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蚌埠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高”处发力“链”上增值

admin6个月前 (09-26)蚌埠产业信息14

  五河县秀红肉牛养牛场黄贮仓库内秸秆饲料摆放整齐,肉牛膘肥体壮;固镇县新马桥的国海创联安格斯肉牛良种繁育基地,一栋栋现代化的牛棚一字排开,一头头黑色的安格斯牛悠闲吃草;位于淮上区的高品质肉牛扩繁育肥示范场正按照标准化、自动化、信息化、生态化高起点设计……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深入实施“秸秆变肉”工程暨肉牛振兴计划,珠城大地正以“牛”为业,做大“一头牛”产业。

  作为安徽省肉牛产业优势区域,蚌埠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计划决策部署,紧扣“高端品种、高端品质”主线,依托秸秆资源和区位优势,瞄准长三角高端消费市场,推动肉牛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探索“秸秆变肉”特色之路,努力打造高品质肉牛全产业链发展的蚌埠模式。

  今年3月,国海创联高品质肉牛全产业链发展项目开工动员会在怀远县举行,标志着蚌埠高端肉牛产业进入新发展阶段。

  选准赛道,乘势而上,依托龙头企业带动,蚌埠正全力打造以种植、养殖、屠宰、深加工为一体的全产业链高端肉牛生产供应基地,推动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

  事实上,这次项目开工并不是我市和国海创联的首次合作,而是一场深思熟虑的战略布局。

  固镇县国海创联安格斯肉牛良种繁育基地,工作人员进行机械化饲养。 融媒体首席记者 陈昂 摄

  去年,固镇县引入国内肉牛产业龙头企业国海创联实业集团,在新马桥镇苏湖村打造千头安格斯肉牛良种繁育基地,选择以安格斯牛、和牛以及安和杂交作为肉牛养殖主打品种,通过引种、扩繁、选育,逐步优化肉牛养殖品种结构,实现高品质肉牛产业化发展。

  目前,位于淮上区的蚌埠市乡村振兴投资集团高品质肉牛扩繁育肥示范场已完成招标,将建设集规模化、标准化、智慧化、生态化为一体的国内一流良种繁育和肉牛育肥基地,争创国家级肉牛核心育种场。固镇县新马桥镇、怀远县陈集镇和兰桥镇的4个安格斯扩繁基地投产,存栏母牛3000头,今年7月开始将陆续产犊。

  “实施‘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计划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大工作部署。蚌埠承东启西、连南接北,交通区位和自然条件优越,肉牛产业发展基础良好。”为此,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李勇表示,我们正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强化组织领导,明确目标任务,设立产业资金,全域布局推进,加快高品质肉牛繁、育、加全产业链建设,加快肉牛产业转型升级,印发实施了《蚌埠市畜牧业发展规划(2023-2027)》和《蚌埠市“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计划的实施方案》。

  “肉牛产业涉及的饲草种植、肉牛饲养、屠宰加工、有机肥制造、土壤改良、绿色种植等产业链条,本身就是一个价值链闭环发展、生态链良性循环的过程。”在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方晋峰看来,当前,我市肉牛产业在加工、交易、品牌等环节起步晚、基础弱,补全肉牛产业链的这些“短板”,既是发展产业、提升综合效益需要,也是充分发挥我市资源禀赋优势、坚持绿色发展的需要。

  一头肉牛,牵出全产业链发展新格局。按照“项目拉动——企业扩规——产业配套——集群发展”的路径,聚焦薄弱环节,我市积极谋划布局肉牛屠宰加工,推进全产业链集群化发展。国海创联同怀远县政府签约10亿元肉牛屠宰加工产业园项目,一期项目已于今年3月开工建设,重点打造“一厂两中心”,即以屠宰加工厂为核心,配套建设皖北活牛交易、牛肉交易两个中心。规划建设国内首创的模块化屠宰厂,单个模块日屠宰能力50头,还可根据产能需要复制扩建。同步建设日屠宰能力200头的屠宰厂,以屠宰加工安格斯高端肉牛为主,通过精细化分割加工生产高端牛肉产品。同时,产业园将引进预制菜深加工、冷链物流等配套产业,形成聚集效应,打造牛肉产品输出高地。

