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马城镇:持续推进乡村振兴和美乡村美好画卷徐徐展开
十年来,蚌埠马城镇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上下功夫,在推进乡村建设上出实招,在完善乡村治理体系上求突破,在促进增收富民上见实效,一幅农村美、农业强、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美好画卷正在马城大地次第展开……
民以食为天,食以种为先。马城镇按照“两强一增”要求,在项目配套、营商环境等方面,支持金海种业提升种子繁育基地耕种条件。积极谋划建设育秧中心、农事服务中心和烘干中心,推广“机插秧”,努力打造“种业强镇”。目前,全镇拥有标准化种子仓库4000平方米,培育基地6800亩。
提高粮食产量离不开高质量的土地。在马城镇天河边,总投资3000万元,1.2万亩高标准农田项目正在火热施工,修建桥、涵、闸、排灌渠,整理生产路,平整小田块,实现了沟渠相通、小田变大田,改善了耕种条件。2022年底,总投资2500万元的十二门塘中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投入使用,1.4万亩农田灌溉条件得到改善,为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马城镇地处淮河岸边,水资源丰富,但有些土地地势低洼、积水不断,土地的收成难以保障。基于此,马城镇大力实施“旱改水”惠民利民工程,扭转临近淮河、水患频发的劣势,对低洼积水的土地进行土壤改良、建设和完善水利设施,将原先的低洼旱地、低产旱田,改造成“旱能灌,涝能排”的高产水田。经过提质改造,低洼地变成了一块块规整、规模化的方格田。新建的灌溉水渠,配合各节点上的泵站,既能将周边水系引入农田灌溉,又能将多余的来水及时排尽,使农作物能够旱涝保收。
千里沃野披锦绣,逐梦乡村的美好画面在马城镇处处可见。每年七八月,大河湾近万亩的莲藕茁壮成长,“接天莲叶无穷碧”的美好景象都会如约而至,这得益于马城镇种粮大户带头人赵其瑞的特色农业之路。通过进行莲藕栽培、稻虾养殖,马城镇的莲藕栽培面积已达1万亩,稻虾共养面积已达8000亩。禹会大米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阡陌”虾稻米品牌已入选国家长三角洲名牌产品。另外,还有胡本浩、程云、赵保昂等一批“新农人”或者农业种植合作社负责人活跃在马城这块希望的田野上……
下一步,马城镇将坚持向农田要产品,把产品变商品,通过商品要市场,推动农业产业化稳步发展;将采取市场化的思维,推动“三中心两基地”建设,切实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兜住民生底线。紧盯“三头三尾”招引更多农业产业化项目,持续提升农业发展质效。同时,深入实施“农业品牌化”战略,精心培育冯嘴葡萄、立新粉丝、白衣瓜蒌等品牌农产品,让更多的马城农产品走向市场。(李景)
合肥市庐阳区:践行“四下基层” 让主题…
安徽岳西:认真落实“四下基层” 推动主…
徽商银行“惠企便民”外汇业务交流会举行
安徽省第四届乡村振兴农民工职业技能竞赛…
牺牲时仅25岁!安徽浙江两地携手为烈士…
揭开神秘面纱!新一代“大国重器”有望落…
百花齐放 “一校一品”的广德答卷
安徽实施“七项行动” 推动先进光伏、新…
安徽凤台:推动主题教育与为民办实事互融…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民日报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
人民网服务邮箱: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rmw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版权声明:本文由蚌埠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