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蚌埠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蚌埠市2021年重大项目举措!

admin6个月前 (09-26)蚌埠产业信息5

  近日,《蚌埠市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审议稿)》公布!回顾了2020年蚌埠的良好成绩及蚌埠2021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和主要任务。

  (一)聚焦创新驱动,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持之以恒推进科技攻关,塑造更多引领式发展。一是加快研究科技创新“256”框架体系。紧紧围绕省委确定的科技创新“256”体系,抓紧研究制定政策意见或工作方案,推动一批重大平台、重大项目建设。二是加强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加快创建“玻璃新材料”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高质量建设硅基新材料、聚乳酸新材料、智能传感器、金属近净成形4个省级创新制造业中心。做好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建设工作,培育214所、41所等科研院所申报省“一室一中心”。全力争创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打造中国新材料产业发展大会永久承办地。三是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力度。围绕硅基生物基、5G通讯、现代医药、分布式能源等产业,加强与清华、中科大、中科院等大院大所战略合作,突破“卡脖子”核心技术,分批谋划实施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鼓励企业实施技术改造,深入推进“机器换人”,建设一批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培育一批绿色工厂、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打造一批工业精品和新产品。支持驻蚌科研院所依托自身研发及转化孵化平台,建设硅基、生物基专业孵化器。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00家以上。

  (二)聚焦产业链供应链,构建新兴产业集聚地。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一手抓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一手抓传统产业更新改造,加快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一是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硅基新材料产业,实施硅基新材料产业“1+4”产业链长制度,统筹硅基“三链一群”产业链发展布局;建成投产帝晶光电显示模组、康宁年产7500吨中性硼硅药用玻管、鸿程光电产业基地、凯盛科技年产20万吨纳米二氧化钛生产、宝莱德智能终端产业园等项目。生物基新材料产业,紧扣“四聚一塑”产业发展体系,全力推动生物基新材料产业“三年倍增”计划,加速下游产品推广运用;建成投产丰原年产50万吨乳酸、30万吨聚乳酸,雪郎生物年产2万吨PBS、天成包装年产2万只生物基可降解材料及其制品、中粮科技30 万吨年燃料乙醇搬迁改造等项目。5G通信产业,瞄准“4+1”产业发展体系,打造全产业链条;建成投产壹石通材料年产10000万吨高性能阻燃母粒、大富科技5G研发及生产基地、大富机电年产90万件5G移动通信基站射频器、高华车载显示AG玻璃、安徽天元玻纤高硅氧特种玻纤材料等项目。现代医药产业,全力争取淮上经济开发区化工园区定位认定,起草编制《蚌埠市现代医药产业规划》,争创省级化学药品与原料药制造重大新兴产业工程,加速创建淮上经济开发区省级化学原料药基地;建成投产丰原药业医药生产基地、鑫德药业鑫药7-ANCA原料药、裕康新材料年产19500吨医药中间体、海华年产3000t/a合成L-薄荷醇等生产线等项目。新能源产业。加强与国家电投中央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合作,加快先进储能、氢能、分布式能源等战略性、前瞻性能源技术研究与创新,探索商业化路径。统筹规划能源利用方式,开展分布式能源高质量发展课题研究,实施分布式能源示范工程,支持在新建医院、院校、集中办公公共机构配套建设“冷热电”三联供分布式能源项目,转变能源消费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二是推进传统产业更新改造。精细化工。大力发展苯二胺、芳纶等高附加值精细化工产品及医药中间体等特色产品,研发一批具有行业引领性的核心技术和工艺装备。丰原利康制药年产3万吨赤藓糖醇及5000吨谷氨酰胺、海华科技有限公司1000ta 百里香酚。推动发酵工程、蛋白质工程开发,加快空白品种产业化进程。支持维生素C及其衍生物迁建项目新增转化二车间(碱法工艺)项目建设。食品加工。加快建设怀远县中参源年产5万吨饼干及10万吨专用粉、怀远县雁湖面粉厂日处理小麦1000吨专用面粉生产线、五河县可牛了低温液体奶生产项目、五河县新希望肉制品深加工、大成食品亿只******及熟食加工、牧园畜禽养殖与深加工等重点项目。培育一批有全国影响力和知名度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团,加快淮河以北三县一区食品加工产业园建设。鼓励骨干企业建立稳定可控自有奶源基地,建设乳制品强市。提升沱湖螃蟹、怀远石榴、仲兴羊肉、王庄花生等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影响力。纺织服装。依托生物基产业优势,推动纺织服装原料替代,积极开发纳米纤维制造的功能性纺织服装,打造蚌埠纺织服装产业竞争优势。加快补齐印染产业链短板。新型建材。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和钢结构建筑,推动设计、生产、施工、使用维护等协同一体化发展,推行工程总承包,提高装配式建筑在新建建筑中的比例。提升安徽建工(蚌埠)建材产业园、中建材产业园等基地园区建设水平。三是大力推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抓好服务业载体建设,积极争创国家级示范物流园区。推动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获批建设,争取皖北冷链物流集散中心获批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加快推进高铁快运物流基地、临港产业园综合货运中心、丰原集团“两业”融合等重点项目建设进度。抓好服务业企业入库,新增限上批零住餐企业60户、规上服务业企业30家。四是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数字产业化,支持40/41所、大富科技合作建设5G通讯产业园、5G生态产业园,鼓励中航615所、中电科41所、大富科技联合提前布局6G研发应用。加快产业数字化,支持凯盛工程创建国家级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示范企业。新培育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10个,支持配天、凯盛等工业机器人发展壮大,积极引进新松机器人、中信重工特种机器人。

