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蚌埠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蚌埠:一谷三园凸显集聚发展优势

admin6个月前 (09-26)蚌埠产业信息45

  工人熟练地操作着机器,机械臂有条不紊地抓取产品……11月1日上午,蚌埠希磁科技有限公司车间内一片忙碌景象,经过一道道严密的工序,一颗颗电流传感器被生产出来。

  希磁科技位于中国(蚌埠)传感谷园区,是一家磁传感器IDM企业,产品主要应用于新能源发电、新能源汽车领域。该公司2018年落户蚌埠,目前已完成全球化的生产研发与业务布局,前三年业务增长近100%,2021年蚌埠公司收入1.4亿元,截至今年9月蚌埠公司收入3亿元。

  得益于蚌埠良好的营商环境,去年希磁科技完成工商变更登记,将总部从宁波迁往蚌埠。今年3月,总投资10亿元蚌埠希磁科技园一期项目开工建设,7月初步投产。“到今年底,我们可以实现500万只/月电流传感器的生产能力。”蚌埠希磁科技有限公司厂长韩俊红介绍,明年公司13条产线将全面投产,可实现年产值6亿元。

  安徽禹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便是其中的一家新星企业,其自主研发生产的微处理器MCU、智能电源管理、5G语音传输芯片等产品分销国内外各大市场。“公司目前实现计划总产量的五分之二,全部量产后可实现产值1.5亿元至2亿元。”禹芯半导体采购部经理王小白说,“经开区在资金、人员招聘方面给予我们很多帮助,工作人员经常上门服务,公司的发展离不开这里良好的营商环境。”

  ▲11月1日,安徽禹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员工操作焊线机

  北方微电子研究院有限公司、芯动联科、希磁科技、禹芯半导体、中科九衡……中国(蚌埠)传感谷是安徽省人工智能产业重点布局支持建设的特色产业园,是省委、省政府支持建设的安徽省“三谷”之一,目前已聚集行业重点企业24家。

  根据产业发展规划,园区按照“一谷三园”架构统筹产业空间布局,“一谷”即中国(蚌埠)传感谷,“三园”即中央创新园、MEMS核心器件产业园和科技孵化园。

  致力于打造智能传感器产业的研发、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应用于一体的全产业链,规划建设三条6英寸晶圆线英寸晶圆线。

  由北方微电子研究院有限公司建设运营,现有1条6英寸MEMS晶圆中试线,这里生产的高性能惯性MEMS器件市场占有率国内头部。

  侧重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孵化培育。

  ▲11月1日,入驻企业员工参观中国(蚌埠)传感谷展厅

  经开区园区办副主任、经投集团总经济师胡猛表示

  “园区已经形成集设计、封装和终端应用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布局。目前,中央创新园EPC一期及晶圆制造二期项目已全面开工,预计到2035年将发展成为百亿园区。”经开区将聚焦传感器产业发展,继续加大上下游企业招商力度,让产业集聚化发展优势更加凸显。

  随着5G、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以万物互联、万物智能为特征的新一轮技术革命的到来,智能传感器及相关产业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被国内外公认为蕞具发展前途的高技术产业,一批批聚焦智能传感器的产业园区正加速形成。

  作为中国三大传感器研发制造基地之一,我市已形成智能传感器设计、制造、测试、封装和应用的完整产业体系,成为全省唯一同时拥有集成电路及MEMS晶圆生产线的城市,目前智能传感器产业集聚企业50多家,覆盖产业链的上中下游,产业集聚力不断增强,集聚趋势加速显现。

  按照《意见》,我市智能传感器产业将实施“423行动计划”,即聚焦智能汽车、工业智能测控、智慧城市、智能穿戴4大应用领域,打造公共技术服务、晶圆制造2个支撑平台,实施“双招双引”攻坚、产业布局优化、产业提质增效3大工程。

  “围绕智能传感器产业集群发展,我们将持续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快速增强产业实力,抢占产业发展主动权,完善产业生态体系,通过引育上游补链、聚焦中游强链、拓展下游延链,全力推进产业跨越发展。”力争到2025年产业集群规模突破200亿元,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0家,培育规模超10亿元企业5家,成为全国具有显著影响力的智能传感器产业集聚区。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蚌埠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相关文章

安徽蚌埠“互联网+政务服务”着力打造“智慧城市”

安徽蚌埠“互联网+政务服务”着力打造“智慧城市”

  12月26日,“一卡通办”、办事蕞多跑一次……在安徽省蚌埠市,市民正享受着“互联网+政务服务”带来的福利。近年来,蚌埠市积极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步伐,在“2016-2017年中国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与发展综合影响力评估”中,位居全国地市第22位。   目前,蚌埠市全面推进市“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及应用工作,持续整合线上线下资源,推进数据开放,建立工作体制,强化安全保...