  为了让企业安心落户,项目快速落地,我市成立蚌埠市乡村振兴投资集团,设立10亿元肉牛产业发展基金,统筹乡村振兴衔接资金等带动社会资本建设标准化养殖小区,以“交钥匙”形式租给企业、专业养殖户发展肉牛养殖。

  坚持“双轮驱动”策略,即高品质肉牛“繁育加”全产业链、传统肉牛产业基础能力转型升级齐头并进。在建千头以上肉牛规模养殖场10个,在谈项目2个,总设计存栏3万头。同时,充分发挥蚌埠奶牛养殖总量全省头部的优势,鼓励奶牛企业发展奶公牛育肥,持续增加肉牛养殖总量,和平乳业、鑫犇牧业设立奶公牛育肥场,现存栏育肥奶公牛2000头。

  夜幕降临,位于固镇县闹市区的老任桥马记牛肉锅人声鼎沸,老板马赛不仅经营着这家和牛肉有关的餐饮企业,同时也是当地小有名气的肉牛养殖带头人。

  俗话说:“一头牛,半个家。”这个和牛有关的俗语,对于马赛这样的固镇县任桥镇桥东人来说,感受更加明显。

  1983年开始,桥东村民们靠着祖传的宰牛烹牛的手艺和那股老牛般的韧劲,做着人人羡慕的牛肉生意,村民骑摩托车、用“大哥大”,牛肉生意在南京等长三角市场赫赫有名。

  到了20世纪末,农机加速替代畜力农耕,外出务工潮兴起,牛源不足矛盾初见端倪。肉牛产业的萎缩让马赛这样的“牛三代”心痛不已。从父辈手中接过接力棒,围绕“牛”产业,马赛凭着一股“牛劲”,搞养殖、开餐饮、成立协会、注册集体商标、申请非遗传承,立志振兴老任桥牛肉产业,已带动347户黄牛养殖户加入其中,协会肉牛常年存栏量达17000头左右。“肉牛产业是名副其实的富民产业,也在父辈们的创业史中得到充分印证。”马赛说。

  和马赛持相同观点的还有五河县前锦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户钱锦。她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购买一头300公斤公犊牛需要1.2万元,秸秆经过加工作为主饲料,经过10个月的育肥后,可卖2.48万至2.55万元。除去其他必要成本,每头净利润约在0.38万元至0.45万元,收益是稳定可观的,农民养牛致富有动力。

  加快建设高质高效的农业强市,我市通过提高秸秆饲料化利用和肉牛养殖加工技术水平,推动肉牛养殖、加工、销售全链条发展,让农民从秸秆过腹增值、肉牛养殖中获得更多收益。截至3月底,肉牛规模养殖场270家、养殖户4987户,存栏11.3万头,其中基础母牛3.5万头;一季度出栏3.85万头。(蚌报融媒体记者 杨露露)

  蚌埠市人大强化监督手段推动拆墙透绿工作纪实

  蚌埠九中蚌埠四中入围第二批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学校

  蚌埠开展化妆品安全“放心查”行动

  金寨·蚌埠文化旅游推介会在蚌举行

  全国乡村文化和旅游带头人支持项目 蚌埠一人入选

  全民快乐健身!这场达标赛火热开赛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蚌埠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两年三个关键字看科大硅谷的成长

两年三个关键字看科大硅谷的成长

  两年,安徽科技创新的一个“谷”,正茁壮成长为一片“乐园”。   2022年6月,安徽印发《“科大硅谷”建设实施方案》,“科大硅谷”应运而生。   “厚植创新生态,感召五洲英才”。如今,拔节生长的科大硅谷,创新生态葳蕤,落地创新型企业1391家,集聚各类基金200多支,总规模超过2300亿元。   被视作安徽的“科漂乐园”, 两周...