  (三)聚焦区域发展重大战略,建设改革开放新高地。以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为牵引,不断加强区域合作,实现融通互补。一是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全面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和省级行动计划,聚焦省委“五个区块链接”战略,加强与绍兴、宁波、上海静安区市级合作共建。按照“1+5+N”的总体布局,深度参与长三角产业分工合作,用好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国家24条支持政策,积极打造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示范区。深度融入合肥都市圈和南京都市圈。加快推进合淮蚌产业走廊建设,注重在空间和产业上全面衔接。二是推进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推动《淮河生态经济带城市合作要点》和合作项目落地实施,深化推进淮河生态经济带生物可降解材料产业联盟和港口联盟建设。争取更多沿淮城市间交流合作平台、机构、总部落户蚌埠。加快补齐基建短板,加快建设沿淮互联互通快速通道。围绕“河湖清亲两岸绿”目标,加强淮河沿岸景观整治,把淮河建成城中景观带。三是高标准建设安徽自贸区蚌埠片区。按照“1234”工作思路,坚持全市域协同联动发展,打造世界级硅基和生物基制造业中心,聚焦“数字自贸”“绿色自贸”特色,编制完成片区 “多规合一”综合性规划。制定出台片区管理办法。建成投用自贸大厦、数字化综合服务中心,上线互联网+政务及事中事后综合监管、企业专属综合服务平台。新引进亿元以上产业类项目20个,新增登记注册企业300家以上。四是持续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进一步畅通对外渠道,提升蚌西欧班列运行质量,积极筹备开通蚌合欧班列,支持丰原集团、玻璃设计院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投资建厂。五是扩能升级对外开放平台。加快推进皖北综合保税区申建工作。加快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建设,培育市场采购贸易经营主体企业40家,出口额突破1.5亿美元。大力发展跨境电商,培育壮大跨境电商园区,支持跨境电商企业建设海外仓或租赁公共海外仓,不断推动“敦煌网”建设,不断支持蚌山跨境电商产业园发展。六是抓好开发区建设。进一步提升园区基础设施水平,加快推进怀远集中供热项目和市高新区、淮上经开区等开发区智慧园区建设,建设一批标准化厂房,实现拿地即开工。不断深化园区机制改革,深入推进开发区“区域评价”和工业项目“标准地+承诺制”改革,积极推进固镇经开区开展雇员制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完善考核机制,对市高新区、市经开区开展功能区贡献度与薪酬制度考核。加快开发区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培育,开发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占全市比重提高2个百分点。

