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经开区为出让土地建身份证
蚌埠新闻网报道:土地挂牌出让前研究“把关”,出让后建信息卡“跟踪”,经开区在全市创新性地采用出让宗地信息卡制度,通过对土地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转型发展。
工业项目容积率不低于1.0、建筑密度不低于40%;对于经营性用地按出让起始价在5000万元以下和5000万元以上分别收取5%和3%的开竣工履约保证金经开区严把项目用地审查关,确保实现各项控制性指标。尤其是单个工业项目,要求亩均投资强度不低于250万元、亩均税收不少于25万元/年,比省级控制指标提高25%,在初始环节就设置要求,从严从紧执行用地标准,积极推进节约集约用地。
在经开区管委会,市国土资源局经开区分局局长胡垒向记者展示了刚刚制作完成的“出让宗地信息卡”。卡上不仅有每宗地的出让总价款,每期还款时间、金额等,还有合同约定的开竣工时间、实际开竣工时间;包括建设总面积、容积率、密度等要素在内的主要规划条件指标等信息。信息卡不光国土部门独享,还要分发给财经、规划、建设、推进办等部门,实现信息互通。“每宗土地出让的标准合同文本20余页,经开区每年出让土地20宗以上,其它部门不可能一一熟记。信息卡提取出关键信息,简单明了。”胡垒举例说,国土部门负责土地的招拍挂,财政部门则负责出让金的收缴。因为不是一次性付清,每期的还款金额和时间往往不能完全掌握。有了信息卡的提醒,使参与该项工作的各部门之间衔接更加紧密,减少错漏。而且,将开竣工时间和主要规划条件指标都列入,也能方便相关部门加强监管,督促用地单位严格按照出让合同要约开发,防止土地闲置,提高经济产出效率。
不单是土地出让后“跟踪”,出让前也有“把关”建议。不久前,经开区成立了规划和土地市场管理委员会,召集国土、规划、财经、建设等部门参与,在每宗土地出让之前,结合本区主导产业划定“经济版图”,加上出让土地的位置、大小等因素,向市规划部门提出建议。与此同时,招商部门也参与其中,“对口”力邀有实力的企业参与竞标拍卖,使之在流程中更符合整体规划。
“土地是蕞宝贵的资源之一,一方面未来的发展要求加强如今的土地利用效率;另一方面对土地的宏观调控也是促进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采访中,经开区管委会主任王传鹏介绍说,经开区目前正积极开展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及更新工作,建立用地信息数据库,以实现对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靳瑾)
版权声明:本文由蚌埠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