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聚焦“双招双引” 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此次,蚌埠市集中开工项目40个、总投资326.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44.3亿元,分别占全省比重14.7%、24.5%、31.9%,均居全省第1。新兴产业等高质量项目21个、总投资216.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03.8亿元,分别占开工项目的52.5%、66.3%、71.9%。项目企业母公司来自江浙沪等长三角地区的有22个,占项目总数55%。
这份《行动方案》提出,力争“十四五”时期,培育全市纳税超亿元工业企业20家,招引投资超十亿元工业项目100个,建成固定资产投资超十亿元工业项目50个,催生应税销售收入超百亿元工业企业10家,打造应税销售收入超千亿元园区3个,打造硅基、生物基、高端装备、绿色食品加工四个千亿产业;力争“十五五”末,培育形成1个万亿产业集群,加快形成“个十百千万”引领全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新发展格局,全面提升全市工业发展创新能力、竞争力和综合实力。
据了解,蚌埠市实施“个十百千万”工程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重点指导硅基、生物基、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支柱企业制定落实中长期发展规划,支持企业增产扩能、技改升级、并购重组、发展新兴业态。建设一批以领军企业牵头设立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业设计中心等公共创新平台,建设与主导产业配套的专业化众创空间和孵化器,为企业提供专业服务和创新支撑。加快发展壮大怀远汽车零配件产业园和绿色食品产业园、固镇聚乳酸产业园等特色园区,培育形成一批特色产业集群。对年应税收入首次达百亿的工业企业,一次性奖励100万元;对实际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0-50亿元及以上的续建及新开工工业项目,分别给予11%-15%的奖励。
为进一步壮大“两基”产业规模、提升“两基”带动能力、推广“两基”市场应用,蚌埠市组建硅基、生物基两大产业集群“群长制”招引专班,硅基产业集群由市委书记担任群长,下设新型显示、5G通信和MEMS 智能传感器、新能源、新型建材和特种玻璃等产业链招引组;生物基产业集群由市长担任群长,下设生物可降解材料和绿色食品、纺织服装、现代医药和生物化工等产业链招引组。同时,设立文化旅游、数字经济、高端装备制造、创新人才链招引组等。按照“一个产业链、一名市级领导、一个招商专班、一个招商方案、一本项目册、一套产业政策”的“六个一”招引工作机制要求,谋划举办各类专题活动,加大外出招引力度,深入开展“双招双引”活动。各县区结合各自主导产业自行组建“链长制”招引工作组。
此外,蚌埠市还制定了产业链目标企业库,先后梳理新型显示、新能源、5G、生物基可降解材料等产业目标企业350余家。建立健全分管领导月调度、市政府主要领导季调度、市委主要领导半年调度机制,加快项目落地。对招商情况实行月通报,对季度综合排名靠后的县区,由市委、市政府对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进行约谈。
《实施办法》紧贴全市开发园区、自贸片区重点发展的产业领域,着重围绕企业人才需求给予支持措施,以人才集聚引领带动和促进全市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优势产业发展,将实施科技创业领军人才(团队)集聚计划、创新型企业家培育计划、产业振兴人才引育计划,计划5年内新引进科技创业领军人才(团队)50个,培育创新型企业家300名,引育产业振兴人才2000名。
对科技创业领军人才(团队),分三个档次给予支持,签订相关协议后,由市、县(区)政府性投资基金按1:1比例,分别给予1000万元、600万元、300万元股权投资或债权支持。对创新型企业家开展高层次、系统化精准培训,每年择优遴选1—2批优秀企业家赴国(境)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进行专题研修、高级培训,全面完成培训任务,经考核合格,市财政给予培训费全额资助。对产业振兴人才,在支持政策上也分四类明确了支持措施。
版权声明:本文由蚌埠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