  (四)聚焦扩大内需战略基点,积极构建新发展格局。落实中央省委决策部署,对接国家政策导向,精准扩大有效投资,全面促进消费,加快完善现代流通体系。一是着力扩大有效投资。重点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发挥投资对稳增长的关键作用。铁路方面,加快淮宿蚌城际铁路淮河特大桥、合新铁路五河淮河桥建设进度,有序推进临港产业园综合货运中心铁路专用线前期工作,争取蚌埠南站东站房与淮宿蚌铁路一并实施,加快沿淮铁路蚌埠至五河段、亳蚌滁宁城际铁路、固镇丰原铁路专用线前期工作。公路方面。建成通车蚌埠—五河、蚌埠—固镇高速公路。加快实施宁洛高速蚌明段四改八升级扩容,开工建设五河-蒙城、固镇—宿州高速公路,谋划推动京台高速蚌埠段改扩建、蚌埠—淮南高速公路前期工作。建成G329蚌埠至怀远段一级公路,继续实施S313五河段改线怀远—宿州一级公路、G344五河张滩至皖苏省界公路、G329临淮关特大桥及连线马城至唐集(含大河湾淮河大桥)公路。水运和机场方面,继续实施淮河干流航道“三升二”工程、涡河航道蚌埠段整治工程。开工建设沱浍河航道蚌埠段整治工程,加快淮河中游综合治理工程及安徽省重要行蓄洪区建设工程进度。力争开工蚌埠民用机场,加快固镇、五河通用机场前期工作。农林水利方面,建成高标准农田30万亩,全力推进怀洪新河水系洼地治理、淮上区北淝河下段治理、天龙河连通、三县一区水系连通等续建工程,加快推进怀洪新河灌区工程、安徽省重要行蓄洪区建设、淮河中游综合治理工程等项目前期工作。能源方面,积极发展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建成并网怀远鳗鲤池200MW渔光互补、魏庄100MW光伏发电项目,开工天井湖一期200MW渔光互补项目,新增新能源装机规模450MW。加快怀远经开区热电联产项目建设进度,开工建设高新区热电联产项目,争取开工沫河口辉隆热电、固镇经济开发区丰原热电项目。城镇基础设施方面,提升改造兰凌路、黄山大道、胜利东路、雪华路等原水蚌线平交道口,打通宏业南路(燕山路)、迎湖路、惠民路等“断头路”,增设东海大道东匝道。开工建设黄山大道东段、古杏路、虎山东路等道路,建成航华、姜桥、兴华等次干道路。开工城市排水防涝二期工程,改造雨污分流管网60公里以上。继续花大力气实施棚户区和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新开工保障房1.6万套,基本建成8300套;计划改造老旧小区67个,改造面积70万平方米。新建和改造公共停车泊位3400个。二是着力推进消费升级。促进实物消费提档升级。推动张公山、宝龙、火车站等老商圈提档升级,支持淮上万达、聚云广场等新商圈集聚人气,引导中恒商贸城、海吉星等批发市场增加流量。发展夜间经济,打造“夜购珠城”“夜尅珠城”“夜魅珠城”等新“夜”态。发展社交电商、直播电商等“云逛街”新模式。积极创建国家信息消费示范市。推动农村消费梯次升级。支持推进“一县一品”网销工程。新培育工商注册登记电商企业300个,网上零售额超85亿元。持续加大达限企业摸排力度,抓好个体工商户入库工作。三是抓好项目调度。坚持“周调度、月推进、季观摩”工作机制,落实“四督四保”要求,进一步提升项目转化率、开工率、竣工率、达产率,确保完成省“大新专”项目投资1100亿元。强化项目谋划储备,持续做好“十四五”规划重大项目谋划编制。

  (五)聚焦提升县域发展水平,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推动县域主导产业发展,走好走稳乡村振兴之路。一是抓好县域产业培育。做大做强首位产业,怀远县、五河县、固镇县分别聚焦机械制造及汽车零部件、纺织服装、生物基新材料等,着力补链延链强链,巩固提升产业优势。抓好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基地)。加快推动华润啤酒搬迁扩能、年产180万吨聚乳酸、可口可乐与蒙牛集团合资高端成品低温奶等项目达产达效。加快县域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进程。紧盯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着力招引一批具有龙头带动作用的大项目、好项目,积极引进外资,带动本土龙头企业发展。二是持续抓好乡村振兴。粮食产量稳定在275万吨。推进怀远白莲坡、五河绿色食品产业园、固镇食品产业园和三县创建省农产品加工20强产业园、20强县。持续抓好生猪产能恢复,加快新希望六和生猪、鹏欣生猪、牧原生猪等全产业链项目建设进度。围绕糯稻、奶业、肉羊、生猪、水产五大主导产业,加快推进产业联盟建设。大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四好”农村公路扩面延伸,农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完善农村配电网和农业生产配套供电设施,积极推进光纤网络和4G网络行政村全覆盖并向自然村延伸。全面推进以“三大革命”“三大行动”为重点的人居环境整治,推动农村改厕,乡镇政府驻地和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全覆盖。深化平安乡村建设。三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序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加强防止返贫监测,持续优化完善“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持续抓好扶贫产业发展,重点谋划一批产业集聚发展项目,持续完善带贫主体发展能力。加大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力度,大力实施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百千万”工程。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就业产业扶持,提高安置社区治理水平。实施“一对一”专项就业帮扶,加强公益性岗位的监管力度,有效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