吴韦人副厅长主持召开民营经济暨部分重点工作新闻发布会

吴韦人副厅长主持召开民营经济暨部分重点工作新闻发布会

  5月6日下午,省经济和信息化厅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近期重点工作和民营经济年度发展情况。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厅新闻发言人吴韦人主持会议,厅综合法规处、中小企业局、企业发展服务处、企业合作发展处、软件服务业处主要负责同志参会并作相关发布。省内外30余家主流媒体应邀参加会议。会议通报了2020年安徽省经信法治宣传月活动有关情况,发布了2019年安徽民营经济“1+5”发展报告和2019年安徽...

市县科协|省计量测试学会来蚌开展“创新驱动助力工程”活动暨“专家工作站”签约授牌仪式

市县科协|省计量测试学会来蚌开展“创新驱动助力工程”活动暨“专家工作站”签约授牌仪式

  原标题:市县科协|省计量测试学会来蚌开展“创新驱动助力工程”活动暨“专家工作站”签约授牌仪式   8月29日,安徽省计量测试学会秘书长张勇副教授,合肥工业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张阳副教授,潘巧生博士、副教授一行3人来蚌埠开展“创新驱动助力工程”活动暨“专家工作站”签约授牌仪式。安徽省计量测试学会驻蚌“专家工作站”设在上海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蚌埠基地。期间,张...

我省4家基地入选2019年度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名单

我省4家基地入选2019年度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名单

  原标题:我省4家基地入选2019年度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名单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发布《关于公布2019年度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名单的通告》,经推荐、评审和公示,同意授予107家基地“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称号。其中,我省有4家基地入选。全文如下:   关于公布2019年度国家小型微型   ...

新华网-新华访谈

新华网-新华访谈

  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您继续收看我们新华网2011两会特别节目。今天非常高兴地为大家邀请到了全国人大代表、蚌埠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启涛先生。陈书记也是我们新华网的老朋友了,再次欢迎您陈书记。   [2011-03-07 16:04:03]   谢谢各位网友,我能有这个机会在新华网与大家进行交流非常高兴。   [2011-0...

校产业处、科研院一行赴蚌埠市调研交流

校产业处、科研院一行赴蚌埠市调研交流

  10月31日,我校产业处处长张琳、科研院副院长付莹莹、上理工大学科技园总经理李双全等一行应邀赴蚌埠市蚌山区调研交流,蚌山区副区长张方永、蚌埠市招商和对外合作中心副主任桂钰婷、蚌埠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蚌埠医学院社会合作处、蚌山区区科信局、区卫健委、区投资促进局、中欣公司主要负责人参加调研会,会议由蚌山区副区长张方永主持。   会上,张方永首先对张琳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

自主创新:推进蚌埠发展的新引擎

自主创新:推进蚌埠发展的新引擎

  自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启动以来,在一批重点项目、龙头企业的带动下,一批极具潜力和优势的朝阳产业正成为蚌埠快速发展的新引擎、蕞强音,一座创新型城市呼之欲出。 去年以来,蚌埠按照“突出   自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启动以来,在一批重点项目、龙头企业的带动下,一批极具潜力和优势的朝阳产业正成为蚌埠快速发展的新引擎、较强音,一座创新型城市呼之...

蒋曦赴蚌埠市调研科技创新工作

蒋曦赴蚌埠市调研科技创新工作

  原标题:蒋曦赴蚌埠市调研科技创新工作   1月6日-7日,厅党组书记蒋曦率厅有关处室负责人赴蚌埠市调研科技创新工作,蚌埠市委副书记曹哨兵、常务副市长郑东涛、副市长张晓静等陪同调研。   蒋曦一行先后调研走访了上海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蚌埠基地、中电科第41研究所、硅基材料安徽省实验室、蚌埠中建材信息显示材料有限公司、蚌埠中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兵器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