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看中国安徽蚌埠:“工业老城”向新生
七月的安徽蚌埠港,烈日当空,货运繁忙,一首“夏日奋进曲”正在激情上演,大批矿建材料、煤炭和粮食等大宗散货正从这里启航,通江达海,销往全球。今年上半年,蚌埠港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与集装箱吞吐量较同期都有了百分之十以上增长,集装箱船、甲板货船数量居安徽第1位。
繁忙的蚌埠港是蚌埠全市“拼”进度的一个缩影。在蚌埠,一片玻璃可以有新的功能和形态,从高新区下线的光伏玻璃运往世界各地;在蚌埠,全球首条聚乳酸全产业链条建成,实现绿色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蚌埠,传统产业“退市进园”,腾笼换鸟背后带来绿色化工产业基地的崛起;在蚌埠,一个个城市老工业遗存资源正在被“盘活”,重获新生……
直面问题,才能迎难而上。从2022年开始,“退无可退、背水一战”的蚌埠变压力为动力,通过主抓主导产业、提质招商引资、推进产业转型等多种手段,实现经济增速触底反弹,重新实现了正增长。当年,蚌埠市就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40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31个;在建省外亿元以上项目344个,到位资金1251.3亿元,总量位居全省第五、皖北头部。
到了今年,蚌埠经济企稳复苏的迹象更为显著。上半年,全市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9%,居全省第七位,较1季度提升8个位次。全市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82个,同比增长31.8%。全市新开工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43.2%,高于全省平均21.4%,居全省第五位。全市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00家,其中项目入规22家,居全省第3位。
传感器是新能源汽车产业中数据采集的重要入口,让人与物“对话”、物与物“交流”由此成为可能。作为全国三大传感器基地之一,蚌埠拥有以兵器214所、中电科41所等为代表的智能传感器龙头企业,已形成智能传感器设计、制造、测试、封装和应用的完整产业体系。去年,蚌埠还引进了深耕磁传感器垂直整合制造多年希磁科技,仅用4个月时间,就跑出了从开工到投产的“加速度”,销售收入超7亿元,还带动多家上下游企业落户蚌埠。
今年二季度各地市“赛马”中,蚌埠市科技创新工作得分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22年,蚌埠市规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动企业占比达58.4%,居全省第1位;新增发明专利授权740件,增幅居全省第2位。目前,蚌埠市拥有省级以上研发平台200余家,其中国家级10余家。去年共登记成果506项,其中产业化成果387项,产业化率达76.5%。以传感产业为例,目前,传感谷内组建了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安徽省智能传感器制造业创新中心、安徽省MEMS核心器件产业创新中心等近20个创新平台。
安徽丰原集团是行业龙头企业。退市进园后,企业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一座崭新的生物基材料新城在固镇开发区拔地而起。目前,丰原1.5万吨/年秸秆制糖联产黄腐酸高效有机肥项目在固镇县建成投产,在实现生物基原料稳定供应的同时,带动秸秆销售价格翻番,有效带动了当地的乡村振兴。同时,丰原还实现了聚乳酸自主知识产权工业化生产,年产10万吨聚乳酸项目顺利的投产,打造了全球产能规模蕞大、产品链条蕞全、技术工艺蕞强的聚乳酸产业“内循环”链条。
“为了让企业‘搬得快’,又要‘搬得起’。我们出台支持制造强市“十条”,鼓励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升级,对规上工业企业实施设备投资500万元以上的技术改造项目,按照设备投资额10%给予补助。优先推荐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项目申报国家和省技术改造、制造强省等专项资金补助和贷款贴息。”蚌埠市发改委技改科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政策扶持下,中粮生物科技、天润化工等争取国开行专项建设基金3.98亿元,八一化工、中粮生物科技等争取国家技改专项资金6321万元,为项目建设提供了资金保障。
杨兴国所在的中粮生物科技是安徽省制造业综合实力50强企业,正在加速向百亿企业冲刺。“新厂区工艺设计优化结合了国内外目前燃料乙醇生产技术,运行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低粮耗、低能耗、低污染排放,实现了“低碳”生产运行模式。同时,深度融合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先进技术和设备,各类定制化系统协同运行,链接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从原料进场到产品出厂全流程控制,实现智慧科技和制造工艺的融合。”杨兴国说。
目前,蚌埠已累计实施搬迁项目60余个,完成投资超200亿元。“退市进园”已成为优化蚌埠城市空间布局、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重要抓手。以生物化工产业为例,该产业以“提质减量、绿色高端”为导向,加快改造提升传统化工产业、培育生物化工产业集群,推动蚌埠市化工产业转型升级。佳先股份等企业还通过易地新建,做大主导产品产能产量,成功在北交所上市。
盘活工业遗存,工业“锈带”变“秀带”
蚌山区图书馆就是其中之一。这座从工业遗存里“长”出来的图书馆,见证了蚌埠90多年来的工业变迁史,是蚌埠工业文化的一张名片。在尊重宝兴面粉厂工业遗址原有的外貌风格、空间布局、结构特点的基础上,图书馆耗资1500万元修建,拥有纸质藏书16.32万册。“老城区历史底蕴深厚,宝兴面粉厂曾在蚌埠历史中书写过浓墨重彩的一笔,所以我们想通过对老建筑的再利用,带动这一带特色文化街区建设,也建成一座具有地域特色和文化底蕴的图书馆。”蚌山区文旅局资源开发与对外交流科科长江龙介绍。
通过组织各县区全面开展工业遗产的调查和认定工作,蚌埠市已统计出六处重点工业遗产,计划总投资6.255亿元进行保护利用。包括蚌埠米厂、蚌埠柴油机厂等工业遗存招商项目,已成为蚌埠招商推介活动的重点项目。未来,一条条工业旅游精品线路将在这里被打造,全面盘活现有城市工业遗存资源。“‘工业锈带’蝶变‘生活秀带’后,‘舒适’‘活力’将成为老工业基地的新标签。”江龙告诉记者。
版权声明:本文由蚌埠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