  围绕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就业、教育、医疗等热点问题,尽心尽力办好民生实事。一是做好稳就业工作。全面落实促就业扶持措施,全力推进固镇县省级返乡入乡示范县建设。紧紧围绕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建档立卡贫困户、退役军人、退捕渔民等重点群体,实施分类精准帮扶,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二是保障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统筹做好教育、卫生健康、社会保障等各项工作。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全面实施义务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加快建设中科院高新实验学校、六中临港校区,开工建设三中淮上校区、蚌埠衡水实验学校、新城实验学校虎山分校,推进智慧教育建设应用。支持具备条件的安徽财经大学、蚌埠医学院申报博士学位。抓好职业教育发展,开工建设怀远县职教园区、市轨道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提升医疗卫生水平。加快建设蚌埠市三院急救医疗中心外科大楼、蚌埠市第二院暨心血管病医院,开工建设市传染病医院新院区、市中医院、市妇幼保健院新院区,建成使用市第四人民医院新院区、五河县人民医院门急诊病房大楼,积极争创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打造覆盖皖北的疫情救治中心地位。聚焦文化旅游建设。持续推进禹会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三叉河湿地公园项目建设,举办第二届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文化艺术周及第十一届国家考古遗址项目联盟联席会。加大社会保障力度。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制度,重视改善城市低收入群体等困难群众生活。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年化工程,推进医养结合,加快建设城南大健康产业园项目,开工建设五河县沱河养老园。加快推进市烈士陵园陈列馆改扩建、荆山榴城体育公园项目、市生态植物园等项目前期工作。三是“五治融合”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坚持抓好政治、法治、自治、德治、智治,合力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加快智慧社区建设,完善“全科社工”网格化管理服务模式,深化“三社联动”长效机制,构建“网络化+网格化”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升级版。深入实施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建设攻坚行动和药品质量安全强基工程。严格落实“五个不漏”“四个签字负责”制度,持续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统筹抓好援藏援疆、外事侨务、民族宗教、档案、地方志、气象等工作。加强妇女、儿童、老人合法权益保障,发展残疾人、红十字等事业。

  聚焦区域发展重大战略。 蚌埠将积极打造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示范区。深度融入合肥都市圈和南京都市圈。 高标准建设安徽自贸区蚌埠片区。 抓好开发区建设。 加快推进怀远集中供热项目和市高新区、淮上经开 区等开发区智慧园区建设,建设一批标准化厂房,实现拿地即开工。

  加快淮宿蚌城际铁路淮河特大桥、合新铁路五河淮河桥建设进度,有序推进临港产业园综合货运中心铁路专用线前期工作,争取蚌埠南站东站房与淮宿蚌铁路一并实施,加快沿淮铁路蚌埠至五河段、亳蚌滁宁城际铁路、固镇丰原铁路专用线前期工作。

  建成通车蚌埠—五河、蚌埠—固镇高速公路。加快实施宁洛高速蚌明段四改八升级扩容,开工建设五河-蒙城、固镇—宿州高速公路,谋划推动京台高速蚌埠段改扩建、蚌埠—淮南高速公路前期工作。建成G329蚌埠至怀远段一级公路,继续实施S313五河段改线怀远—宿州一级公路、G344五河张滩至皖苏省界公路、G329临淮关特大桥及连线马城至唐集(含大河湾淮河大桥)公路。