欣“芯”向荣!安徽出台14条举措打造智能传感产业集群

欣“芯”向荣!安徽出台14条举措打造智能传感产业集群

  人民网蚌埠5月25日电(记者周坤)5月25日,在第六届中国(蚌埠)MEMS智能传感器产业发展大会上,安徽省人工智能产业推进组发布《关于支持中国传感谷发展若干政策》,通过支持加大投入、创新发展、人才引育等五个方面的14条举措,支撑安徽省蚌埠市立足中国传感谷打造皖北地区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和智能传感产业集群新高地。   政策中提出,在支持加大投入方面,对入驻中国传感谷企业...

筑梦现代化共绘新图景·高质量发展看蚌埠|淮上明珠绽新辉

筑梦现代化共绘新图景·高质量发展看蚌埠|淮上明珠绽新辉

  俗话说,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而在淮河这条“项链”上,蚌埠可谓是一颗闪闪发光的“珍珠”。作为安徽省委、省政府明确支持建设的淮河流域和皖北地区中心城市,蚌埠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中有何亮点?4月17—18日,“筑梦现代化共绘新图景”集中采访团深入蚌埠园区企业、文旅项目现场进行调研采访。   4月17日上午,在安徽国芯人工智能技术有限公司的产品测试区,...

郑蒲港新区:加快融入长三角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郑蒲港新区:加快融入长三角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对标沪苏浙、推动思想观念上接轨长三角,聚焦产业发展、促进产业集聚,强化科技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近年来,郑蒲港新区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坚持主动靠上去、精准接上去、全力融进去,拉高标杆、锻长补短,在产业集聚、科创平台、开放联动等方面集中发力,加快融入长三角,在一体化中奋力推动新区高质量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

重磅规划公示!蚌埠将迎来大发展!

重磅规划公示!蚌埠将迎来大发展!

  、安徽拟打造新的空间格局!蚌埠迎来新发展!   近日,《安徽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正式对外公示,征求意见时间至7月31日结束。到2025年,全省国土空间格局明显优化,到2035年,全省国土空间格局全面优化。   其中值得重点关注的是,安徽省拟打造“一圈两屏三带四区”空间格局;构建“一圈两区三带多中心多节点”的城镇空...

《安徽省省级服务业集聚区发展规划(2017—2021年)》全文

《安徽省省级服务业集聚区发展规划(2017—2021年)》全文

  软件与信息服务集聚区是指以软件开发、服务外包、信息服务等为重点,依托高新区、高校及科研机构等建设,软件与信息服务企业及相关服务机构较为集中的园区。全省现有各类省级软件与信息服务集聚区8家,分布在合肥、芜湖、蚌埠、马鞍山、宿州、淮南、铜陵7市。   空间指引。以打造千亿产业为目标,进一步推动软件与信息服务业集聚发展,重点围绕软件产业基础较好的城市和云计算、大数据等战...

安徽水利开发有限公司2024年蚌埠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园EPC二期项目(倒班宿舍)主体劳务分包一标段招标

安徽水利开发有限公司2024年蚌埠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园EPC二期项目(倒班宿舍)主体劳务分包一标段招标

  天眼查招投标信息提示,安徽水利开发有限公司新增2024年蚌埠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园EPC二期项目(倒班宿舍)主体劳务分包一标段招标公告。   本次招标的蚌埠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园EPC二期项目(倒班宿舍)主体劳务分包一标段具体内容包括蚌埠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园EPC二期项目(倒班宿舍)主体劳务分包一标段分包,主要工作量详见图纸及工程量清单。   资料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