港五河城关作业区工程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经济净现值为4214.2万元。经济内部的收益率为24.2%,大于社会折现率10%;通过盈亏平衡分析,盈亏平衡点在项目达产年为34.7%,即吞吐量达到48.9万吨时即可保本;敏感性分析表明,该项目抗风险能力较强。自有资金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为17.4%,财务净现值为3186.0万元。投资回收期为7.1年,贷款偿还年限为3.6年。因此,蚌埠港五河城关作业区工程国民经济和财务评价都是可行的。建议进一步深化该项目的工作,加快工作进度,力争尽快实施,以适应蚌埠市国民经济和皖北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振兴淮河水运。
埠市位于淮河中游,地处皖东、皖北和沿淮三个经济片的重叠带上,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根据蚌埠市城市总体规划,蚌埠市发展目标为“华东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安徽省重要的加工业基地,皖北的中心城市。促进城市职能由传统加工工业城市逐步向现代加工工业与物流中心的方向发展,大力培植具有省际或全国意义的主导产业,增强城市经济竞争力蚌埠市规划在五河县沫河口镇建设沫河口精细化工园区,沫河口精细化工园区的建设是蚌埠市与五河县两级政府“十一五”期内的重大任务。结合沫河口精细化工园区的规划与建设,为满足其运能需求,同时也兼顾当前沫河口镇及其周边地区对水运运能的需求,建设蚌埠港沫河口作业区工程是可行。
精细化工业已成为蚌埠市经济发展的一大支柱。为了使精细化工业做大做强,蚌埠市规划在五河县沫河口镇建设精细化工园区,将市内部分精细化工企业迁至化工园区,实现“退市进郊”。沫河口精细化工园区规划“十一五“末开发面积达到5平方公里,实现销售产值25亿元,建成在皖北乃至全国具有一定影响的大型化工基地。精细化工园区的建设必须要由配套和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作为保障。由于目前京浦线运能已饱和,近期难以建设铁路专用线,大量的原料、燃料只能通过公路和水路来加以解决。因此,从规划和建设沫河口精细化工园区来看,建设蚌埠港沫河口作业区十分迫切;从蚌埠市经济的发展来看,建设蚌埠港沫河口作业区十分必要。
淮河流域是我国主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每年都有大量的粮食出口。五河是一个农业大县,2005年头部、二、三产业的比例为46.4:24.4:29.2。沫河口与蚌埠市紧密相连,东与江苏省毗邻,是蚌埠市规划中的重要卫星镇,也是全县城镇体系建设中重点发展乡镇。目前,沫河口及其周边地区有大量农产品、化肥、矿建材料等货物需从水路运输,蚌埠港沫河口作业区的建设有利于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蚌埠市已基本形成了铁路、公路、水运等多种运输方式并存的综合运输体系。“十一五”及以后,随着京沪高速铁路的规划建设,合徐、界阜蚌及蚌宁高速公路的建成,京杭运河~淮河水运主通道及蚌埠新机场的规划建设,将使蚌埠形成铁、公、水、空四位一体的立体交通。因此,沫河口作业区的建设有利于完善以蚌埠为中心的区域综合运输体系。
从通航条件来看,淮河干流航道基本已达三级标准,唯有蚌埠老铁路桥通航净高偏低,已建成的新铁路桥通航净空为60×8米,满足千吨级船舶通航要求。洪泽湖洪山头至洪泽段约4.5公里航道,目前仅能常年通航500吨级船舶,水深在2.0米左右,此段航道只要进行必要的疏浚整治和维护即可通航1000吨级船舶。苏北灌溉总渠洪泽至淮安段航道也基本达到三级标准,京杭运河苏北段及长江航道已达三级以上标准。随着南水北调工程的展开和水利部门蓄水库容的调节,淮河通航条件将得到较大改善。拟建码头后方陆域可通过进港道路与省道S306相接,车辆可直达蚌埠市、五河县城及化工园区。陆域场地可利用淮河治理疏浚吹砂填筑形成。
从国民经济和财务评价指标来看(详见表1-2),蚌埠港沫河口作业区工程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经济内部的收益率为19.4%,大于社会折现率10%;通过盈亏平衡分析,盈亏平衡点在项目达产年为40.7%,即吞吐量达到52.9万吨时即可保本;敏感性分析表明,该项目有一定的风险。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为13.13%,财务净现值为2393.7万元。投资回收期为7.8年,贷款偿还年限为3.94年。因此,蚌埠港沫河口作业区工程国民经济和财务评价都是可行的。建议进一步深化该项目的前期工作,加快前期工作进度,力争尽快实施,以适应蚌埠市国民经济和皖北经济中心发展的需要,振兴淮河水运。
版权声明:本文由蚌埠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