  继续实施淮河干流航道“三升二”工程、涡河航道蚌埠段整治工程。开工建设沱浍河航道蚌埠段整治工程,加快淮河中游综合治理工程及安徽省重要行蓄洪区建设工程进度。力争开工蚌埠民用机场,加快固镇、五河通用机场前期工作。

  根据国家批准,蚌埠民航机场建设标准为30亿元,设计年旅客吞吐量为95万人次/年,货邮吞吐量为5000吨/年。

  提升改造兰凌路、黄山大道、胜利东路、雪华路等原水蚌线平交道口,打通宏业南路(燕山路)、迎湖路、惠民路等“断头路”,增设东海大道东匝道。开工建设黄山大道东段、古杏路、虎山东路等道路,建成航华、姜桥、兴华等次干道路。开工城市排水防涝二期工程,改造雨污分流管网60公里以上。继续花大力气实施棚户区和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新开工保障房1.6万套,基本建成8300套;计划改造老旧小区67个,改造面积70万平方米。新建和改造公共停车泊位3400个。

  促进实物消费提档升级。推动张公山、宝龙、火车站等老商圈提档升级,支持淮上万达、聚云广场等新商圈集聚人气,引导中恒商贸城、海吉星等批发市场增加流量。发展夜间经济,打造“夜购珠城”“夜尅珠城”“夜魅珠城”等新“夜”态。发展社交电商、直播电商等“云逛街”新模式。积极创建国家信息消费示范市。推动农村消费梯次升级。支持推进“一县一品”网销工程。新培育工商注册登记电商企业300个,网上零售额超85亿元。持续加大达限企业摸排力度,抓好个体工商户入库工作。

  全面实施义务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加快建设中科院高新实验学校、六中临港校区,开工建设三中淮上校区、蚌埠衡水实验学校、新城实验学校虎山分校,推进智慧教育建设应用。支持具备条件的安徽财经大学、蚌埠医学院申报博士学位。抓好职业教育发展,开工建设怀远县职教园区、市轨道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加快建设蚌埠市三院急救医疗中心外科大楼、蚌埠市第二院暨心血管病医院,开工建设市传染病医院新院区、市中医院、市妇幼保健院新院区,建成使用市第四人民医院新院区、五河县人民医院门急诊病房大楼,积极争创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打造覆盖皖北的疫情救治中心地位。

  持续推进禹会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三叉河湿地公园项目建设,举办第二届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文化艺术周及第十一届国家考古遗址项目联盟联席会。

  2020年蚌埠市共安排政府性投资项目122个,总投资1505.2亿元,预计完成投资220亿元,超额完成年初计划,但有城市有轨电车、蚌埠港中诚国际综合码头工程等项目由于政策调整、生态环境红线等原因没有实现开工或达到序时进度。

  2021年初步安排政府性投资项目188个,总投资2271.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35.5亿元。

  主要内容是推进多媒体智慧教学、智慧学习、智慧管理、智慧生活、智慧文化,覆盖全市、县区875所学校。

  用地面积约150亩,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改造硬质景观、修缮古建、新建建筑、修复山体、水电管网、景观亮化、园林绿化、停车场等配套设施。

  建设长2600米、宽45米跑道,1万平方米以上航站楼,配套建设供油、供水、导航台、快速连接线、

  建设蚌埠南站东站房,按照不低于3万平米的规模设计东站房方案;增设城际站场,建成后站场总规模不低于9台20线、蚌埠市云巴项目

  (向上滑动查看内容)城市基础设施类项目67个,加快蚌埠固镇铜陵产业园孵化园、五河县工业区等30个续建项目,开工或争取开工禹会区研发型产业园、怀远县城西市政道路等12个项目。

  农林水利类项目9个,加快实施固镇县城乡供水一体化及防汛抗旱水利提升、蚌埠市天龙河连通工程等3个续建项目。

  生态环保类项目14个,加快实施龙子湖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一期、淮上区水利工程及水环境综合治理等项目。

  社会事业类项目50个,加快实施三汊河湿地公园、禹会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等27个续建项目,开工建设固镇县医疗康养能力提升工程、固镇县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等11个项目。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蚌埠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走进安徽国家级开发区”系列新闻发布暨集中采访活动在蚌埠高新区举行

“走进安徽国家级开发区”系列新闻发布暨集中采访活动在蚌埠高新区举行

  6月11日,由省委宣传部举办的“走进安徽国家级开发区”系列新闻发布暨集中采访活动走进蚌埠高新区。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处长武潇主持发布会,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卞家涛出席新闻发布会。来自新华社、人民网、新华网、人民日报、安徽日报、安徽电视台等21家中央省主流新闻媒体的记者走进蚌埠高新区深入采访报道。   新闻发布会上,卞家涛围绕“创新驱动融合发展奋力打造高质量发...

在线访谈:蚌埠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在线访谈:蚌埠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蚌埠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郜洪杰就“改善服务模式 创优营商环境 打造宜居宜业经开区”主题,参与蚌埠市人民政府在线访谈并与网民互动交流。   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参与蚌埠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在线访谈栏目。今天,我们很荣幸地邀请到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郜洪杰,以“改善服务模式,创优营商环境,打造宜居宜业经开区”为主题,与广大网友一起进行交流。首先,欢迎郜书...

壹石通(688733)首次公开发行网下配售限售股于2022年2月17日上市流通

壹石通(688733)首次公开发行网下配售限售股于2022年2月17日上市流通

  壹石通(688733)发布壹石通首次公开发行网下配售限售股上市流通公告。本次限售股上市流通日期为2022年2月17日。本次限售股上市流通数量为1795034股。   安徽壹石通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壹石通 688733)属于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主要从事二氧化硅、氧化铝、氢氧化铝、勃姆石、硼酸锌、氧化锆、锂霞石、硅碳复合材料等无机阻燃及无机非金属粉体材料;铝粉、铁粉等...

安徽省六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检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27批次全部合格

安徽省六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检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27批次全部合格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近日,安徽省六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抽检信息通告(2022年第38期)公布。本期抽检   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监督抽检产品合格信息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黎里镇金家坝杨文头村   安徽绿篮子超市有限责任公司寿春路店   江苏省苏州市太仓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区大连西路88号...

安徽省蚌埠市经济开发区长淮卫镇

安徽省蚌埠市经济开发区长淮卫镇

  蚌埠市郊区辖镇。原属凤阳县淮光公社,1958年划归蚌埠市郊区。1961年析建长淮公社,1984年改乡1992年与淮光乡合并设长淮卫镇。位于市区东,淮河南岸,西部与东市区城乡交叉,距市府10公里。面积65平方公里,人口3.9万。京沪铁路、合(肥)蚌(埠)公路横贯镇境。辖东风、南湾、卫东、长淮、淮上、陈郢、余滩、汪庙、高郢、淮光、朝阳、老山、司马庄13个村委会。农业以小麦、水稻、豆类、...

安徽蚌埠淮上区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安徽蚌埠淮上区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图吧中国蚌埠地图蚌埠市区县级行政机关   安徽蚌埠淮上区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安徽蚌埠淮上区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信息更新时间:2022年5月8日   安徽省蚌埠市淮上区凤凰城17号楼   安徽蚌埠淮上区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附近的公交站:   淮河文化广场东、经开区管...

已获批复!安徽四地经济开发区调区

已获批复!安徽四地经济开发区调区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安徽居巢经济开发区调区及变更主导产业的批复   关于安徽居巢经济开发区调区及变更主导产业的请示悉。经研究,现批复如下:   一、同意安徽居巢经济开发区调区,调整后的总体规划用地面积不得突破544.49公顷,四至范围由省自然资源厅依法核定,另行报批。   二、同意安徽居巢经济开发区主导产业变更为食品、装备制造...

市委头部巡察组对怀远经济开发区、蚌埠农业科技园巡察工作动员会召开

市委头部巡察组对怀远经济开发区、蚌埠农业科技园巡察工作动员会召开

  原标题:市委头部巡察组对怀远经济开发区、蚌埠农业科技园巡察工作动员会召开   根据市委巡察工作的统一部署,近日,市委头部巡察组对怀远经济开发区、蚌埠农业科技园巡察工作动员会召开。省委第五巡视组成员余志勇,市委头部巡察组组长陈芳、副组长马力群、朱大光及巡察组有关同志,怀远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赵寒亚,怀远经济开发区、蚌埠农业科技园领导班子成员出席会议;怀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